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侵害儿歌

儿童防侵害教育 如何教孩子防止侵害
1个回答2024-01-27 09:20
预防性侵害的有效方法。家长应平时就教育孩子,使他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进行应对特别的情况。同时家长对孩子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动向,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指导,做好避免他们遭受性侵害的工作,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比如平时家长告诉孩子说,讲卫生,可以少生病;注意安全,可以免受伤害;同时,得加上一句,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隐私,不要被他人偷看,更不能被侵犯。除了父母、爷爷奶奶喜爱的亲吻,别的都是不正常的,要加以拒绝。在换衣服、上厕所、洗澡时,要把门关好,拉上布帘;如果窗户在别人的视线内,也应关上。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5:50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

1、每个学生都应懂得,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抚摸或伤害,受到侵犯应向信赖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

2、外出时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3、晚上女学生最好不要外出,如确需外出时,应结伴而行。衣着不可过露,棚中不要过于打链戚山扮,切忌轻浮张扬。尤其是年幼女学生外出一定要家长接送。

4、女学生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5、女学生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1、遭遇校园暴力,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决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制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仔衡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量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较偏僻的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侵害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强法制意识。在侵害发生后,要能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19:17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

1、每个学生都应懂得,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抚摸或伤害,受到侵犯应向信赖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

2、外出时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3、晚上女学生最好不要外出,如确需外出时,应结伴而行。衣着不可过露,棚中不要过于打链戚山扮,切忌轻浮张扬。尤其是年幼女学生外出一定要家长接送。

4、女学生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5、女学生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1、遭遇校园暴力,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决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制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仔衡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量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较偏僻的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侵害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强法制意识。在侵害发生后,要能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06:54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内容是:

1、每个学生都应懂得,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抚摸或伤害,受到侵犯应向信赖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

2、外出时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3、晚上女学生最好不要外出,如确需外出时,应结伴而行。衣着不可过露,不要过于打扮,切忌轻浮张扬。尤其是年幼女学生外出一定要家长接送。

4、女学生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5、女学生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未经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1、遭遇校园暴力,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决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制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量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较偏僻的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侵害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强法制意识。在侵害发生后,要能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如何教孩子预防性侵害
1个回答2024-01-28 07:57
  有效地教育孩子防性侵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安全的权利。教育儿童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这种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儿童,任何人也无权剥夺儿童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儿童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儿童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生命第一的权利。告诉儿童在遇到暴徒时有权获得朋友的帮助或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所以许多儿童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这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儿童身小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坏人抢了我的自行车,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更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父母讲真话的权利。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儿童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儿童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儿童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会经年累月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拒绝毒品与危险品的权利。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与陌生人不打交道的权利。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紧急避险的权利。为了保护自己,儿童有权打破所有规章与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打破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果断逃生的权利。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利。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
  10、坏人可以骗
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怎样防止儿童性侵害的发生?
1个回答2024-03-02 23:54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的大部分孩子对性方面的概念几乎还是属于零的,尤其是小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如果去避免性侵的现象,还是会成为了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十分关注的方面。因此,对于如何让上小学的孩子远离性侵呢?还是要从很多方面来进行了解和教育。

在学校里面,应该有着专门的老师为学生进行讲解性方面的知识,甚至不要忌讳不谈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样往往造成自己孩子对性方面的意识几乎是没有的。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去了解到基本的远离性侵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带来的帮助还是很大的,这在教育过程中往往还是很有帮助的。大部分的学校里面应该开设安全保护意识的课程,这样对小学生提高自己的安全或者自我保护意识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说,这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的方式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方式是属于性侵,要让每一个学生从实际的角度上能够知道其中的内涵,当然在平时当中就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了。在这个过程中,去性侵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后,那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小学都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的提高意识。对于如何让上小学的孩子远离性侵?方法和途径是比较多的,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目标。

