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英语学习软件小学生

家长陪伴学习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2-09 13:10

一、坚持每天陪伴孩子读书

在儿童学习时,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绪更加稳定。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 当你每天给孩子朗读故事,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并且能提高理解的速度,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大量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讲完故事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当你的孩子开始要求你朗读更长一点的故事时,说明他们可以集中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从对孩子的提问,判断孩子是否已经能理解复杂的情节。

二、把握好孩子阅读的最佳时间

很多家长让孩子在4、5岁就早一点识字、阅读文字书籍,以便到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其实,从大脑的发育来看,阅读时依赖大脑中不同区域的整合能力,大脑每个区域的成熟时间不同,在5岁之前大脑的每个区域都是独自发育,而阅读所需要的整合能力是在5岁之后才开始陆续发育成熟的,因此,多数儿童的阅读技能约5到7岁之间才能获得。英国一个研究阅读团队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在欧洲5岁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并不比7岁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优秀多少。所以,过早让孩子进行文字阅读是一种拔苗助长。


三、以身作则营造良好读书环境

家庭是孩子阅读的第一环境,而且是营造良好亲子伴读环境的重要场所。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家里不要总是玩手机或玩电脑游戏。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去做事,孩子会模仿你的行动。因此,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很大原因在于家长。除了不要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而且要跟着孩子一起拿起书本。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书籍,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当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来安静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爱看的书翻上几页,慢慢就会喜欢上阅读了。

四、多和孩子交流学习感受

阅读和表达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两个同样重要的途径,很多时候阅读的效果是需要通过表达来巩固的。在阅读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来听听”,同时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能增加孩子的沟通和表述能力。孩子们只有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所阅读的书,并且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互相讨论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家长要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他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是错。 慢慢地孩子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将观点写出来,意识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孩子尝到甜头后也会更有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

没时间陪伴孩子这件事怎么就戳中了那么多人
1个回答2024-01-20 11:35
说明大家都关心你呀
都希望你能够有时间多关照孩子
不要把别人想歪了
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没时间陪伴孩子这件事怎么就戳中了那么多人
1个回答2024-02-11 22:06
说明大家都关心你呀
都希望你能够有时间多关照孩子
不要把别人想歪了
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1-30 16:11
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是辛苦,而比较累的,要是孩子有点出息,那就有点高兴,要是啥也学不会
《在我学习的路上有你陪伴》 初一作文,谁有---
1个回答2023-09-20 01:11
问问题,你知道吗
文具盒陪伴我成长写一两件事介绍这个物品?
1个回答2024-02-20 18:00
文具盒陪伴我成长,那你可以写文具盒里都装了什么东西啊,比如铅笔,橡皮,钢笔,还有一些平时用的尺子。
老师说咱们共同陪伴,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家长怎么回复
1个回答2024-01-19 01:47
老师您好,感谢您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让孩子的知识不断的增长,成绩也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作则尺盯为家长,我们和孩子都会积极的配合您,孙和在家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困型作业,让孩子开开心心学习,健健康康成长。
写父母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故事和感受
1个回答2024-01-29 23:47
快乐成长需要爱,父母陪伴最温暖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攒钱向爸爸买时间,希望整天工作的爸爸能够陪伴自己一会儿。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很多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陪孩子吃饭却陪客户吃饭;父母一天十几个小时待在办公室而不回家;父母双眼紧盯着生意,而不看孩子一眼……当孩子要求关注的时候,父母就会十分不耐烦甚至生气,他们大声对孩子吼叫:“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个父母应该思考的,当父母对孩子的爱用金钱来衡量的时候,可怜的是孩子,也是父母。我们都不否认物质对生活的重要性,也不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可曾想过,当你把大把的钞票拿给孩子的时候,可曾看见孩子孤独的眼神?甚至当孩子愤怒地对你说“你根本不关心我”时,你可曾发现自己所提供的与孩子所希望的是如此的不同?父母是否将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陪伴是一种关注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就是家人的陪伴,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有一项事实是不容易忽视的:很多走上歧途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父亲或是母亲的缺席。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以及心灵上的抚慰,给他们一定的指导,稳定他们的情绪。
陪伴孩子,不仅是要了解孩子目前的身体以及生活学习状况,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注。陪伴孩子首先是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视和被关怀的。每天下班后,多问问孩子一天的情况,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其次是要陪孩子一起做事。可以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了解孩子,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于父母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就是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些亲子间的甜蜜时刻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父母来说都是值得回忆的事情。
陪伴并不是监督孩子
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坚持一生“陪”在孩子身边,一年一月一天一时也不缺席。
当孩子与其他人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怎么玩;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们给孩子扇扇子;孩子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开着孩子的房门;他们为孩子定时,什么时间该起床,什么时间该上学,什么时间该睡觉……
在他们的“陪伴”下,孩子从小学升到重点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就在中考前两天,孩子却失踪了!
他们心急如焚地寻找,几天之后,孩子终于被找到。孩子这样对他们说:
“你们对我的爱太沉重了,我感觉自己总是在被你们监视,这都快让我喘不过气来了。我害怕我会中考失利,我害怕看见你们的眼神。”
这对父母在陪伴孩子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却仍事与愿违。
为什么?因为陪伴并不是监视,孩子们不需要监工。陪伴应该是一种善解人意的行为,监视却是一种无视孩子自由与独立的行为。
同时,陪伴也不是时间和行动上的同步一致,而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父母要体会孩子对陪伴的需求,掌握陪伴的度。
父亲的陪伴不能缺席
很多孩子都有体会,相较于母亲,父亲对自己的陪伴总是少一些。父亲的缺席,也是造成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的主要原因。
明智的父亲不会只将自己定位于家里的“经济支柱”,只知道挣钱养家;明智的父亲也不会将自己定位于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只知道俯视孩子。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不同于母亲的作用,他们影响孩子的做事方式,他们影响孩子的品行修养。因此,父亲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将孩子导向正确的成长方向。
深夜陪伴初中孩子学习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3-06 17:03

夜深了,该睡觉的都睡觉了,其实我也很困,但是孩子都还在坚持我又怎能安心睡去,孩子的初中也就那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不想错过每一个可以陪他进步的机会。不止今晚我还没睡,也许以后的每晚这个点我都没睡。

陪伴,我也需要陪伴啊!
2个回答2023-01-05 03:20
人确实需要陪伴,但是可需要自己的独立自主,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