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哲学概念

哲学是什么概念?
1个回答2022-12-22 22:18
哲学的基本概念与入门
哲学语句总是在一句话上体现出某种复杂关系,让人去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完善自己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的行为。比如:意义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比如,什么是哲学?用来解释哲学的核心词汇是A;什么是A呢?你用B来解释A;什么是B呢?你用C来解释B;什么是C呢?如此追问下去,是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的。
哲学的概念
4个回答2022-09-01 08:00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摘自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课本,第7页
杯子是哲学概念的事物吗
1个回答2024-03-03 15:15

不是的,杯子是具体事物,哲学是最一般本质,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西哲学的核心概念
1个回答2024-03-15 04:20
中西哲学的核心概念都是“道”。
中国文化如儒家把道理解为“中庸”或“中道”,其主要是涉及社会人论方面的应该、不应该、适合、不适合或者善、恶方面的问题。
而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把道理解为囊括了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应该、不应该、适合、不适合或者天人善恶方面的问题。
在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中同样重视和强调统驭宇宙万物的“道”。如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与中国道家的道十分接近,都关注自然和社会,但不同的是,前者的道是动态的,而后者的道是静态的。
至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几乎同出一辙,没有什么区别,大都关注社会人论方面的善恶问题。
哲学中的矛盾概念
1个回答2023-02-11 17:57
既是对立统一。
温暖的概念哲理?
1个回答2024-03-08 23:57

温暖,是心灵的一种拥有。在温暖里,人不会迷失。温暖是人创造出来的,要不然是自己,要不然是别人。温暖与否,是因人而异的,从内心激发的温暖,才是真正的温暖。

永恒是一个科学概念还是一个哲学概念?
2个回答2023-08-30 02:06
永恒,是一个哲学概念。因为在科学概念当中,万事都是不可能永恒的。
哲学大师进……哲学中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这类概念是如何得出的
1个回答2024-01-31 08:52
“在我的思维中只有物理学才是严谨和不断完善的”

恐怕这个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它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没有独立的科学存在的。他所涉猎的范围很广,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美学……无所不包,在那个希腊时代,是名副其实的博学家。虽然他的理论现在看来并非很完美,而是有很多缺陷(比如被牛顿所推翻的“运动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瑕不掩瑜,亚里士多德总的来说在古希腊时代能提出这些观点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是时代的进步了。

所以,“只有物理学才是严谨和不断完善的”这句话尽管明显看出来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不必为这个就大动肝火。

因为这涉及到哲学的概念。什么是哲学?哲学,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文,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是Philo-,一个是sophy。前者意思是“爱”,后者意思是“智慧”。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哲学不等于智慧,哲学家也不一定都有很多知识和智慧,但是哲学是“爱”智慧。这个“爱”代表了渴慕,哲学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人们去渴慕智慧。

哲学家有时故意去说一些荒谬的言语。最典型的就是“阿基里斯追龟”。希腊哲学家芝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的长跑健将,但是他永远也追不上一只乌龟。假设这只乌龟距离他s米,如果他想追上这只乌龟,就要先跑到这短距离的1/2,如果他想跑完这1/2,就要先跑完这1/2的1/2,以此类推,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

很显然,这个结论明显与事实不符,恐怕连芝诺本人都觉得很荒唐。但是我们怎样戳穿这个谬论?答案有很多。我是用初等函数的方法来证伪的,而我的一个朋友则是用微积分的方法来证伪的(芝诺在微分空间的同时,并没有微分时间)。

无论用什么方法来证伪,这都是你自己在独立的思考,调动了你自己的头脑,运用了你自己的理性。而启蒙时代的康德提出的“敢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性”不仅是他自己的口号,也是历代哲学家们的愿望。

今天有很多的人从事教师的职业,也有很多的人起着教师的作用(比如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能开启学生,让学生自己启发自己。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那不过是应试教育;而是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因为前者仅仅是“授人以鱼”,而后者则是“授人以渔”。而这“授人以渔”不就是哲学所提倡的“爱智慧”吗?

回过头来说“物理学地位”的问题。也许哲学家的话讲错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你能批判这个哲学家,把他批得头头是道,那么哲学家的目的就达到了。

亚里士多德本人就是这样的。他当了柏拉图20年的学生,反对了柏拉图20年。你说他作为一个学生,怎么可以反对老师呢?但是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区别源自哲学思维的什么特征?
2个回答2023-02-03 23:31
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区别源自哲学思维(所“对应”的现实,即“所指”的对象不同;在于它们所遵循的内在规则不同。)的特征。
扩展:
表面看来,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似乎是同一种概念系统,服从于同一个内在规则。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却有着深刻的区别。
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为它们所“对应”的现实,即“所指”的对象不同。就日常概念而言,它们都是直接来源于感觉经验的,每一日常概念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或直接或间接地在经验世界中存在着对应者。“日常语言中的词或概念归根结蒂是经验性的:它或者是指示一个经验中的对象,或者是对主观心态的描述;日常语言中也有表示类或抽象性质的概念,这些当是从经验中归纳和概括得到的;还有一些概念,如‘道’,是在经验基础上超越的结果,这里所谓‘在经验基础上’,是说它不是纯粹思想的产物,不是逻辑地推论出来的,而是通过经验直觉到的。至于有些关于世间并不存在的虚构对象的概念,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们是人们用经验表象作为素材组合出来的,如关于精灵、鬼怪的概念。”严格讲来,日常概念乃是其对应者的表象。哲学概念则不同,它们不是从感觉经验中直接提炼概括出来的,人们不可能在穷尽一切经验之后再概括出哲学概念来,因此无法在现实经验世界中找到哲学概念的直接对应物。康德指出:“纯粹理性概念永远不能在任何可能经验里提供,因而其客观实在性(即他们之不是纯粹虚构的)和[形而上学]论断的真伪都不能通过任何经验来证明或揭露。”
哲学概念与日常概念之间更为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遵循的内在规则不同。对于日常概念而言,其得以成立的根据在于它们与经验世界中的存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纵向的对应关系。哲学概念则不然,它们得以成立的根据在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横向的逻辑规定性。换言之,日常概念的作用主要来自其所对应的经验事实方面,哲学概念的作用则主要来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供参考。
哲学中主体的概念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02 21:57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
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对象,为属性所依附的实体。

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