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_04抵巇

2013-11-22 19:24:27白云出岫03:09 21.9万
声音简介

《鬼谷子》原文朗读,由白云出岫录制。

鬼谷子·抵巇第四的介绍

《鬼谷子·抵巇第四》是一本古老的兵书,作者是鬼谷子。

鬼谷子抵巇怎么读

读作:guǐgǔzǐdǐxī。 抵巇是汉语词汇,犹钻营。巇,本意为缝隙,可引申为潜在的矛盾或容易忽视的问题。抵巇,消除潜在的矛盾隔阂。

鬼谷子的抵巇篇,其中"巇"怎么读的?怎么发音的?

抵巇:dǐ xī 同音与:底西

抵巇怎么读?

dǐ xī ㄉㄧˇ ㄒㄧ 抵巇(1).《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鬼谷子》:抵巇之术-查缺补漏与防患未然

1.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本身的自然属性,万事也都有自己的分合规律。 但对这些属性和规律,有的近在眼前却难以看透,有的远在天边却了如指掌。 近在眼前难以看透,是因为没有掌握其自身独具的特征;远在天边却了如指掌,是因为对其历史和现状都做了深入研究,能够反观往昔以比证未来。 例子: 为什么种田的人对于二十四节气那么熟悉,而对于我这种没种过田的人却印象不深,记不全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时间呢? 是因为口口相传以及不断在实践中巩固的原因; 小时候就经常听奶奶说什么节气会刮什么风,适合晒腊肉了; 怎么判断的?是上一代人交给下一代人一些简单容易记忆的口诀,还有结合自身的经验一起传了下来; 俗话说看天吃饭,他们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歌诀就会如鱼得水,运用的炉火纯青,在不断回顾中将历史悠久的知识记得越来越熟。 2.原文: 巇者,罅也。 罅者,涧也。 涧者,成大隙也。 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译文: 微隙不管,就会发展成小缝;小缝不治,就会发展成中缝;中缝不堵,就会发展成大裂缝。 微缝刚刚出现时,会有征兆可寻,可以治理、堵塞它,可以慢慢击退它,可以使之平息,可以让其逐渐泯灭,甚至可以去旧用新、趁机用适当的途径取而代之。 这就是抵巇之术的基本原理。 由此,在事物产生危机的征兆刚刚出现时,只有圣智之士才能敏锐地觉察到它,凭着自己的力量,追寻它变化的踪迹并暗中思量琢磨,通盘筹划,以找到产生微隙的原因。 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如此,开始时都起于秋毫之末般微小的原因,如若任其发展下去,也会动摇如泰山般大而坚固的物体。 例子: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说:“我没有病。”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不理睬。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蔡桓公又没有理睬。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 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感悟: 从这个故事里就能看见一个小问题变成无法解决难题的过程,导致最后回天乏术; 扁鹊在刚开始时,就提醒过蔡桓公他身上有一些小问题,那时候疾病只是最表浅最容易治疗的时候,到了后面越来越严重,于是不重视的问题变成了重于泰山般严重的问题,病入膏肓。 首先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没生病的时候学会养生,其次是尽快开始处理目前阶段的问题,不等着病情恶化再来惋惜; 忽然想起另一个故事: 一个人与另一人同台竞争,而另一人很受上司重视,于是这个人就想到了挑拨离间的办法,使上司开始对那个人心有怀疑,导致后来完全不在信任他。 如果在刚开始就阻止误解的扩大,心理的裂缝就不会越来越宽,随着疑心越来越重,没做错事情的人在那人看来也是有问题的了。 总结 抵巇之术是一种谋略,利用谈话时对方的漏洞攻其不备,可以与《反应篇》的语言规则一起运用,在反复探查话语的实情后,选择主动出击或等待最佳时机获得胜利。

求翻译《鬼谷子·抵巇》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者,圣人也。解释“以”的词性和词意,并说明为什么。

原文“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与上文“不可不察也”有关,是针对上文而言。这里的“以”是连词,可译为:才,表承接。而并非是动词。因为“捭阖”原本就是连谓短语。 原文“察之以捭阖”是连谓短语,“察之”与“捭阖”是两种行为活动,而且两种行为活动,在时间和事理都存在着先后性。即“察之”源于“不可不察也”,“捭阖”是在“察之”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行为活动。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只有观察到巇隙才能捭阖,能使用这种方法的人,非圣人莫属。

鬼谷子下山讲的什么,鬼谷子下山是什么故事

鬼谷子下山救孙膑

请问下大家听说过鬼谷子吗?知道哪些老师讲鬼谷子吗?

