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还有辛弃疾】没有辛弃疾的宋词,是无法想象的

2018-09-06 12:53:36华力201716:11 206
声音简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个人生平简介

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3、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宋代诗人辛弃疾怎么死的?

生老病死的呗

辛弃疾是南宋?

正在加载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基本信息 中文名:辛弃疾 别名:辛稼轩,辛幼安 籍贯:中国山东 出生地: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140年5月28日 去世年月:1207年10月3日 职业:文学,词人 代表作品:《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是南宋诗人吗

辛弃疾的主要的活动时代就是南宋时期,所以说他就是仿数南宋时代的诗人,而且他刚开始的时候应该笑大羡是出生在原先北宋的范围之内,后面的话也就是到了南宋,他一生大部分的时碰拍间都是在南宋度过的,所以说他肯定也算南宋诗人,其他的词写的很好,所以说他是一个比较全能的人。

辛弃疾是南宋什么人?

很著名的诗人,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中国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词人。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当时金朝的土地上。其祖父辛赞,是金朝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的县令,经常灌输他抗金复地、洗雪宋耻的教育。辛弃疾14,17岁时两次参加金朝燕京的科举考试,不中。在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其掌书记。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他邀集50名义士闯入5万众的张军营中,生擒张安国,并策动上万士兵一同投奔南宋,押解张安国回到建康斩首示众。 在南宋期间,辛曾任建康通判,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晚年一度被韩侂胄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的著名词人,现存词六百二十六首,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词中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统一国家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称他的词作“色笑如花,肝肠如火”。元大德年间编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存世,是辛词中较完备版本。 词与北宋的苏轼有“苏辛”之称,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

有哪些辛弃疾的宋词

辛弃疾鹧鸪天万事纷纷一笑中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中国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词人。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当时金朝的土地上。其祖父辛赞,是金朝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的县令,经常灌输他抗金复地、洗雪宋耻的教育。辛弃疾14,17岁时两次参加金朝蚂悄燕京的科举考试,不中。在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其掌书记。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他邀集50名义士闯入5万众的张军营中,生擒张安国,并策动上万士兵一同投奔南宋,押解张安国回到建康斩首示众。 在南宋期间,辛曾任建康通判,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镇物岁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晚年一度被韩侂胄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的著名词人,现存词六百二十六首,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词中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统一御睁国家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称他的词作“色笑如花,肝肠如火”。元大德年间编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存世,是辛词中较完备版本。 词与北宋的苏轼有“苏辛”之称,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

辛弃疾是南宋还是北宋

辛弃疾是南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的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其代表作有《清平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辛弃疾的早年经历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朝。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辛赞对辛弃疾寄以殷切的期望,曾两次让辛弃疾至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艳情词中都有哪些意象?

豪放不羁、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