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罗敷有夫的小说

罗敷有夫的出处及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8:36
【解释】: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出自】:汉·无名氏《陌上桑》诗:“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示例】:鸳鸯梦好两欢娱,记否罗敷自有夫。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罗敷有夫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0 15:29

书库

四库

诗词

影印

字典

词典

人物

典故

书目

书法

﹤首页 > 历史典故 > 罗敷有夫

罗敷有夫

犹言女子已经婚配。明无名氏《情史略 ·黄捐传》: “相公后房玉立,岂少一女子耶? 罗敷有夫,如苦相迫,愿以颈血溅相公衣,此志不可夺。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 “日出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桑,采桑城南隅……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友,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好女:美女。罗敷: 古时美女名。汉代女子常取以为名。使君: 汉代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踟蹰:徘徊不前。诗写罗敷美貌动人, 采桑陌上。 使君见到后, 想夺占为妻。 罗敷自称已有夫君,并盛赞丈夫的威仪功名,巧妙地拒绝了使君的无理要求。

“罗敷有夫”的典故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4-06 16:17
罗敷有夫发音 luó fū yǒu fū释义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出处 汉乐府《陌上桑》诗:“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大意是说,少女罗敷美丽聪慧,一个结了婚的太守想要调戏于她,罗敷便称自己已有个比太守强很多的丈夫,抗恶拒诱。
罗敷有夫的出处及意思?
1个回答2022-05-29 11:58
跟使君有妇一样。
最早应出自汗乐府《陌上桑》
原文——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意思是——
“使君已有妻室,罗敷已有丈夫” 拒绝了使君。
自己有丈夫,而你也有妻子。
现在倒是很多人用这句话述说相遇太晚,即使爱上了也无法在一起,不能伤害各自的伴侣。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24 07:40
彼此已经有了家室。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01 02:02
人家是已婚人士,就这意思。
罗敷有夫,使君有妇。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9 08:34
出自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其中有这样一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意思就是我罗敷是有丈夫的,你也是有妻子的。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8 08:37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讲述两个有缘无分的人,和李商隐的“还君明珠双泪成,恨不相逢未嫁时”有异曲同工之妙。“使君有妇,罗敷有夫”,既倾注了对新鲜感情的向往和依恋,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古人对于婚嫁十分重视,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女子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分配,这些女子自幼养在家庭之中,并未见过外男。成婚以后,也多数在院落中忙活着过一生。因此古代的情感既珍贵又稀罕。特别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后,碰见喜欢的却又爱而不得,留下一生的遗憾。
“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这两个典故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3-09 20:27
乐府诗《陌上桑》或者《日出东南隅行》.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1 20:26
罗敷,是古代十八美女之一,是赵国邯郸美女的象征。邯郸,自古就是佳丽之地,人杰地灵、美女如云。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的众多美女形象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她不畏强暴、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善良、冰清玉洁的民间美女。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当她被赵王迁追至黑龙潭时,她悲愤至极,为保自己清白,她只能沉潭遗恨、扑潭而亡。过去,潭边桑田数百亩,松柏成林,杨柳成行。潭的上游,泉眼遍地,泉水常年细流,从潭上落下,叮咚有声,如音乐般美妙动听。一到雨季,雨水顺山而下,汇至潭根,猛然跌下,水声轰鸣,震天动地,几里以外可闻其声,形成壮观的罗敷潭瀑布。

据邯郸县三陵乡一带农民讲,美女罗敷,即赵都邯郸城西北姜窑村人,祖父秦义合,一生务农,性情耿直。其父秦敏,性格直爽,勤学好问,他平时多向本村一位秀才讨教,能识文断字,后被聘为本村教书先生,一生家境贫寒。其母张氏,是黄窑张门之女。罗敷兄妹三人,哥秦宝、姐秦莲,她的乳名名小英。由于家父教导,罗敷天资聪颖,四岁便能吟诗写字,七岁对外来客人迎送,礼貌节制,落落大方,不同凡俗。小英十岁那年,由于水灾,其家被水冲塌搬至村西卧龙岗上五龙庙西厢房居住。庙中尼姑见小英超凡脱俗,便收为俗徒,方起下“罗敷”这个名字。

邯郸县志古词中记载: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说邯郸女子,秦姓,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不同。若晋陆土衡“扶桑升朝晖”等,但歌佳人好会,与古调始同而未异。

传说,罗敷之夫王仁是南高峒村人,他们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王仁去边关抗秦时,他俩还互赠琴剑,相留誓愿!罗敷为什么那么爱王仁呢?据说,还救过罗敷的命呢!罗敷荡秋千时,双手失控,被王仁双手相托;还有的说罗敷被猛虎追至,被王仁用箭射伤猛虎而得救。传说不一,难以考究。

传说在姜窑村西北,龙兴寺遗址之西,旧有一小溪,溪边有一潭,原名“黑龙潭”。每逢夏秋,常有白气起于潭中,上达云际,历久不散,似黑龙吸水,故名“黑龙潭”。因罗敷扑潭而死,后人为了纪念罗敷,将“黑龙潭”改为“罗敷潭”。

清光绪年间的《广平府志》载:“相传夏季每有白气起于潭中,上达云际,历久不散,如龙之吸水。”现在的罗敷潭又发现“环球第一龙”。这和卧龙坡、五龙庙更加融合,这更增加了“角、徵、商、羽、宫”五龙传说的神奇。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游潭诗。当年李白自广平醉行走马六十余里,游览了当时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碧水回溪的人间仙境--罗敷潭。并写下了“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的绝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