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下册25 26课

四年级人教版上册26课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4 10:13
我也不知道。。。
四年级下册26课
1个回答2024-02-25 18:12
《全神贯注》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识字
邀 挚 仪 咕 痴 锁
资料袋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1840年出生,1917年去世。罗丹创作的《青铜时代》《思考着》《遇过》《巴尔扎克》等任务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身手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鼓励人们关注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年级上册第26课一共多少个字
1个回答2024-03-31 15:52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汉字:709个,标点:843个,字母:12个,数字:0个。

四年级上册26课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1个回答2024-04-04 10:15
1.叶圣陶老先生仔细为我修改作文。2.叶圣陶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
小学(人教版)12册25课意思
1个回答2024-03-07 15:17
给不给分呀?
《矛与盾》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这个人被问得没话可说了。
这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作者介绍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小学四年级上册25课讲了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1-20 13:46

25课 失去的一天 吗

英语精通六年级上册第25课翻译
1个回答2022-09-27 08:25
加油,奥利给!!!!
25÷100又25/26?
1个回答2023-04-10 21:15
解:25÷100又25/26等于( 26/105 )
∵已知需求出25÷100又25/26等于多少
X ÷ Y = Z
∴25 ÷ 100又25/26
= 25 ÷ (100×26+ 25)/26
= 25 ÷ 2625/26
= 25 × 26/2625
= 26/105
答:25÷100又25/26等于26/105
六年级上册第25课《挑柴》有感
1个回答2024-01-29 19:09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25课《挑柴》。这是乔传藻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记叙了“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我”一家刚搬来峨山不久。峨山的小伙伴邀“我”一起去砍柴。刚开始“我”觉得很新鲜。但后来,遥远的路途令“我”脚脖子发麻,大汗淋漓。伙伴们却很开心,丝毫没有累的感觉。到了山场,“我”自己终于砍下了一枝枯树枝,但已经累趴下了。捆好了柴走下山来,准备吃饭时却发现兜里的干粮早已不知去向。回家的路上由于“我”经常停下歇息,一个小伙伴提议“我”扔掉一些柴。可“我”认为如果把柴扔了,自己还算什么男子汉?后来“我”终于将一担柴一点不少地挑回了峨山城。从挑柴的经历中“我”感悟到了:“人生的担子不管多重,咬紧牙,挺住!”     学完了课文我理解了,人这一辈子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管是什么样的责任,是重的还是轻的?是作为母亲的责任,还是作为儿女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把这份责任履行到底。    人生就像挑柴,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做,别人帮不了你,因为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一副担子。你可以在中途扔下一部分或者全部,但是扔下就意味着半途而废,还谈什么成功呢?你也可以咬紧牙坚持,把这担柴一根不少地挑回家,那样你就获得了成功。生活也是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言放弃,这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想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年级下册25课说说玲玲是怎样坏事变成好事的
1个回答2024-02-18 09:52

把画给弄脏后,后来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狗,因为画了小狗就看不到脏的地方了,坏事也就变成好事。

文章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