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了解摩梭文化吗英语

摩梭女人 生孩子是谁
1个回答2024-02-04 19:50
世居湖畔的数万摩梭人至今生活在以女性为轴心的母系氏族大家庭里,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肖走婚生活。
走婚男女有了小孩,在孩子出世的第二天,女方家中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并带上“巴舍巴哈”(即为小孩取名举行取名仪式时向神灵和祖先供奉的食物)以及甜酒等到男阿肖家道喜,男方家中则派一女子带上丰盛的食物去看望女阿肖。第一胎孩子满月前夕,男方家中要杀猪宰羊,备酒办席,到女方家中举行隆重的“若哈舍”仪式(即满月酒),招待女方村内和邻村的男女老少,表示庆贺。孩子到了13岁举行“成丁礼”时,也要到生父家中拜节,生父则给予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表示祝贺。

阿肖走婚所生的孩子一律随母而居,跟随母姓,由家庭中的母亲,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抚养。而子女成年后,对这些老人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男阿肖不是女阿肖家庭成员,也无抚养孩子的法定义务,但在生产劳动和物质生活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有了孩子要经常看望和帮助,自觉承担一定抚养义务。所以对摩梭男子而言,他的相当的精力是与自己的姊妹一道共同抚养外甥,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帮助女阿肖抚养自己的亲生子女。亲生子女长大后,也要为自己的生父尽一定的赡养义务,生生父死后也要奔丧。
摩梭人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13:42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从民族识别工作的角度看,摩梭人并未取得族别上的少数民族法律地位。但是,在1990年3月7日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90年4月27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的第二条规定:“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云南省辖区内彝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县境内还居住着摩梭人、汉族、普米族、傈僳族、纳西族、壮族、藏族、白族、苗族、回族、傣族。”该自治条例二十五年来只进行了一次修订并涉及了第二条——宁蒗彝族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仅仅是把摩梭人的排列从1990年版本的第二位,该到了2006年版本的第三位。从自治条例的语义理解,摩梭人仍然排列在自治县内所居住民族的范围内,并排于前列。换言之,在宁蒗彝族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中,以法条的形式承认了摩梭人的民族身份。

‘‘阿夏’’在摩梭语中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4-15 22:40
阿夏是摩梭语,是男子称呼女情人的称谓。阿夏这个词来自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他们的语言里、阿的意思是情人、而阿夏的意思则是永远的情人当两个人签订了永恒的盟约、在一代代的漫长岁月中守望相助、在对方年幼或年老时给予倾心呵护、这世上还有什么称呼比它更为密切?
摩梭人资料
1个回答2024-01-29 14:21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宁蒗县摩梭人的家庭组织在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翠玉、新营盘、大兴、红旗、红桥等地,以父系家庭为多,而泸沽湖畔的永宁聚居区,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

摩梭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每年农历7月25日,永宁的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妇趁机结交阿夏。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称为“达巴教”,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教有密切联系,不过达巴教的发展比东巴教缓慢,其形态亦比东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达巴教因巫师达巴而得名,它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也无宗教组织和寺庙,只有几十部(回)口诵经,另有一种占卜经(俗称算日子书),是用32个不同形体的原始图画文字书写的。

摩梭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摩梭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摩梭人的音乐,除了丧葬词,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亢豪放的,固定的音乐曲调有《阿哈巴拉》、《玛答打》、《打麦调》、《绩麻调》、《丧葬调》、《摇篮曲》、《赞美格姆女神歌》、《甲搓括》即《打跳曲》等,摩梭人吸收了藏、汉音乐,尤其是受藏传佛教音乐的影响,将本民族的一些音乐曲调有所改变,而有些古老的曲调现已失传。

摩梭人的乐器有笛子、葫芦笙、锁呐、鼓、钹、拨郎鼓、手摇铜铃、口弦等。在上述乐器中,较为普遍会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笛子,男子都会吹,七八岁的牧童也会吹,笛子还是永宁赶马人旅途中消解孤独寂寞的不离伙伴。葫芦笙是打跳时少数人会使用的乐器。其它乐器主要有祭师达巴、喇嘛在举行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乐器。

摩梭舞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摩梭舞蹈色彩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有句俗话说,是摩梭人就会跳七十二种舞,说明摩梭人的舞蹈种类是丰富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泸沽湖畔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这是引起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母系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家庭里的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家庭中无男子娶妻,无女子出嫁,女子终生生活在母亲身边。男子夜晚去女阿夏家,清早回自己母亲家生产生活,这叫摩梭人的“走婚”。而女子在家,夜晚等男阿夏来走访,家庭成员都是母性血缘的亲人,没有父亲血缘的成员。财产按母性继承,家庭成员的血统完全以母系计算,家里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叔侄等关系。家庭里姐妹的孩子都是自己最亲的孩子,不分彼此母亲的姐妹也称作妈妈,对自己的生父则称为“舅舅”。

