终南山隐士小说

终南山修行的隐士 ‘远方的家’有一集是介绍终南山隐士的,请问是哪集?
1个回答2024-05-01 05:21
中央电视台 CCTV-4《远方的家》百集系列特别节目《百山百川行》第79集《寻隐终南山》

《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摄制组来到秦岭终南山。西翠花村内,体会耄耋老人山居生活的快乐;终南山深处,寻访当代深山隐士;终南草堂内,感受高僧隐居者的清静超脱。
这人真的是终南山的隐士吗?
1个回答2024-03-12 22:12
不知道 感觉和新闻上的不一样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1个回答2024-03-13 18:26

清修:是好事、老子精随之作、是出自终南山!时隔几千年寻经问道岁月沧桑难德道!急功近利多如毛,不去寻经难问道,苦作苑、随缘本是缘份事,不问天道难悟道、有道难懂何违道,德道、失道、不见道、天天白日空想道、老子下凡你未道!空空数等白头翁?人人不作有道事,虚度年华你为啥?羊群效应,图个啥。问道,盼道、都想道、只因你心未道,到头你还是未德道。苦呀苦!真命苦!老话说德好,多做善事。多积德你不得道谁德道?。

终南山如何做隐士
1个回答2024-03-13 18:26
终南山为什么多隐士。
首先,终南山人杰地灵,钟灵俊秀,自古就是道家圣地,所以很多隐士在此隐居做学问,最有名的就是秦汉之间的商山四皓。
其次,终南山地理位置优越。唐朝以前,长安为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终南山作为距国都最近的山峰,自然就成了达官显贵经常去的地方。诸多为了投机取巧的人,自然就聚居在这里,冒充归隐之士,混个名头,万一被哪个不开眼的达官显贵看上,少奋斗很多年。
终南山隐士的揭秘隐者
1个回答2024-03-04 19:17

终南山是修行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在华山后山、宝鸡龙门洞等地方都有修行者居住,他们随意居住在秦岭中,在做过一些采访之后,张剑峰逐渐掌握了一些知名修行者的信息。
台湾作家张德芬、主持人梁冬等名人也曾跟随他到终南山寻访隐士,在张剑峰周围,也有一些跟他一样去山中寻访修行者的朋友,但能坚持的并不多。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他说。
2月中旬,终南山中积雪较厚,在踏雪行走4个小时后,张剑峰抵达了隐藏在大峪山谷深处的一处隐士茅棚聚集区——终南草堂。
尽管是冬天,沿路仍遇见了一些隐士,黄道长常年在终南草堂居住,几乎不下山,他老家在东北,他说:“下山去做什么呢?我们下山后就像傻子似的,左右不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距离终南草堂30分钟山路外,有一位2011年11月从衡山来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并不觉得山中冷,只说:“在这,就是玩呗!收弟子,就看缘分呗!”面对陌生人,他们并不多谈其他。
“我们从小都知道世上有和尚有道士,但没法接触他们,一般觉得,出家人就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蛮有学养的。”张剑峰说。他上周刚见到一个山中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他不是一般学者,也不敢立论,他问我认识比尔·波特吗,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发给他,看能否翻译成英文。在修行人中,像他这样的民间学术研究者很多。”张剑峰说。
冬天的终南山里,随时飞雪,黄道长给远道而来的寻访者包了一锅热乎乎的包子,包包子用的萝卜是自己在旁边的菜地种的,冬天他挖了菜窖存储这些蔬菜,米面油等物品都是朋友从山下送来的,他们称之为“供养”,记者上山当天,遇到一对给修行者送供养的60岁夫妇,他们提了一壶最好的花生油,背了一些日常用品走了好几个小时山路。
“如果没有供养也可以,松子、野菜等都是修行人的食物。修行人的行为,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别人觉得住在山里很可怜。修行者对物质不抱太大希望,给一些修行人送供养,送东西给他,是为了满足我的心愿,对他们来说,送不送没什么区别。”张剑峰介绍。

终南山隐士在哪里
2个回答2022-10-08 14:15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隐士”就在市里面,不在山里面。
怎样寻访终南山隐士
1个回答2022-09-09 11:40
别去打扰他们了
太白山和终南山哪座山的隐士多?它们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14 08:39
必然是终南山隐士多。正所谓“天下修道,终南为冠”。而太白山是宗教圣地,隐居的人并没有终南山多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南山”。《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据考证,“终南”之名始见于《尚书·禹宫》。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去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今天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终南山,是指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具体讲就是秦岭山脉的中段。它东始蓝田,西经长安、户县、周至,东西走向约10公里长,海拔2000多米,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包括太兴山、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小五台、青华山、圭峰山、紫阁山、万花山等数十座名山秀峰。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绵延数百里,群峰峻岭,层层叠叠,峰峦叠嶂,沟壑幽深,古刹佛寺,依山挟势,腾云驾雾,携水伴湖,竹掩松映。“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终成大业;“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   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的终南山竟然还有着如此的魅力与价值,简直可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相媲美。 而太白山介绍的就相对比较少。 太白山是一座宗教名山,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即所 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 太白山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拔仙台、玉皇庙、三官殿、菩萨大殿等。太白山也是一座佛教禅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峪口的仙游寺等。这些庙宇中的神像、雕刻、壁画、碑碣、楹联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也都会成为太白山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道、佛、儒三教在太白山相融相通。拔仙台曾建有一座三圣殿(三圣老,指老子、孔子、佛祖释迦牟尼),门上的楹联开宗明义。上联是“植松树栽桃李树栋梁九州昌盛万木荣”:下联是“想忠恕念慈悲思感应三教同源一心境”。这在全国其他宗教名山是很少见的。 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夏商时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迹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自隋、唐以来,眉县汤峪便是关中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 太白山先后建有凤泉宫、凤泉汤、唐子城等行宫。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也曾多次登临太白山,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便传说为李白历作诗之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人称“药王”,长年隐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药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还遗留有他采药走过的栈道的捣药的碓窝。而药王的传说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太白山和终南山哪座山的隐士多?它们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21 09:57
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秦岭北麓,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自然地理条件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太白山以其高、寒、险、奇、秀富饶和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唐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比喻。柳宗元的《大白山祠记》写道:“雍州西南界于粱,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元代朱铎《太白山》诗申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诗句;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王昕《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可是太白山盛夏积雪之景色奇丽、时间之久、蔚为奇观,银光四射,百里可见。非夸张于虚构,确实来历已久。
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夏商时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迹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自隋、唐以来,眉县汤峪便是关中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先后建有凤泉宫、凤泉汤、唐子城等行宫。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也曾多次登临太白山,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便传说为李白历作诗之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人称“药王”,长年隐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药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还遗留有他采药走过的栈道的捣药的碓窝。而药王的传说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省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为道教发祥地之一。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但说到隐士,还是终南山多。《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
终南山隐士具体在哪个,市区镇乡.
1个回答2022-10-03 18:55
西安,大峪口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