百家讲坛,找吧

鬼谷子书,鬼谷子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鬼谷子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鬼谷子》这本书属于策略学、兵法类。鬼谷子著的《鬼谷子》一书并非等闲之书,它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 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鬼谷子全集》共4册,载有《鬼谷子》原文、注释、译文,并讲了相关历史故事。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扩展资料: 《鬼谷子》创作背景: 《鬼谷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周朝衰微,无实际控制能力,中原各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间战争日益加剧。根据许倬云编写的统计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 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间接带动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于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 鬼谷子是当时的纵横家,也是活跃于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张仪、苏秦的老师,俗称“鬼谷先生”。《史记》的《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都说他们“习之于鬼谷先生”,“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因隐居于鬼谷,以地得名。 在战国时代频繁的外交活动和热烈的“百家争鸣”的激励下,他曾经东行游学于齐、魏等国,在那里授徒讲学。并在齐国留下其宝贵的讲稿。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约与燕昭王处于同时代,而张仪则与秦惠文王处于同时代。 苏秦的活动年代要比张仪晚二三十年。他们先后在鬼谷先生处学习游说技术,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外交活动家,在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中建过功业,这些都先后为《鬼谷子》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鬼谷子七十二术是什么 关于鬼谷子的传说

鬼谷子七十二术 鬼谷子,本名王诩,因为在鬼谷隐居所以自称鬼谷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他是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他门下有非常多的弟子,其中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兵家庞涓、孙膑,纵横家的张仪、苏秦等。鬼谷子深谙兵法谋略,长于纵横之术,且有鬼谷子七十二术流传于世。 鬼谷子像 鬼谷子七十二术,类似于孙子兵法,都是兵家的一些谋略战术,如阴谋阳谋、扭转乾坤、各个击破、如闭如卦、盗尽天机……共七十二个。这七十二术真可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鬼谷子先生不仅自己十分善于修身养性,还十分善于教学生。不得不说,鬼谷子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任军校的校长,而这些学生的能力也没有给他们的老师丢脸,很多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鬼谷子的七十二术不仅可以用来行军打仗,就是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也是多有裨益的。不可不说鬼谷子先生当真为古代先贤,奇人圣手。 七十二术中,鬼谷子教导众弟子当形势对自己有所不利,我们不宜冲动冒进,应韬光养晦,攒足了自己的精神,才可以扭转乾坤。鬼谷子认为,要成为一个高明的人,要善于观察世间变化的万物,并从中发现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因时而治,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鬼谷子七十二术,读来发人深思,其中真义值得人细细捉摸。 鬼谷子传说 关于鬼谷子的生平以及事迹,都是后人依据史料推测揣摩出来的,到底是哪里,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我相信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不然如此精辟的纵横之术,捭阖之道又是谁将之总结出来的?无论鬼谷子是哪里人,他都是生于华夏,长在神州,他的谋略也会指导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鬼谷子雕塑 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诩。据说是春秋时卫国人,因为他经常背着药篓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且隐居在归谷,因为“归”与“鬼”二字读音差不多,鬼有比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归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而王诩自称自己为鬼谷子。他的另一个称号“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敬称,鬼谷子精通纵横之术,著有《鬼谷子》一书,捭阖之道,与纵横之术齐名。 史书鬼谷子本人记载内容比较少,现代人一般是跟据他的弟子活动的时期作出以下一些推理。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十几岁就离开母亲;公元前380年,鬼谷子20岁的时候,离开云梦山周游各国游说,建功立业;公元前361年,鬼谷子回到云梦山开始隐居并教书授课,孙、庞20岁拜鬼谷子,学习技艺;公元前355年,孙膑、庞涓学成;公元前353年,孙膑、庞涓于桂陵展开战争;公元前330年,张仪和苏秦拜鬼谷子学艺;公元前323年,张仪苏秦学成;公元前320年,鬼谷子逝世,享年八十岁; 根据以上推断,鬼谷子大概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间活动,从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寿命在八十岁左右。 鬼谷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培养奇才伟人最多的人物。鬼谷子的徒弟在战国时期,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鬼谷子原名 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诩。据说是春秋时卫国人,因为他经常背着药篓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且隐居在归谷,因为“归”与“鬼”二字读音差不多,鬼有比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归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 鬼谷子像 而王诩自称自己为鬼谷子。他的另一个称号“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敬称,鬼谷子精通纵横之术,著有《鬼谷子》一书,捭阖之道,与纵横之术齐名。 几千年来,鬼谷子无论是在兵家、道家还是在纵横家都拥有很高的威望,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奇人。他擅长修身养性,精通心理方面的知识,也知晓刚柔并济的道理,更将纵横捭阖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几乎拥有通天的智慧。他所编著的《鬼谷子》这本书,内容不仅仅涉及了大量的军事谋略,并且辅助很多的气象学、心理学,以及阵法的布置等等等等,所以被称为兵法。然而,是《鬼谷子》一书的主体内容还是在于游说诸侯的纵横术。纵横之术,主要在于知已知彼,在于合纵连横,在于抓住别人的弱点,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用怀疑,鬼谷先生的《鬼谷子》一书,直到现今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鬼谷子留下来的智慧,在如今的生活中仍然适用,甚至于在两国外交中也经常运用到他的一些智慧。所以说,后世人之所以推崇鬼谷子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神秘,更多的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智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