母系家庭的特点之二是“舅掌礼仪母掌财”,这是母系家庭权力分工的形式。家庭的喜庆祭典,较大的交换或买卖,除婚姻爱情以外的社会交往,都由舅舅或其他有本事的男性成员作主,家庭财产的保管使用、生产生活安排、一般家务及接待宾客则由母亲或家庭中聪明能干有威望的妇女作主。摩梭人有句格言:“天上飞的鹰最大,地上走的舅舅最大”。从格言可看出舅舅的社会地位。摩梭母系大家庭的男女成员是平等的,而且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他们认为,整个社会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使社会安定发展,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促进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

母系大家庭的第三个特点是,摩梭人认为,由于家庭全部成员都是同一母系血缘。加之摩梭人显著的道德意识,即崇母观念的流传弘扬,全部家庭成员亲切和睦,尊老爱幼、礼让为先,宽怀谦恭。摩梭人地方的社会风尚未,从纵横关系来看,都讲文明礼貌,养成了摩梭人从小就温柔热情,举止端庄规矩,男子豪爽而重义,女子多情而内向,社会团结、和睦。

其第四个特点是:母系家庭一般不分家或很少分家,母系家庭一般来说人口较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人多了有利于家庭劳动的分工,可以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家庭容易富裕。在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中,分家意味着对祖辈老人的不恭,意味着争财产,这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受到世人训斥。所以,即使是几十人的母系大家庭,也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孩子们有着欢乐的童年,得到众多母亲的爱,老人们安度晚年,无愧地享受天伦之乐。

进入21世纪的文明时代,无论外国和中国,不少家庭“舌战”不断,暴力不断,充满家庭“战争”,以至老幼受虐待,生活没有保障。然而,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却仍保留着古老的美好母系大家庭,这里仍然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更无情杀和母系家庭中的暴力,一片和谐祥和的气氛,不愧赞叹是“东方母系文化家园的最后一朵红玫瑰”。
丽江摩梭人
1个回答2024-01-26 15:20
  摩梭人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6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于“摩梭”的记载。在宁蒗,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宁蒗各族人民都称他们为“摩梭族”。
  1950年,丽江专区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明确记载:“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摩梭族13人”。1956年9月5日,丽江专员公署在给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报告》中有五处明确提到“摩梭族”。即在“彝族聚居的宁蒗、凉山并包括摩梭、僳僳、西番、汉等十二个民族”、“全县有彝、摩梭、汉、西蕃、僳僳,藏、白、仲家、纳西、苗、摆依、回等十二个民族……”、“摩梭聚居乡三个”、“摩梭族识藏文”、“摩梭、西蕃信喇嘛教”。这个报告后经省人委转报国务院并获批准在宁蒗贯彻执行。
  195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大会上郑重宣布全县有彝、摩梭等十二种民族。1959年,中共宁蒗工委办公室编写的《宁蒗概况》中,多处提到“摩梭族”。但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
  多年来,广大摩梭干部群众强烈要求解决族称问题,宁蒗县党政机关和摩梭人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历史地、客观地一再进行反映、迫切要求尽快恢复摩梭族称。宁蒗县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在全国五届一次人大会议上、全国六届一次人代会议上、全国七届一次人代会议上、全国七届四次人代会议上,多次以关于要求恢复摩梭族称为议案向大会进行反映,特别是在全国七届一次人代会上关于恢复摩梭族称问题被作为云南省人大代表团的几个重要提案之一提交全国人代会。在摩梭人的强烈要求和县委、政府以及其他各族群众的多次反映下,引起了上级的重视。1989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派出由刀国栋副主任带领的省人大民委工作组到宁蒗进行调查,12月6日工作组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重新恢复宁蒗摩梭人族称的情况反映。在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下,省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4月27日召开了七届十一次会议,会议上通过批准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将其确认为摩梭人,此条例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并且每个摩梭人都具有了一张合法的居民身份证。
摩梭人的宗教信仰
1个回答2024-02-22 07:20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称为“达巴教”,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教有密切联系,不过达巴教的发展比东巴教缓慢,其形态亦比东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达巴教因巫师达巴而得名,它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也无宗教组织和寺庙,只有几十部(回)口诵经,另有一种占卜经(俗称算日子书),是用32个不同形体的原始图画文字书写的。

求摩梭打跳歌曲。
1个回答2023-09-08 03:10
歌名是《摩梭夜歌》和军演唱的。
幼儿早教
1个回答2024-06-16 19:49

多点看图文并茂的书。

嵩山资料。
1个回答2024-06-16 19:47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原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16 19:45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大家都知道青蛙是小蝌蚪演变而来的,而且现在春天来了,冰融化了小动物们也睡醒了,青蛙也睡醒了。以下看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及相关资料。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1

春天的时候,池塘里出现了许多的小蝌蚪,它们看见小鸡都有自己的妈妈,所以它们也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它们看家鸭妈妈,询问鸭妈妈有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

鸭妈妈却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

于是它们游啊游,又看见了金鱼,金鱼告诉它们自己不是它们妈妈,金鱼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这时候小蝌蚪看见了一只大乌龟,大乌龟又告诉它们:“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这个时候小蝌蚪看见了大白鹅,但是可惜也不是自己的妈妈,但是小蝌蚪并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而小蝌蚪也变成了一只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道理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情要全面,不要只听到一部分就去做,文中的小蝌蚪只听到一个动物说的话就去认妈妈,所以才会认错。但是小蝌蚪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肯努力,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小蝌蚪找妈妈儿童故事

