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学生英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6-03 19:3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例:
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二、林则徐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三、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
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四、西汉前期,与汉交恶多年的匈奴族且侯单于,主动送回被扣在漠北的汉朝使臣,以示和好。汉武帝遂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即将返回时,匈奴祸起萧墙:缑王乘单于出猎之机,密谋杀害重臣卫律,劫持单于之母附汉,结果事败。苏武因其副手参与此事而受牵连,单于命卫律刑讯苏武一行。
苏武担心属下贪生怕死,愧对家国,便慷慨陈词,激励众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不辱使命的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霍去病是西汉时着名的将领,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耍刀弄枪,并且一直很羡慕率领大军多次打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舅舅卫青,总想像舅舅那样上阵杀敌,干出一番大事业。
威海有什么特色小吃
1个回答2024-06-03 19:31
威海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以烹制海味而著称,特别是海鲜货、小海货的制作更具特色。威海菜肴特别讲究刀工、拼摆花样、火候和味道,以清鲜、脆嫩、原汤原味见长。烹调方法多采用扒、溜、炸、炒、煎、蒸、烤等,主要风味菜有红烧海参、手扒对虾、芙蓉干贝、红烧海螺、油爆“天鹅蛋”、姜汁螃蟹、清蒸加吉鱼、油炸万寿菜、威海清汤等
顺境成才的名人例子 多一些
1个回答2024-06-03 19:31
没试过!不过应该可以!既经济又实惠!而且还方便
铁钉生锈
1个回答2024-06-03 19:31
科学铁钉生锈实验报告



问题 铁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猜测 我猜注满油的铁钉最难生锈。

材料 三枚不锈的铁钉,三个杯子,油,水,笔,笔记本

实验步骤 1准备三个杯子。2把三枚不锈的铁钉放进去。3分别往两个杯子倒入油和水。4每天观察并记录生锈情况

结论 做完了实验,我发现原来铁钉在无水、无空气、无酸的情况下不会生锈。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情况下最容易生锈。所以注满油的铁钉最难生锈。可为什么铁钉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环境中它就会生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到查找了相关资料,终于弄清楚了原因。原来,铁在含有氧气的潮湿空气中会被氧化,在其表面会形成褪色鳞片层,这些就是铁锈。我知道生锈可不是一件好事。那怎么样才能防锈?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油漆。将油漆涂在铁钉上面,等干了以后,既可以防锈,又不会粘手,使用多方便呀。
电梯运行原理动画
1个回答2024-06-03 19:30
电梯有一个轿厢和一个对重,通过钢丝绳将它们连接起来,钢丝绳通过驱动装置(曳引机)的曳引带动,使电梯轿厢和对重,在电梯内导轨上做上下运动,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进行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
在失电的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
绕口令短句
1个回答2024-06-03 19:30

绕口令短句如下:

1、桥上吊刀子,刀子倒着吊。

2、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3、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4、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5、光动嘴不动腿,光动腿不动嘴,不如不长腿和嘴。

6、天上七颗星,地上七块冰,台上七盏灯,树上七只莺,墙上七枚钉。

7、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8、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9、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10、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11、哥哥过河捉个鸽,回家割鸽来请客。客人吃鸽称鸽肉,哥哥请客乐呵呵。

12、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

13、东边庙里有个猫,西边树梢有只鸟。猫鸟天天闹。不知是猫闹树上鸟,还是鸟闹庙里猫。

有没有类似于望梅止渴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6-03 19:29
类似于望梅止渴的名人故事有:

胯下之辱: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不耻下问: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他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读书却十分刻苦。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食用,吃完继续读书。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后终成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忍辱苦读:西汉名相陈平,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他的大嫂不能宽容他。为了消除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他为徒。学成后,他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映雪囊萤:晋朝,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人们把这两个人勤奋学习的精神概括成一个词语,就是映雪囊萤。

图穷匕见: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在各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燕国的太子丹被迫在秦国当人质。他几经波折,最后得以回燕国。不久秦国便吞并了韩、赵两国,然后又出兵攻打燕国。太子丹为了扭转局势决定派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擅长剑术,是刺杀秦王的最佳人选。太子丹为荆轲准备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这两件秦王急于得到的东西,以便能够接近秦王。他们将行刺秦王的匕首放在卷着地图的最里边。图穷匕现的主人公荆轲和他的助手秦舞阳在易水与太子丹诀别后,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听说他们带来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便在大殿中接见他们。荆轲从匣中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地将地图展开观看,快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了匕首。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但情急中并未刺中秦王。最终荆轲因寡不敌众,被蜂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 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个人典故?
1个回答2024-06-03 19: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所举的六个典故是“舜在耕田被发现其孝,付说在付岩是盖房打夯的,胶鬲在海边晒盐,管仲是个囚犯,孙叔敖也在海边被发现,百里奚用五张羊皮换回来”这六个人出身低微,但都有盖世才华,被明君发现。

外国大型古代战争电影
1个回答2024-06-03 19:26
斯巴达300勇士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杰拉德·巴特勒)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
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
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
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特洛依 根据荷马史诗的电影

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史诗片。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影片根据14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主人威廉·华莱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他的英勇事迹更使得他成为苏格兰的民族英雄。

天国王朝
在孩子和妻子相继死去后,法国小铁匠巴利安(奥兰多·布鲁姆饰)心灰意冷,他杀死了侮辱妻子尸体的神父,而此时,从耶路撒冷而来的十字军将领戈弗雷(利亚姆·尼森饰)告诉巴利安,他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私生子。巴利安为了寻找救赎,跟随父亲前往耶路撒冷。并且继承了父亲的领地。当他来到耶路撒冷后,未能寻找到心灵上的安宁,却爱上了公主希比拉(伊娃·格林饰)。然而当临死的耶路撒冷王请求他为了和平,杀死注定要继承王位的嗜血盖伊,继承圣城王位时,铁匠认为这与救赎之路格格不入因而断然拒绝。
耶路撒冷王故去,新王继位。好战的新王挑起战争,却被萨拉丁击败而全军覆没,萨拉丁率领撒拉森骑士要收复他们的圣地——耶路撒冷。危急之时,巴利安挺身而出,誓言捍卫“天国王朝”……
姓氏中的缪字来历
1个回答2024-06-03 19:23
【历史渊源】

  「经」源出:

  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荣,谥号为“缪”(同“ 缪姓

母”)。读音为“妙”。

  其实缪姓出现的时间更早 在查一下廖姓的百科资料,有下面的资料

  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商末,殷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

  所以说 缪姓起源于春秋时期 这个时间是错误的!



【缪、颜、廖姓一脉同源】

  据历史记载,缪、颜、廖姓一脉同源。三姓皆出自颛顼和周文王,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今福建部分地区和浙江平阳、苍南等县仍有不少“缪颜廖宗祠”。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缪、颜两姓因为弃官隐于洛阳山谷,改姓廖,留形表示不忘本源。直到商朝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才恢复了原来的缪姓和颜姓,而另一部分则仍然保留廖姓,成为后来部分廖姓人的祖先。

  2010年 5月2日,闽、浙、赣三省缪、颜、廖宗亲联谊会在西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