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刘子业小说全文

后废帝刘昱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2 20:39
刘昱,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刘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由于陈妙登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学界所质疑。据史书记载,jusegu刘昱小时候聪明好动,在位凶狠残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被杨玉夫等人杀害,时年十五岁,死后被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苍梧王。
刘昱恶贯满盈,天人厌弃。元徽五年,萧道成与直阁将军王敬则密谋废立。他们联络杨玉夫、杨万年等25人,遇借机杀掉刘昱。7月7日,刘昱带人到青园尼寺游玩,晚间至新安寺偷狗,往昙度道人处饮酒,归后醉卧仁寿殿。杨玉夫、杨万年潜入,用刘昱床头防身刀将其斩杀。事后,萧道成奏明太后,奉迎安成王入居明堂。太后在诏书中历数刘昱罪状。穷凶极暴,自取其灭。将他废为苍梧王。刘昱被杀,终年15岁。葬丹阳秣陵县郊坛西。史称后废帝。
刘昱的故事刘昱从小就非常调皮,喜怒无常,残忍嗜杀,是历史上少有的荒唐皇帝之一。
刘昱即位后,尊王贞凤为皇太后。但刘昱并非王贞凤所生,开始还惧怕王贞凤,等到13岁举行加冕礼后,就无人能控制他了。元徽五年端午节,王贞凤赐给刘昱一把玉柄毛扇。刘昱非但不感恩,反而认为扇子不够华丽。对王贞凤心怀不满。一天,他让太医煮毒药,准备杀死王贞凤。随从见了,慌忙阻止他说:皇上如果毒死了太后,就要重孝在身,每日守在宫里,不可移到外面去玩了。听到不能出去玩,刘昱才作罢。
即位第四年,刘昱就无日不出,常常是夜里从承明门突出,夕去晨返,晨出暮归,从人各执长矛大棒,路上凡遇见男女行人及犬马牛驴立时杀死,致使人民惊扰,道无行人。
刘昱左右从人常携带钳凿斧锯,每每施行击脑、椎阴、剖心的刑罚以为乐趣,每日都杀死数十犯人。如果跟随他的从人中在施刑时面有不忍之色,刘昱就让那人立正站直,亲自用长矛刺穿杀掉。
刘昱还非常喜欢亲自动手杀人,对朝廷捕获的造反头目常常亲自杀死脔割。有一次,一个叫孙超的亲信口中有蒜味,为了证明他吃过大蒜,刘昱让左右抓住孙超使之不能动,用刀剖腹探视看看他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大蒜头。
不久,听说大臣孙勃家里金银财宝非常多,刘昱就亲率人马去劫掠,而且挺刀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孙勃当时正居丧在家,眼看皇帝带兵前来,知道家族不免横死,就扑上前揪住小皇帝的耳朵,骂道:你比桀、纣还要坏,日后难逃屠戮!左右杀掉孙勃后,刘昱恨这位大臣敢揪自己的耳朵,亲自脔割尸体以解恨。
有一年夏天,刘昱暗暗闯入将军府。这时,将军萧道成正袒胸露腹地躺在床上熟睡。刘昱见他的脐孔很大,竟说:好一个箭靶子!他命令萧道成起立,在墙边站直,又用笔在老将军大肚子上画个箭靶,引弓瞄准欲射。萧道成吓得动也不敢动,连叫老臣无罪!多亏卫护队长王天恩在一旁劝说道:萧将军腹部硕大,实在是一个好靶子,但是,今天一箭将他射死,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靶子了。不如用假箭练习,免得损伤靶子。刘昱换上一枝假箭,一发正中肚脐,投弓大笑道:这手活儿怎么样?萧道成从此忧心忡忡,担心不知何时会遭枉死。
刘禅废帝后被封“安乐公”,刘协废帝后被封“山阳公”,“公”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2 05:35
这个“公”既不是官职也不是称呼,而是爵位,即公爵。但刘协的山阳公和刘禅的安乐公位份完全不一样。山阳公是郡公,安乐公是县公。而且山阳公是当时的最高爵位,而安乐公就低很多。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废不了窦漪房?
1个回答2023-02-17 16:40
因为窦漪房背后的家族势力太大了,汉文帝刘恒要是废了的话,可能会导致朝野震动,所以汉文帝刘恒才废不了窦漪房。
汉废帝刘贺的墓里有什么东西,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3-07 06:55
刘贺的墓中有很丰富的陪葬品,包括大量的黄金和一些刻有书中内容的竹简,由此可以看出刘贺其实是一个非常儒雅,学识还很丰富,非常勤奋的人。
刘贺被废帝后,汉宣帝为何要封他为“海昏侯”?
1个回答2023-02-28 18:00
我认为这是因为刘贺被废帝后,新的封地在海昏县,所以汉宣帝才会封他为海昏侯。
为什么霍光会选择废了刘贺,让刘病已去当皇帝呢?
1个回答2023-01-20 15:15
名义上是刘贺做了很多错事,实际上是霍光专权。而让刘病已当皇帝,是因为刘病已比较贤明。
从昌邑王到汉废帝,刘贺为何被“立而复废”?
2个回答2023-02-03 09:35
因为刘贺继位的时候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受当时的大将军霍光的掌控,所以霍光就把他给废了。
刘贺被废黜帝位后,汉宣帝为什么要封他为“海昏侯”?
2个回答2023-02-19 17:39
因为汉宣帝需要保护自己的名声,为了不让天下人小看自己。所以才会把刘贺封为海昏侯。
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如何对待霍光?
2个回答2023-01-25 19:08
他当时对霍光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当时霍光帮助自己废除了刘贺,所以也是功德一件,因此对他也非常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