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2018-10-12 21:08:55亭子丶33:55 18
声音简介

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论在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中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讲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以及创新观,侧重方法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一个对子,两者的划分标准在于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大致就这样,希望能帮到你。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一元论等的联系

一座山的各个面。

什么是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主张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 同时 ,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有哪些?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如下: 1、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现实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5、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为意识所反映。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什么是辩证法,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法?

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至于唯物论就是高中所学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规律这两大框.辩证唯物法强调的是前面讲的唯物论,而唯物辩证法强调的则是辩证法.

哲学里的认识论,唯物论,唯物辩证法都包含什么

都有关于物质乃是一切的组成 即一切的本体 任何东西都由物质为前提 三者所论的都是物质或有物质关联的间接产物 以物质为基础的产生了这三门学说 三者虽然都是以精神思想 其本质都是围绕物质的客观存在;运动;发展;等认识规律来开展的

哲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范畴是哪些???

辩证法的范畴有 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 现象,本质,内容,形式,可能性,现实性,必然,偶然等;唯物论的范畴有: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本源,物质性等;认识论的范畴有感性,理性,真理,谬误,意识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是怎么样的?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是如下: 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在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世界观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 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之物还是人为之物,它们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这一世界观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5、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因果联系等。这一世界观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辩证唯物论包括什么

辩证唯物论包括: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 1、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时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是否按照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6、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7、意识的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唯物论和辩证法怎么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