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楚》第三讲(4)与天地万物一体

2018-08-25 08:00:01万万读书11:33 3114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与天地万物一体

“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犹之魁然。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cǎn于志,镆铘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这里紧接着前面进一步阐述。

“券内者”,是致力于内修的人,他是在“无名”上行走。“无名”就是道,大道无名嘛。我们的所行所为,总是有一个动机,这个动机一起,就“有名”了。怎样才能“行乎无名”,来不知其所来,去不知其所去?并不是不知来去,而是没有那么多的私心,没有那么多的动机,就像前面老子说的“翛然而来,侗然而去”,多爽、多舒服啊。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不少隐士,不少修行者的确是这样过日子的。

“券外者,志乎期费”,致力于社会经营的人,致力于名闻利养的人,就是“券外者”。这类人肯定牵挂酒色财气、功名利禄而劳神耗命,这就叫“期费”。

“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在道上走的人,不贪名、不贪利,没有什么是非,行为举止很平庸,但是“唯庸有光”,他的人格光辉自然而然就释放出来了,有这种人格光辉的,不是圣人也是贤人呀。而那些贪名贪利的人,是透不出这种光辉的,利欲熏心的人透出的肯定是“黑光”。我们经常说中庸,中庸就是要“中”又要“庸”。《易经》“乾卦”九二的“文言”也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我们一定要不怕平庸,平庸好啊,“唯庸有光”呀!

“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牵挂于功名利禄的人,天天去玩这个,就会耗命。“唯贾人也”,如同做生意而逐利的人,沽名钓誉的人。“人见其跂”,全世界都能看到这种人的身影,只要是热闹的、有名的、有利的场合,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犹之魁然”,他们好像很高大,其实是功名利禄上的高大。这里一褒一贬,褒“行乎无名”的,贬“志乎期费”的,我们要看到这两种人的差别。

在与人打交道时,对行于道的,你会感到很清爽,与他交往没有得失是非这类冲突;但“志乎期费”的人,他们心中只有得失是非,与这种人打交道就麻烦。我们可以感觉一下,与道人打交道是不是要舒服一点?与唯利是图的人打交道是不是要麻烦一点?当然,并不是说“期费”的人都不好,商人也有在道上行的,如果能挣钱又能“行乎无名”,“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种人也是行菩萨道。就像立山兄,能挣钱,也能行菩萨道,就很不错呀。

“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穷者”,就是《易经》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我们对内要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对外要面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在这两个“面对”之中,要达到“穷理尽性”,有“物入焉”的境界。什么叫“物入焉”?就是能够和外部世界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我们能不能与环境融为一体?这的确不容易。我们总是有一个分别心,他是他,我是我;是是是,非是非;上是上,下是下;富是富,贱是贱,老有一个分别心,谈不上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感觉。只有因“朝彻”而明心见性的,才能进入这样的境界。如果再结合佛教华严宗的理念来讲,那就更精彩了。

庄子这些语言,的确用字太省了。立中兄手里的那本《庄子》,为什么这么厚?是因为有很多的考证,有诸家的注释,方便我们阅读,方便我们理解。如果没有前人众多注释的积累,我们直接来看《庄子》原文,这些语言确实难懂,不知道其中说了些什么。有前人的注疏给我们铺底,给后人开辟了理解之路,我们今天才能理解庄子所讲的这些文句中的内涵和意境。

“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与物且者”就是“券外”又“期费”的那类人。名利场就是是非地,千年的衙门流水的官,谁能在其中立得稳、留得住?自己在其中尚不能被“容”,你还能“容”得下他人吗?

在《禅林宝训》里,黄龙禅师对王安石说:“面前的路径应该留宽一点,不仅别人能过,自己也能过;如果前面的路径弄窄了,别人过不去,你自己也过不去。”王安石听后大加赞叹,但他当宰相后,未必做到了这一点,有时还是小气了。赞同他变法的人,不论君子小人,他都用;反对他的人,也不论君子小人,他都打倒、贬出去。所以他失势以后,自己很狼狈,被他收拾和迫害过的人掌权后,当然就要把他搞下去。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你能容人,才能容得下自己,你不能容人,最后自己也容不下。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这就很可怕了,如果你不能容人,没有容人之量,四顾茫然,四顾孑然。不仅没有朋友,自己的父母兄弟都要离你而去。大家看秦代末年,二世皇帝把自己的兄弟姊妹几乎全杀光了,能臣良将也弄得精光,外有山东诸侯造反,内有赵高作乱,哪里还有人来帮他。再如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外有女真人步步进逼,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长期的叛乱。而崇祯皇帝却自毁长城,杀掉了袁崇焕等一批良将;内阁如走马灯式的变换,首辅也不知被杀了多少。以至李自成攻北京时,他亲自去敲景阳钟,却再也无臣子上朝了,只好在煤山用条带子一死了之,真的是满目凄凉啊!

