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民俗儿歌

立夏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7:31

立夏传统风俗习惯

古代帝王常在立夏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民间则以瘦肉、豌豆、竹笋等食材制成“立夏羹”,以驱除湿气,求得身体健康。可见,我国古来就很重视立夏节气,传承至今,又有哪些民俗保留下来呢?

1、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还要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疰夏绳

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夏绳”亦称“长命缕”。

3、吃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5、立夏“秤人”

立夏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把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立夏养生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饮食

在饮食上,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如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造成前文所说的“苦夏”,所以夏季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

夏季养心补心,除了多吃清淡食物,还应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莲子、百合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养神

夏季除了饮食养生外,贵在养神。《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进入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心躁不安,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

运动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而夏季就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晨练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应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虽有利身体,但在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带走身体的能量,所以,要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建议在炎炎夏季自备一些降温防暑饮品,比如绿茶、绿豆汤、酸梅汤等,都是止渴生津的养生饮品。

作息

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中医专家表示:立夏后可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应在23点到1点(子时)阶段入睡。

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而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且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而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夏至民间习俗有哪些,夏至的风俗活动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1 18:09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
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
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茂名有什么民间故事(两个)
1个回答2023-11-11 21:02
年例的来历算一个吧。
关于茂名的民间传说
1个回答2024-02-21 15:46
潘仙故里



位子浮山潘村之后侧。浮山是潘仙之故乡。潘仙俗名潘茂名,晋代人,一生向道,相传于高州之观山参透禅机,得道成仙。现在高州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潘仙的传奇故事,过去茂名县和现在的茂名市,就是当年隋帝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而延用至今。
茂名的习俗
1个回答2024-04-25 19:26
年例
过了春节,茂名各地的年例也就陆续开始了。所谓“年例”,可解释为年年有例,俗语也叫“饭期”。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以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

茂名地方的“年例”,可以说来源于“元宵节”。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这天晚上有观灯的风俗,“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的正是元宵节观灯的情景,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或上元节。也许是茂名人的创造,把节日时间错开,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年例期早的从年初五便开始,直到二月底。茂南有句俗语“最早黄竹,最迟艾屋”,是说高山镇黄竹村正月初七日便做年例,而公馆镇的艾屋地是2月28日才做年例。各条村庄的年例日期错开,是便于亲戚朋友互相欢聚。
夏至来临,民间有什么关于”夏至“的习俗呢?
3个回答2023-01-08 14:05
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到了夏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手擀面,因为有一句俗,话吃了夏至面,一天长一线。
简言的夏冬简茂生是谁
1个回答2024-02-15 18:52
简言的夏冬一剧中简茂生是简言的父亲,同时也是夏冬的仇人
民俗文化手抄报大全,民俗文化是什么意思,民俗文化
1个回答2022-12-13 20:52
民族文化很广千姿百太
沙县夏茂五个名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08:44
三明市沙县区名人,沙县区陈华新,陈世游,庄链皮来富,刘宜求,刘华圳,刘永生,许六均,叶道源,叶道龙,邓城,刘牧群,潘棚姿差日册肆行,周菊珍,谢贵华,茅乐灿,...
茂名金塘镇嫁女俗
1个回答2024-03-23 17:14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镇大路尾村,是茂南区金塘镇南塘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大路尾村位于金塘圩的东面,距离金塘圩1.2公里,106乡道从村中经过,交通便利。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短夏长。全村户籍人口有三百左右。该村由金塘镇文林村陈氏两支不同的族裔迁徙而至,一支是辉山公后裔,一支是竹庵公后裔,后两支族裔一起组成瓜塘村,后在民国年间村名改为大路尾。种植农业和外出打工、经商,是该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如今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话、通网络、通自来水。该村的年例是正月十五,该村保留的传统习俗还有做福、做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