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德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

舜为什么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呢?
1个回答2024-03-10 02:05
因为他随时随地为人民谋福
无私奉献
所以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尧舜有那些美好高尚的品德?
1个回答2024-02-06 05:13
主要是尧舜让位啦~~


尧 帝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舜 (大舜,唐舜) 姓姚,名重华
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以孝行而闻名
伍舜德的贡献
1个回答2024-05-05 11:46

黄乾亨、黄乾利两兄弟是伍舜德的好朋友,伍先生了解到,黄氏昆仲曾在1987年为家乡台山捐建了一所学校,但由于学校干部办事欠考虑,当时为了让黄氏兄弟的捐款增值,先将此款买了汽车。不料后来汽车卖不出去,反而使建校资金差17万元,只好要求黄氏兄弟再补捐。对此,黄氏兄弟很有意见,不敢再捐了。伍先生根据这种情况,就给当时的台山市领导出主意,建议由政府补足17万元的差额,当时的政府同意了,后来事实证明此法非常有效。伍舜德出主意让台山市把黄氏兄弟的父亲黄笏南老先生念故乡教育事业之情的诗句用漂亮的镜框装饰好,敬重地放在其黄笏南发动捐建的台山一中,然后,伍先生领着黄笏南老先生的后代到一中来瞻仰,黄乾亨、黄乾利昆仲见到父亲遗作,非常激动,表示一定要继承先父振兴家乡教育的遗志,先后捐资超过2000多万港元。

以德报怨的舜帝
1个回答2023-12-05 14:32
如今,大家为了形容没妈的孩子可怜,会说有后妈就会有后爸。没想到,古时候的舜帝竟然在几千年前就已对此话深有体会。

舜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续妻。舜的后妈对他是横看不顺眼,竖看也不顺眼。他的后妈从来不会给他好脸色,苦活累活都是他干。而他的父亲是一个糊涂蛋,以妻为纲,跟着续妻一起对儿子舜不好。

特别是舜有了弟弟以后,父亲跟后妈眼里只有弟弟,把弟弟宠溺得高傲无比,一家人对舜帝都不好。尽管如此,舜对家人竟然没有一句怨言,一如既往地对家人好。他默默无闻地为家里付出,不计回报。

尧帝年老,准备寻找接班人时,大家推荐了舜给尧帝,认为他德行高尚,对家人以德报怨,可以作首领。

尧帝听了大家的建议后,觉得舜值得信任,欢喜地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同时赏了两个粮仓和许多牛羊给他。

舜一下子得到如此多的赏赐,他的家人非常妒忌他,于是心生一歹计,想谋财害命。

一天,舜的父亲告诉他,粮仓仓顶坏了,需要及时维修。舜对父亲很是信任,不疑有他,架着梯子就爬到了仓顶。谁知,他一到仓顶,下面的粮仓就着火了。舜一看大事不妙,赶紧撤吧。结果,他往下一看,他用来攀爬的木梯不翼而飞了。

原来,他父亲与后妈一合计,想将他烧死在粮仓顶,他们把梯子撤走了。

也许是善人有善报吧,天不亡舜。舜带了两顶挡太阳笠帽,他一手抓一个笠帽,双手张开,笠帽犹如他的翅膀,他像鸟儿一样,从粮仓顶飞下,安全着地了。就这样,他幸运地躲过一劫。

舜的父亲跟后妈及弟弟这下气坏了,三人精心策划的谋害舜的计划失败了。他们三个不甘心如此失败,经过一番合计,两人又想出来一计。

一天,舜的父亲跟他说,家里的那口井似乎有堵塞,需要下去疏通掏弄一番。舜听了父亲的话,二话不说就跳到井里,准备掏洗一番。

谁知,舜刚下去后一会儿,井口的石头如雨点一般,密密麻麻地朝他砸下来。原来,舜的父亲和弟弟想把他谋害在井底,以谋取舜的钱财。

可是,吉人自有天相。舜似乎早有预料,又或者是未雨绸缪,他下去后在井边挖了一个通道。他通过通道安全出来了,并又回到了家里。

尽管舜的父亲,后妈和弟弟一而再地谋害他,他一点都不计较,依然对家人和和气气的。

尧听了舜的事迹后,觉得他是一个德行好的人,最后,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还是比较认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否则,对坏人一味地忍让,坏人只会得寸进尺,不会像神话里被感化的。

本故事取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
“德自舜明”一句出处,怎么不在尚书舜典
1个回答2023-02-21 07:26

德自舜明”一句出自《尚书》

《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舜之救败,何德而化?
1个回答2023-12-07 06:05
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已(诸本均作“已”,当从《纂闻》、《解诂》作“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
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主味,君惟人肉未尝,易牙?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宦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顾广圻曰“尸”当作“户”,下同)不葬。

或曰:管仲所以见告桓公者,非有度者之言也。所以去竖刁、易牙者,以不爱其身、适君之欲也。曰“不爱其身,安能爱君?”然则臣有尽死力以为其主者,管仲将弗用也?曰“不爱其死力,安能爱君?”是欲君去忠臣也。

且以不爱其身,度其不爱其君,是将以管仲之不能死公子纠度其不死桓公也,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庆赏信而刑罚必,故君举功于臣,而奸不用于上。虽有竖刁,其奈君何?且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数于桓公也,使去竖刁,一竖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且桓公所以身死虫流出尸不葬者,是臣重也。
中华德教育孝子尧舜动画片
1个回答2024-02-15 21:31
认真学习并不一定去的好成绩 这不是必然的

学习是要有挫折的 努力过后 受到 挫折 在努力 再挫折 。。。才能稳定到一个好成绩

道路是曲折 前途是光明 的 学习是靠积累的

下面说下学习的比较好的方法

循序渐进的执行+一个肆巧好身体

身体是重要的所以建议早上要吃鸡蛋

牛奶是必须的

好下面说下如何具体学习

第一点

上课要认真听讲,做笔记,这点不难吧(有时间的花提前预习课本)

第二点

下课的时候要巩固笔记(整理和梳理笔记知识)

第三点

在家里或者在学校自习的时候认真吧作业做了

第四点

分别对每门课都要有1本习题伍渣

是随堂的就是说是每节都按着课本来的习题

如果有可能在来本拔高的书

这本书要讲的多 附带少量习题

要看经典习题

第五点

要有卷子

有带代表性的

注意答案要全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前面几点做不全没关系

你把平时的做错的题目要搞清楚错在哪里

要每个科都有纠错本 特别是每次考试下来要总结要真理错误的题目

最重要的是总结

还有一点告诉你看书看基础和重点要学会用笔腔雹悄划

贵在坚持 最后一点

平时努力一点 一点一点的积累

祝你成绩早日提高

禁止复制谢谢合作
舜帝复旦小学之美德少年视频
1个回答2024-02-08 20:31
舜帝复旦小学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或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运。
舜为什么叫虞舜 舜叫虞舜的原因
1个回答2022-09-23 00:08
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而家长则不同,他们有为人子(女)的经历,也有为人母的感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更真切.今天我们的父母已经年老体弱,需要关心和照顾.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洗个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大舜和禹舜是一个人吗?
2个回答2023-02-04 14:48
不是,大舜和大禹(治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