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律动儿歌幼儿小班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教材都有哪些歌曲?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3-11 21:26
三只小猪》乌鸦的歌》布谷鸟》乔西的歌》
中国-茉莉花》康定情歌》
选自-妙事多奥尔夫
奥尔夫幼儿园中班《小蜜蜂》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2 11:50
 活动意图:

  对孩子来说,小蜜蜂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小昆虫,他们一天到晚辛勤劳动,不知疲倦。他们还是“天才建筑师”。《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蜜蜂” 是孩子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日常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对“蜜蜂”的一些了解 。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小蜜蜂》。用音乐来表现“蜜蜂”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科学求索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蜜蜂》,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2、喜欢春天里的小动物,乐意用肢体表现蜜蜂的勤劳、可爱。

  3、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活动准备:

  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课件(加密狗)。

  活动重点:

  用愉快的声音、活泼欢快的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用肢体表现蜜蜂的勤劳、可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歌曲:蒲公英

  要求: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蒲公英飞舞的优美和小朋友追逐的快乐。

  过渡语:春天里,蒲公英飞起来了,你们看还有谁也飞来了呢?

  幼儿观看图片。“原来是小蜜蜂,他们来干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学唱歌曲《小蜜蜂》

  1、欣赏歌曲

  教师弹唱,幼儿倾听。

  过渡语:歌里唱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呢?我们再来听听仔细。

  2、教师分段清唱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啊?小蜜蜂怎么飞的,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飞到花园里干什么呢?

  采蜜真开心,开心了会怎么样?(唱歌)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歌词唱出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了解。

  小结 :嗡嗡嗡,小蜜蜂,飞到西,飞到东,飞到花园里,花园里去采蜜。

  大家唱着歌,唱着歌去做工。

  3、幼儿学唱

  (1)边拍节奏边念歌词。

  (2)幼儿在老师的弹奏下跟唱歌曲。

  (3)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提出再次演唱的要求。(要求:是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进行演唱)教师引导:小蜜蜂可勤劳了,他们出来采蜜,做工,把甜甜的蜜让大家分享是很快乐的,所以我们唱的时候也是很开心、快乐的

  (4)分组演唱。

  (5)幼儿继续学唱。

  (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学唱情况,有针对性的重复练习)

  三、尝试表演

  过渡语:小蜜蜂真可爱,我们也来学学小蜜蜂,为大家采蜜吧 。

  (1)、一起学习蜜蜂飞的动作(双手叉腰,手肘前后快速煽动),小脚脚尖踮起做碎步。

  (2)、请几位幼儿扮演花朵,几位幼儿表演小蜜蜂采蜜。

  花朵蹲下,双手作花开状,跟着音乐节奏点头,小蜜蜂在花朵之间飞舞,采蜜。

  活动结束:

  这节活动小朋友们表现的都特别好,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小蜜蜂,还知道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懂得了要热爱自然,保护身边的小动物,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的。让我们再唱起来,跳起来吧,跟着音乐,飞出教室吧!

  活动延伸:

  播放歌曲《小蜜蜂》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幼儿园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拉臭臭
1个回答2024-03-06 18:49
活动目标   1.能用鼻子闻气味并区分香臭。
  2.知道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各种有盖的深色瓶子,分别装着香水、花生酱、麻油、臭豆腐、鱼鳞和鱼内脏等香香的和臭臭的东西。
  2、已认识过五官,知道鼻子的用处。
  3、请家长收集各种图片,图片上有各种香香的、臭臭的物体,教师有选择地制作一些卡片。 活动过程
  1、感知并表达各种气味
  ——教师出示瓶子,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瓶子里装了什么东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儿歌、律动、幼儿歌曲
1个回答2024-01-22 03:44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儿歌、律动、幼儿歌曲,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儿歌、律动、幼儿歌曲: 

  手指游戏:《搭房子》

  师:房子搭起来

  幼:我就搭起来

  搭房子搭房子搭搭搭

  一门开开进不来

  二门开开进不来

  三门开开进不来

  四门开开进不来

  五门开开小朋友们请进来

  老师请进来 YEAH

  手指游戏:《五指歌》

  大拇指是爸爸

  爸爸开汽车,嘟嘟嘟

  食指是妈妈

  妈妈洗衣服,搓搓搓

  中指是哥哥

  哥哥拍皮球,呯呯呯

  无名指是姐姐

  姐姐在跳舞,啦啦啦

  小指头是我

  我上幼儿园,哈哈哈

幼儿园小班律动
1个回答2024-01-29 15:12
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食指,食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中指,中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无名指,无名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小手指,小手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大拇指睡啦,食指睡啦,中指呀,无名指,还有小手指。大家都睡啦!大拇指醒啦,食指醒啦,中指呀,无名指,还有小手指。大家都醒啦!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两根手指两根手指,剪剪剪三根手指三根手指,来吃饭四根手指四根手指,喵喵叫五根手指五根手指,拍拍手
幼儿园大班律动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8 19:17

小律动指的是可以根据节奏边念边做动作。常见的小律动有:

1、小小白兔小小白兔跳跳跳,看到朋友说你好。长长耳朵摇摇摇,每天都吃红萝卜。红红眼睛转转转,快乐跳舞我最棒。甜甜可爱笑笑笑,开心活泼就是我。

2、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饿的肚子咕咕叫。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鱼快吃掉!

3、小飞机小飞机,飞飞飞;飞上去,飞下来;飞得快,飞得慢;飞来飞去真好玩,真好玩!

幼儿园小班律动
1个回答2024-01-24 03:05
数鸭子、爱我你就亲亲我,很多啊,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幼儿园里面的歌曲啊
简单幼儿小班律动儿歌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4 10:54

1、小手绢

小手绢,四方方,它能帮我很多忙,擦鼻涕,擦汗水,让我变得干净而又美。

2、小扇子

小扇子,真美丽,五颜六色形各异,能扇风,能遮阳,夏天需要它帮忙。

3、笑眯眯

大阳暖暖笑眯眯,花儿香香笑眯眯。老师亲亲笑眯眯,宝宝甜甜笑眯眯。

4、小玫瑰

小玫瑰, 开得美, 谁要掐花就扎谁, 真像一只小刺猬。

5、小白鸭

池塘里的小白鸭,游来游去抓小虾。一只小虾没吃着。气的小鸭嘎嘎叫。

6、风儿

风儿弟弟,可真调皮,它把天空,当成乐园,吹呀吹呀,吹出春夏秋冬。

7、小花猫

小花猫喵喵喵,勤洗手勤洗脸,养成卫生好习惯,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8、种瓜

绿绿的草,红红的花。我和奶奶去种瓜。种西瓜,种甜瓜,奶奶乐的笑掉牙!

9、七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数一数,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

10、安全旅游

旅游不掉队,野外不玩火,不暴饮暴食,离河远一点,安全乘车归。

奥尔夫声势律动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3 03:30
奥尔夫声势律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源自于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的创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地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音乐、语言和运动的结合,促进儿童全面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而身体动作是人在情感和音乐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这种表现形式为声势律动。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中,通过引导儿童参与各种声势律动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因此,奥尔夫声势律动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中,它是一种以身体动作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促进儿童在音乐、身体、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发展。
小班奥尔夫音乐
1个回答2024-02-17 03:14

活动目标: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碟片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