1禁止别人触摸隐私部位

告诉宝宝,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还有女性的胸部和阴部,以及男性的阴茎等。如果有人违背我们的意愿,不合理地要看或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立刻离开或者大声叫喊,能离开的立刻离开;如果别人不让离开的要大喊大叫,并攻击对方要害部位。

2不可以吃陌生人?的饮食

告诉宝宝:不管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如果是陌生人给的,都不可以吃。如果宝宝想吃那样东西,回家后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给宝宝买的。

3什么样的人会性侵儿童

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人,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正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侵犯者与孩子处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比如自己的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孩子对这样的一些人没有防范意识,从来就不会想到他们所爱的人和被他们尊重的人会对自己进行性侵害。而侵犯者利用其权势侵犯和剥夺了受害孩子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意志。有关部门对性侵害事件的调查统计发现,85%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正是这些人所为,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仅占15%。

4遇到性伤害怎么办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旦遭遇性伤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如果判断出了是不好的接触,尽快冷静下来,然后想办法机智地离开。

2、不要激怒侵犯者,这样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

3、如果被性伤害,要做三件事情:立即告诉爸爸妈妈、报警、到医院检查身体情况。

4、如果力量无法与侵害者抗衡,也没有机会逃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先顺从罪犯,不要以跳楼等伤害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抗争,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5父母是孩子的守护者

孩子需要从父母这里获得的信息是:一旦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不会再受到伤害。让孩子相信父母是孩子坚定不移的保护者。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这样做,导致很多孩子遭受性伤害后不敢寻求父母和亲人的保护,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反复遭受性伤害。

受害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完美,而且害怕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这是他们最难以承受的伤痛,所以他们不愿意把受到性伤害的事情告诉父母,这是受害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经过了解到如何让上小学的孩子远离性侵以后,你会知道在教育避免性侵方面的模式上还是会越来越关键的,在整个细节上来说还是要注意的。因为家长和老师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在教育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到很多细节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有把握的,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上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不同的小学生来说,关于教育性知识方面还是要慎重,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的安全意识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注重到自己的安全的,所以说这方面的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视的,还是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方面,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性侵害
1个回答2024-02-03 04:41

家长们应当做以下措施预防孩子遭受性侵害:

不要忌讳给孩子讲生理知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这一部分都难以启齿,甚至孩子问起相关的话题都敷衍过去,多给孩子普及性知识,有助于他们免受侵害。

带他们去听有关专家的演讲和讲座,让他们充分了解必要的有关生理知识,不会因为好奇而做出不应该的事。

告诉他们性侵害是什么,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现在很多老师和校长都屡次发生过侵犯幼童的事,即使是老师叫他们做的事也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做。明白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

让他们明白,当受到侵害时,要立刻向家长汇报求助,不要等到后果严重时才向家长反应情况,那将后悔莫及。

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在外面尽量不要和陌生人交谈,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学会保护自己。

家长遇到孩子受到侵害的事情也不要羞于启齿,让犯罪人逍遥法外,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和他们战斗,让他们尝到应有的后果。

如何预防暴力侵害
1个回答2024-02-04 19:22
去练武吧

关键时刻什么都没用 权势也好金钱也罢 人家想强暴你又不顾后果的话只有防身术才有点用



你说法律? 那个明显是马后炮 需要的时候早晚了
少年儿童怎样防止受到侵害
1个回答2024-02-08 09:03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学生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如何预防性侵害教学实录
1个回答2024-02-25 13:0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侵害;了解性侵害的主要形式;知道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性侵害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
3、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性侵害事件,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生活态度,树立“生命高于器官”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性侵害事件案例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准备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资料;调查生活中的哪些环境容易发生侵害事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叙述校庆幸免性侵害而成功自救的故事):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故事中的小青有哪些不当的行为、冯叔叔有什么不良的企图、加入小青没有成功逃脱会是怎样的结局、故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小青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就独自在外逗留,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遭受了性骚扰之后保持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又纵容了犯罪分子;但其最后识别犯罪分子的企图,使自己避免了伤害。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防止性侵害的问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