“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兵器、杀人的凶器,厉害吧,但兵器其实不厉害,厉害的是“憯于志”。人心里面的鬼魅心肠,镆铘这样的利剑都比不过它。这个“憯志”,是指阴暗的心理,魔鬼的心理,它让“镆铘”这样的利剑都望尘莫及,势不可入。魔鬼念头一起来,画地为牢,会让好多英雄好汉寸步难行;恶毒的念头一动,好多人就完蛋了。所以,对于阴暗的心理、魔鬼的心理,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是险恶的,社会是阴暗的;当然人心也有光明的一面,社会也有光明的、健康的一面。我们要看到这两面,有健康也有险恶,有光明也有阴暗,人心有吉祥的一面,也有险恶的一面。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能放心吗?不敢放心。

所以“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对头,我们的冤家债主,最大的就是“阴阳”。阴阳不和,你肯定不健康,一脉不和周身不安呀。个人的阴阳要平衡、要和谐,社会的阴阳也要平衡、要和谐。如果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和谐,阴阳就成了“贼寇”。你打得过这样的贼寇吗?你能和它作对吗?不行。阴阳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你要找对头都找不到。阴阳失衡、失调,你找西医给你检查,进口仪器用完,也找不到病在哪里。现在的中医大夫,又不是扁鹊、华佗再世,谁能给你治理阴阳失调的病?阴阳是天地,又是宇宙,我们如何能够逃得掉?清兵入关,在占领了全国之后,发布了“kūn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只要是汉族男子,想逃是逃不掉的,那个紧箍咒把所有汉族男人死死地箍住,真的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呀。

阴阳和谐平衡,我们就可以在天地之间安身立命,日子也会过得顺畅。所以,我们要随时留意自己的阴阳,身体的阴阳,精神的阴阳,社会环境的阴阳。怎样使我们的阴阳在任何环境都和谐平衡?这就需要生活的艺术,也是我们要留意的高明之处。把这个阴阳调顺了,走到哪里都是好日子。无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也一贯提倡“养和气,养喜神”,这样过日子多美。


庄子庚桑楚之中有没有寓言故事

冰解冻释 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困难、障碍或疑难完全消除。

庄子·杂篇·庚桑楚的介绍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韩庚《爱传千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也不知道,我觉得以前的队友们,如果是跟韩庚交心的,那就算现在庚不在韩国了,他们也应该还是朋友

万物庚新是什么意思?

[词语]万物更新 [读音][wàn wù gēng xīn [解释]一切事物或景象变得焕然一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近义]面目一新 [反义]万古不变

韩庚《爱传千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他和澈是非常好的朋友 但好朋友不一定就要交心阿 就像你有可能对一个刚认识得人谈天说地 但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却不能一样

万历年间庚

万历年间庚。。。。 永乐岁中新。。。。裂配芹 。肆毕。。。 。。。 。。。卖清

楚国令尹子庚是个怎样的人?

据《左传》载:令尹子庚为楚庄王的儿子,楚康王时为令尹,死于公元前552年...

关于庚澈的夜心万万

庚说:要过冬了,该买白菜(澈喜欢吃辣白菜炒饭) 澈;眼神看似又神游了... 意思就是庚说该买白菜了,因为澈喜欢吃辣白菜炒饭,所以准备白菜过冬时吃啊~

一棵桑树引发战争,3万吴军击败20万楚军攻入楚都,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吴楚交界的地方,两个女子因为采摘边界的桑叶引发的口角,最后竟然引起了两国的战争。

万物桑天尽自由的意思

诗句本来应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沁园春·长沙》。 意思: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面是写万事万物都在自由自在的生长发展着,更深次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