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副词

名副其实的副是怎么写的
1个回答2024-03-14 17:24
副笔顺:
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丨丨

[拼音] [fù,pì]
[释义] [fù]: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pì]:剖开,裂开:“不坼不~”。
副词的成语 副词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6 18:29
副词的成语有:行不副言,片词只词,名实难副。
副词的成语有:名实相副,名实难副,片词只词。2:结构是、副(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3:拼音是、fù cí。4:词性是、名词。5:注音是、ㄈㄨ_ㄘ_。
副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副词fùcí。(1)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二、引证解释
⒈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三、国语词典
区别或限制事物的动作、形态、性质的词,常附加于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之上,如「高飞」中的「高」、「很可爱的人」中的「很」。
四、网络解释
副词(英语副词)副词(Adverb简称adv.)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表顺序的副词。副词(汉语副词)副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ùcí,基本意思是指一类用以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的verb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关于副词的诗句
吴公政事副词华一副词人面孔吴公政事副词华
关于副词的单词
the
关于副词的词语
名实难副潜台词故甚其词名高难副出言吐词力不副心盛名难副名副其实名实不副行不副言
关于副词的造句
1、近代汉语副词“真个”所构成的副体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谓语,偶有作补语成分的。
2、状态副词告诉我们一个动作是如何进行的。
3、教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形容词与情状副词的比较制成挂表,内容如附件一。
4、由“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和句尾语气词构成的感叹句。
5、通过实例考察,“式”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区别词,但不排除为区别词与副词的兼类词。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副词的详细信息
名副其实的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24 12:18

副: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其实难~。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同义词]名符其实[反义词]名不副实[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例句]而况教育能不能~,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什么,另一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0 11:18
第一副叫乳牙
一副对联的副是哪一个
2个回答2022-12-14 08:38
是“哪一个含义”吧?应选第一个含义,“一套”,包括上联、下联、横幅。
“副”作量词时,有三个含义:(1)一套 。如:一副耳环、一副象棋。(2)一双。如:一副眼镜、一副手套。(3)一张。如:一副嘴脸、一副笑脸。
大副,二副,三副,四副各是什么指责?
3个回答2022-08-13 19:52
首先纠正一下你的问题,有大副,二副,三副,但是没有四副这个职务,以前也有称驾助为四副。现在没四副这个说法。大副,二副,三副,属于甲板部成员。
大副是船长的主要助手。在船长的领导下,主持甲板部的日常工作;履行航行值班职责并协助船长搞好安全航行;主管货物的配载、装卸、交接和其他运输管理工作,以及甲板部所属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副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履行航行和停泊所规定的值班职责,并主管驾驶设备,图书资料。

三副主管船舶救生、消防设备。在船长、大副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履行规定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
名不副实 副的意思
4个回答2022-12-06 22:02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称。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实:实际。
大副、二副、三副怎么分工
2个回答2022-09-27 04:25
大副挂了二副上、二副挂了三副上、如此类推....
介绍一位名人
1个回答2024-05-31 03:57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惊讶,就借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 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母亲去世。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 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 赢了!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 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 失败了!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 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 这次当选了!前往 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 被拒绝了!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 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 提名 得票不到一百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 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美]杰克)
荷马简介
1个回答2024-05-31 03:57
荷马(Ὅμηρος,约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的游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作品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为维吉尔、但丁、米尔顿),雨果在《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写道:“世界誔生,荷马高歌。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Le monde naî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de cette aurore.)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伊利亚特》长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猛将阿克硫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奥德赛》共12,105行,叙述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的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荷马问题

古希腊人一直将荷马史诗视作希腊文化的精华,将荷马视作民族的骄傲,但丁更称荷马为“诗王”,但后世学者对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以及他的籍贯、生活年代、史诗是否他一人所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不同看法,形成“荷马问题”。



古代曾留下多篇荷马传记,但内容矛盾,难作参考。荷马的生存年代约为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关于他的籍贯问题,古代流传下来两行诗,都提到七座城邦,或说他的家乡就在这七座城邦之中。根据史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荷马可能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最后死在爱琴海的伊奥斯岛。也有古代作家指荷马从巴比伦被掳到希腊,“荷马”一字在古希腊文正作“人质”解。



另外,或说荷马是个女人,或认为“荷马”只是某诗人团体的名称。至于荷马的失明问题,一者古代的乐师常为瞽者,二者古希腊人相信眼睛失明,会使内心更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可比较提瑞西阿斯的情况)。



对于史诗本身的争论,自十七世纪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就史诗的形成过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真正的争论是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的,1788年发现的《伊利亚特》威尼斯抄本中的一些注释使荷马史诗成为许多人争论的热点,对民间诗歌创作的研究促进了这一争论的深入。



各家的观点基本可分为三类:以德国学者沃尔夫(Friedrich August Wolf)为代表的“短歌说”认为史诗形成与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公元前九世纪,各部份由不同的诗人创作,代代口头相传,后来经过加工,整理成文字,基本部份属于荷马;“统一说”认为荷马利用前人的资料创作了统一的诗歌;“核心说”实际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两部史诗形成之前荷马创作了两部篇幅不同的史诗,后经过他人加工整理,逐渐形成长篇,因此史诗既有统一布局,又包含矛盾。



美国学者帕里(Milman Parry)的研究,是“荷马问题”的研究史上一个转捩点。实地研究过南斯拉夫游吟诗人的传统后,帕里指出荷马史诗正属这类游吟传统,最大的证明就是荷马史诗里充斥的所谓“荷马式套语”。凡是游吟诗人,都备有大量那类套语,以便凑合格律,即兴演出。荷马史诗很多看来茅盾的地方,正是出于凑合格律的需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