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说课步骤

讲课步骤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16:02

1、精心备课.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要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

当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后,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把写好的教案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过虑,进而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对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必要的。

2、课前侯课.侯课就是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用心地等待上课,这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认真地做好侯课工作后,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让他们主动地做好上课准备。

其次,能起到调节自己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能用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能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见,对于课前侯课广大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在行动上得到真正的落实。

3、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课堂必须明确教学的任务,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的新教师不知道如何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老师提出一点,先研读学段目标,再读透课时目标在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我们进行课堂时,有的放矢,有路可寻,有序可遵,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行云流水,环环相扣。

4、课后总结。既是对当堂课的课后经验进行了概括,也是对下一堂课的课前进行了准备。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及时进行归纳记录,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做到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不断地丰富、提升自,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过程的特点:

1、双边性与周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以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实现。诸周期的运转可以描述为一个螺旋体,

2、认知性与个性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类其它的认识活动相比,它不是为了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人的思维创造,即人类的“再创造”,因而,这种认识活动关注认识的结果,但更注重认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发展。

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建构意义,通过对话及思考过程或与他人互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个人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学过程会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

3、实践性与社会性: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活动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新生一代通过接受、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传授的文化成果得以生存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性。

英语对话课教学步骤
1个回答2024-03-10 04:44

英语对话课的教学步骤:

1. 利用挂图加强口语训练 小学课本每课都配有一幅色彩鲜艳,生动漂亮的挂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训练学生的口语,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

2. 为学渗罩巧生创设情景,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学习对话 众所周知,语言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

3. 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说出一口流利的英丛键语,听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


4.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由于对话的话题闷烂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 注重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内容,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6.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游戏进行对话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趣和新鲜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也能让他们记忆深刻持久。

听说课教学的5个步骤
1个回答2024-03-16 22:15

听说课教学的5个迹瞎搭步骤:

1、导入新课。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讲授姿拿新课。

讲授课程的内容,包括知识点的定义、性质、使用规则等方面。

3、巩固练习。

将所学习部神滚分的知识点,通过例子的解答,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巩固知识点的使用等。

4、归纳小结。

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出本课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做到主次分明,分清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5、布置作业。

适当的作业任务,是对学习进一步加深知识巩固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需要考虑到知识的拓展性等方面,来进行合理的作业布置。

备课的基本步骤 教师备课五个步骤
1个回答2024-01-29 21:10
1、学期(或学年)备课。

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专研教学大纲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定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2)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3)合掘缓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

(5)做好教学(包括教具)的准备。

2、单元备课。

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题)备课,拟出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妥善地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3)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

(4)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时间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3、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题等等。 钻研全册教材、单元教材和每节课的教材,要求各有不同,但都应贯穿从全判渗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全体的原则。即从全册教材的系统性中看到每一部分知识所占的地位,又从那个部分知识中看到它与旧知识和未讲到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胸中有数。

4、课前备课。

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有的教师误以为写好教案或讲稿,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也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教材比较熟悉,无需再花时间熟悉教案或讲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写好教案或讲稿,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掘散脊。

5、课后备课。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搞好课后备课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学了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教师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讲课讲懂,能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
讲课步骤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8:26

1、精心备课.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要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

当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后,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把写好的教案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过虑,进而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对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必要的。

2、课前侯课.侯课就是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用心地等待上课,这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认真地做好侯课工作后,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让他们主动地做好上课准备。

其次,能起到调节自己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能用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能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见,对于课前侯课广大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在行动上得到真正的落实。

3、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课堂必须明确教学的任务,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的新教师不知道如何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老师提出一点,先研读学段目标,再读透课时目标在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我们进行课堂时,有的放矢,有路可寻,有序可遵,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行云流水,环环相扣。

4、课后总结。既是对当堂课的课后经验进行了概括,也是对下一堂课的课前进行了准备。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及时进行归纳记录,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做到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不断地丰富、提升自,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过程的特点:

1、双边性与周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以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实现。诸周期的运转可以描述为一个螺旋体,

2、认知性与个性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类其它的认识活动相比,它不是为了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人的思维创造,即人类的“再创造”,因而,这种认识活动关注认识的结果,但更注重认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发展。

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建构意义,通过对话及思考过程或与他人互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个人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学过程会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

3、实践性与社会性: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活动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新生一代通过接受、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传授的文化成果得以生存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性。

如果讲一篇英语(高中)课文,就讲其中的一段,最好的步骤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21:24
第一先让同学们通读这一段,再请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然后老师总结
第二让同学们找出本段重点短语单词.老师加以讲解
第三老师要将本段较难的句子加以分析,例如句子结构,意思.这样促进同学理解
大致就这么几步,最重要的是要和同学互动,记住我们只是一个引导者,同学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将时间留给同学们展示,做到以上几点,你一定会讲的很成功.
校本课程开发步骤
1个回答2024-02-24 21:59

校本课程开发步骤如下:

第一步,学习培训,转变观念。上自校长,下至教师,人人参与学习,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培养目标,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第二步,需要评估,寻找依据。评估需要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明晰学校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中学,相对落后的农村面貌导致生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思想较为严重,但是近年来学校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此我们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方向。

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并非一定要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它所需要的是对现有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我们首先盘点学校现存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分析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觉得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可行,而且还能独具特色。

第三步,讨论研究,确定课程方案。如何开发出满足学生需求,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来呢?通过需要评估,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针对家长、学生的意见,结合学校现有的环境、条件、设施等客观实际,确定出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大致结构。

幼师上课步骤
1个回答2024-03-01 21:18
幼师上课步骤
这个看老师习惯
又没有具体的规定
所以合适就可以
一年级小学生上课起立步骤?
1个回答2024-02-22 07:05

老师进门后,喊一声上课

班长说起立

然后大家就要站起来并且鞠躬说老师好

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好

就可以坐下了。

课设的写作步骤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1:36
关于教案的写作步骤是什么关于教案的写作步骤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做了老师的朋友们会遇到的,不过现在大家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的时候也会遇到教案的写作的,那么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教案的写作步骤吧。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获取文档,使用更方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