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7-《夷坚志》中的神异动物

2023-10-19 10:32:25祥宏讲夷坚73:19 1618
声音简介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夷坚志》中的夷坚是什么意思?

《夷坚志》书名夷坚,取意于《列子·汤问》篇“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一语。夷坚是古代传说人物。

为什么说《夷坚志》取名夷坚,不是作者凭空杜撰的?

列御寇的原意是说夷坚闻珍禽异兽之状而记载下来,如《山海经》里记叙的内容一事,而洪迈在本书中杂录仙鬼等事,已不完全是列御寇的原意。 另外,唐代张慎素著有《夷坚录》一书,内容尽是仙鬼诸事,所以《夷坚志》取名夷坚,不是作者凭空杜撰,而是有所根据的。

夷坚志翻译

南宋高宗建炎庚戌年(建炎四年*1130年)时,胡人(金兵)进犯江西,数县村民闻风而畏。 村落之“明”。应该是“民”的笔误

洪迈之夷坚志内容

夷坚志的介绍

《夷坚志》是汉族文言志怪集。南宋洪迈撰。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

夷坚志在四库提要哪一卷

卷一百四十二载《夷坚支志》五十卷

夷坚志资州鹤原文及翻译?

原文的翻译很多人都知道。

列举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的事迹,并说明坚强意志的人有哪些表现?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指挥部决定泒一支部队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敌人打出的燃烧弹落在埋伏区,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他只要稍动一下,就可能被敌人发现,行动就会失败。但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直到牺牲

读《伯夷列传》之一

《史记·伯夷列传》学习笔记(一) 文 觅箫笙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那些研究学问(或者著书立书)的人,他们要读(写)的事情很多(要读的资料很多),还要以六艺为考信的标准。(如果六艺里没有这样写,我们就要表示怀疑。) 诗书偏重在书。虞夏之文出自《尚书》的《尧典》《虞夏书》。 《尚书》虽然有所偏缺,《尧典》的文字可以知道禅让的事。 岳牧:岳指四方诸侯之长,牧指州牧。古代有四岳,尧时有九牧,舜时有十二牧。乃是才的意思。相传尧试舜试了28年,禹被试了17年。传位非常谨慎,慎重。 地方首长统统推荐,才在位置上让他试用一下丛困。掌管政务好几十年,功效已经(兴盛)显著(可以肯定他能做好事),然后才受让位。表示天下是贵重的器物,王位是重大的法统,传天下(若斯)如此的(困难)谨慎。这是儒家的说法。 说者指诸子杂记,一般指道家。出自《逍遥游》。 庄子《让王篇》有讲卞随,务光不肯接受商辩弊汤的让位。 这样子的现象怎么说呢?(此何以称焉?) 引出矛盾,表现出两个立场,两个不同的价值观。每一段都用问号结束,产生不安定感。 我有意见:我登上箕山(表现其主观性),上面(盖有……云,这是疑尤未定,但这里表示肯定)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序排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像吴太伯,伯夷这一类人都被孔子评论过的。就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节义更高,在六艺里,(概是大概粗略,不少是一点都没有)有关于许由务光的文词一点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圣人的推崇,所以孔子的序列才有用的渗灶念。) 怨是用希是指怨恨因此用的稀少。 孔子云这里,用了典故《论语·公冶长》 求仁得仁的背景:卫灵公去世传位给他的孙子辄而没有传位给儿子,父亲与儿子争位。就这件事,冉由问子贡,孔子是否会帮助卫国国君?子贡去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的回答是:“古之贤人也。”子贡又问:“怨乎?”答曰:“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子贡出来告诉冉由,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子贡的判断:肯定兄弟让国,一定不会赞同父子争国。 我为伯夷之意悲痛,看他诗里表达的与没有怨恨不大一样。 其传由四部分:1、兄弟相让;伯夷不要是因为,如果要了就不孝;叔齐不要是因为他觉得这位置应该是哥哥的。伯夷叔齐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2、西伯主善养老,“盍往归焉(何不往归)”是两个人说的话。3、叩马劝谏武王。4、不食周粟而死。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文言文翻译! 是夷坚志 观音偈 里面的

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舆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又汀州白衣僧人定光行化于听到偈句说‘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凡是有人问这句偈是什么意思,却只跟众人与纸上书写,后来人们看到他所写“赠以之中”四个字,到底有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意思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 = 我水平就这样了。。 辄 应该是于是、就的意思 舆人 : ①造车的工匠:舆人为车。 ②公众:听舆人之谋。 ③职位低下的吏卒: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