小蝌蚪经历了上次找妈妈之后,变得聪明了,眼睛也变亮多了。可就在那天,小蝌蚪遭到了绑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蝌蚪独自一人在小溪里游玩,碰巧遇见了邻居———蛤蟆先生。蛤蟆见小蝌蚪乖巧可爱,又是青蛙妈妈的宝贝,便起了歹心。只见他假惺惺地说;小朋友,你好啊!我是你妈妈的亲戚。你妈妈捉虫去了,对你不放心,让我接你回去。这是你妈妈写的字条,你看看吧!

说完,便拿出刚刚伪造的字条。小蝌蚪瞪大眼睛看了半天,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跟着蛤蟆向家游去。游着游着,小蝌蚪发现路线不对头,便对蛤蟆说;叔叔,您的路线不对呀!蛤蟆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以为事情就此败露,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小蝌蚪打昏。然后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背回了家。

青蛙妈妈在家里等啊等啊,就是不见小蝌蚪回来,这可急坏了她。这时,青蛙妈妈家的电话响了。

喂,请问你找谁?少废话,快打吧十万动物币投到你家门口一辆红色海马车上!话筒那边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否则哼哼,你的孩子就死翘翘啦!如果你敢报案,那你也就完了!哈哈哈…。说完,电话就啪的一声挂断了。

青蛙妈妈的心一下吊了起来;儿子会不会有不测?那个电话的人到底是谁?青蛙妈妈决定立刻去报案,并提防一切主动关注她的人。果然,蛤蟆上钩了,青蛙妈妈一走出门,蛤蟆就迎了上来;你好啊,青蛙妈妈!对了,你要去哪儿呀!青蛙妈妈立刻对他提防了起来,不露声色的说;唉,我刚刚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的.孩子要被绑架了,要十万动物币才能赎回他,我这不是要去银行吗。蛤蟆听了,心想;哈哈,傻瓜,十万动物币就要到手了。

突然,一个影子扑来,原来是海底的河马警察,他在这里守株待兔。最后,小蝌蚪与妈妈快快乐乐的在一起,而蛤蟆就被永远坐在盗牢里。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2

小蝌蚪找妈妈儿童故事1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圆圆的脑袋,乌黑色的身体,带动着粗而长的尾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就这样,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一条金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了,上去喊:“妈妈,妈妈!”金鱼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白肚皮。你们去前面找吧。”

听完金鱼妈妈的话后,小蝌蚪向前游去。一条小鳄鱼从它们身边经过,小蝌蚪连忙叫着:“妈妈!妈妈!”小鳄鱼说:“你们的妈妈披着绿衣裳还会呱呱地叫,你们再往前找找吧。”

于是,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它们游到了荷花边,听见呱呱的叫声,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瞪着一对大眼睛。小蝌蚪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说:“乖孩子,你们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妈妈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也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它们天天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儿童故事2

在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早晨,青蛙妈妈在水里生下了一堆卵,出去找吃的去了。好多黑色的小豆点,在水里一上一下的飘着,很快池塘里小豆点就变成了一群小蝌蚪,小蝌蚪一共有二十一只,脑袋大大的,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地尾巴,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它们游哇游,看见两只大白鹅,它们互相不认识,就交了朋友,小蝌蚪问大白鹅:“你们是我的妈妈吗?”大白鹅说:“我们不是你的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去那边找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又长出了两天前腿,它们看见有一只大乌龟带着一只小乌龟在水里摆动着四条腿,连忙游过去问乌龟,你是我们的妈妈吗?小乌龟说:“这是我的妈妈,你们快走开,不然我就不客气了,乌龟妈妈笑着说:“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披着绿绿衣裳,还露着雪白的肚皮,你们去别的地方找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它们游到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小蝌蚪看见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还披着绿绿的衣裳,连忙游了过去,大声的喊:“妈妈,妈妈,你一定就是我们的妈妈。”青蛙欢呼雀跃的说:“我的孩子变成小青蛙了,我的孩子变成小青蛙了,青蛙妈妈数了数:“一共有二十一只小青蛙,小青蛙高兴地不得了,说:“我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我终于找到你了。”

大白鹅对小蝌蚪说:“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并没有放弃,然后遇见了乌龟,乌龟说:“你们的妈妈和你们长得一样,头上有两只又圆又大的眼睛,还披着绿衣裳。”小蝌蚪还没放弃,我觉得小青蛙的这种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的态度很好,因小蝌蚪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原文3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吹着,太阳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玩耍。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你们自己去找吧。”

“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大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鱼妈妈!”小蝌蚪们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乌龟妈妈!”小蝌蚪们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蝌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蝌,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啦!鹅妈妈!”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咯咯咯”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咯咯咯’的......”

青蛙听了“咯咯咯”地笑起来,她说:“唉!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小蝌蚪们听了,一起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们一块儿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