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威远小学生英语韪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2-01 20:57
  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冒天下之大不韪释义
  不韪.不是,错误。“犯五不韪”,可解释为:犯有五项错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
  春秋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不算很大,但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家,但他的统治者却不能与邻国友好相处,特别是常常和比他强大的郑国争吵。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冲突起来。
  息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马上下令出兵,去攻打郑国。
  息国本身存在许多的弱点:一,不考虑出师正义不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小国入侵大国,三不与同姓兄弟国家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因而,在一开始就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息君虽然犯有这五项错误,却仍然毫不醒悟。他不顾一切地指挥息军前进,在边境地带与郑军激战,遭到惨败。
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语对联
1个回答2024-03-01 14:53
上联:冒天下之大不韪,下联:失乾坤而小即提;
“为尊者韪”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0-24 08:03
意思:尊贵的人比较忌讳。

形容:在尊贵的人面前讲话一定要注意。
赵韪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4 04:23

赵韪东汉毕橡戚时期汉人如悔,遭到部下庞乐、李异的反攻,兵败手陵身死。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26 05:30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是敢于去做天下人都不认可的事情。

成语寓意:

息国以小抗大,勇气可嘉,但是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这场战争是否正义,不顾郑国是自己的亲戚,盲目出兵,只能自取其辱,以失败而告终。息侯狂妄自大,甘曾天下乏天不避,发兵进攻比自己强大的郑国,结果惨败而归。

“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的人一般先会认清形势,审时度势,然兆念备后再采取行动。从这个方面看,息侯不能算聪明人。时至今日,仍然有像息侯一样看不清形势的人,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指去做天下人都认为最不对的事情。指公然不顾全国人民或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大做坏事时,含贬义;指做世上族毁很多人认为是错误的事情时为中性,不一定含贬义。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宾语,也作定语。常跟“敢”“得”“甘愿”一类词结合成词组。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指公然去做天下人认为是最大的错事(不韪:不是,错误)。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宾语高燃,也作定语;一般带贬义。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内江威远中学高2010女生李燕茹
1个回答2024-02-26 22:24
郁闷,跑到这里问,
晕哦,
我有她的电话,你要不要嘛。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韪字怎么读?是 wéi 还是 wěi
1个回答2023-08-03 03:01

读作:wěi,声母:w,韵母:ei,声调:三声

韪部首察卜:韦部,部外笔画:9画,五笔:JGHH

仓颉:AOQS,郑码:KABY,电码:7289

区位:7224,统一码:97EA

释义: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三个

1、不韪[bù wěi] 

不是;过失。仔塌

2、五韪[wǔ wěi] 

指雨、暘、燠、寒、风五种气候。

3、韪德[wěi dé] 

美德。

同音字:伟拼音wěi

释义:大:伟大;伟人;伟力;伟业;伟岸败戚穗;宏伟。

韪的读音是什么
4个回答2023-07-31 04:50

韪的读音是:wěi,声母:w,韵早高母:ei,陆态尺声调:三声

部首:韦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3画

五笔:JGHH,仓颉:AOQS,郑码:KABY

四角:65802,结构:闭扮左下包围

释义: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四个

1、不韪[bù wěi] 

不是;过失。

2、五韪[wǔ wěi] 

指雨、暘、燠、寒、风五种气候。

3、韪德[wěi dé] 

美德。

4、大不韪[dà bù wěi] 

公认的不是或过错。

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褒义还是贬义?
1个回答2024-02-04 18:45

贬义的。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息侯伐郑,不但留下一个字数最多的汉语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留下一个最常使用的汉语成语“自不量力”——如今,“不韪”几乎在语言中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量力”也有些行文不畅了,取而代之是“自不量力”。“冒天下之大不韪”与“自不量力”源出《左传》,没有“息侯伐郑”这一历史事件,也许汉语世界里就不会有这两个成语,今天的息县街头也不会竖起汉白玉雕刻的息夫人塑像。 息国大败而还,能吓我一跳的,当然不是这两个成语。从“息侯伐郑”能够读出的,也不仅仅是它的失败——从息国敢于征伐春秋初年“小霸”天下的郑国看,息国当时也该是威风八面的;而息国敢“犯五不韪”而伐郑,也未尝不是敢于挑战传统。至于“知息之将亡”、“不量力”等,当是“事后诸葛亮”、“胜者王侯败者贼”惯性思维下的一种解读吧!

韪的读音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7-31 04:20

[wěi]

[部首]

[笔画]
13
[释陪宽宴义]
是;对(常与“不”字连芦银用,巧谨指过失或谬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