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易经系传-219.二多誉、四多惧

2018-11-12 12:12:00Joanne静境03:19 2.7万
声音简介

二多誉、四多惧。”以中爻来讲,第二爻机会好。我们看乾卦的第二爻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阳能从地上刚刚出来,那种情形多好,所以说“二多誉”。乾卦的第四爻是或跃在渊,等于一条鱼,是要跳上去呢?或是不跳上去呢?比方历史小说描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不出山呢?不知道。等于你向一个小姐求婚,她点头不点头?不一定。这个时候恐怕你晚上都睡不着觉了,不像结婚后夫妇吵架那样威风。要知道求人的时候,也不晓得人家肯不肯点头,这就是“或跃在渊”!不一定,大家看看乾卦就可以懂了。

二多誉”,非常好。“四多惧”,这一步要不要踏出来?如果踏出来,后面很好,可以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如果第一步走错了,后面便很不好,所谓一步错,全盘输,所以说“四多惧”,很为难。

二多誉、四多惧”下面,孔子说“近也”。近什么呢?这有很多种廉洁。有说二爻在一三爻之间,过去是靠近第一爻,未来则靠近最高的第三爻,前后都很相近。四爻也是这样,后退接近三爻,前进接近五爻,到了五爻,差不多已到了顶点,因为到了第六爻,整个卦都要变了。所以说“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另有说法认为,“”是指内卦来说的,二爻在内卦之中,所以“”;四爻在外卦,离内卦很远,不同意近五为惧的说法。

第三种廉洁,也是多数学者一致认同的,就是“近五”为惧。

不过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二之所以多誉,是因为它得中位,在内卦之中得时又得位,所以多誉;四爻便不同了,虽然四爻与二爻同在六爻的正位上(按六爻正位是初、三、五爻为乾位,二、四、六爻为坤位),也得三五爻之中,但就内外卦来说,四爻是属于外卦之初,所以说“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了。

南怀瑾 易经

南怀瑾谈易经有两个较完整的书《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对于初入易学的人,读这两本书可以对易经有整体的了解,并能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很容易开始研究易经。这是我的经验。上BAIDU文库就可以收到相关的资料。一般书店都有卖。

南怀瑾,易经?

南怀瑾,易经?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由这一点,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迷信的色彩,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说这个“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这是迷信。实际上“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看见人生下来,也一定会病、会老、会死,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无常”。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这是《易经》的三个原则,先要懂得。

怀瑾的意思怀瑾的意思是什么

怀瑾的词语解释是:见“怀瑾握瑜”。 怀瑾的词语解释是:见“怀瑾握瑜”。结构是:怀(左右结构)瑾(左右结构)。拼音是:huáijǐn。注音是:ㄏㄨㄞ_ㄐ一ㄣˇ。 怀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敏樱呢,我们通过以下几桥燃丛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见“怀瑾握瑜”。 关于怀瑾的诗句 怀瑾复谁怜于嗟乎握瑜怀瑾士岂无何故怀瑾握瑜 关于怀瑾的成语 怀瑾握瑜游目骋怀托物感怀握素怀铅握瑜怀瑾被褐怀宝被褐怀珠握瑜怀玉 关于怀瑾的词语 被褐怀珠游目骋怀抱瑜握瑾握素怀铅明月入怀怀瑾握瑜匹夫怀璧握瑜怀瑾安老怀少托物感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怀瑾的详细信息段首

求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是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怀瑾。

求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是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怀瑾。

南怀瑾易经杂说 卜卦方法

这个方法这么复杂就不要钻了么~几个爻动,只会对读卦的人有影响,易经的理论只有一个体系,无论这么变,读卦的结果符合实际的情况,准确就好! 我一般都用一个爻动的算法,加上错卦、综卦等参考,都已经比较准确了! 所以,主要锻炼的是咱读卦的功力,至于动爻的情况,只是给一个参考咯!

南怀瑾的《周易今注今译》和《白话易经》,有什么区别啊?

应该是同一本书的。

《南怀瑾拜师学剑》中南怀瑾为什么觉得老道说的话有道理?

因为学习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南师当时已有所学与老道讲的相同或相近所以觉得有道理。

南怀瑾关于易经的书有哪些

《易经杂说》《出生时间与命运》》《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白话易经南怀瑾怎么样

南怀瑾老师自然是国学大师了,不过南老讲易经讲的都很随性的,我觉得初学者看他的东西并不好,如果楼主是想接触一下易经的话我个人比较推荐傅佩荣教授或者刘君祖老师的书。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