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军讲诗之《邯郸冬至夜思家》

2022-10-03 17:52:29雪梅读书时间05:55 96
声音简介

马少军讲诗之《邯郸冬至夜思家》

(根据课堂录音整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是白居易的七言绝句《邯郸冬至夜思家》。它后面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就是问你,这首诗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要回答这种题目,好像一般都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说语言的总体风格,第二步,结合全诗给它找点证据,证明见确实是这种风格,第三步,可以指出这样表达的效果,最后也可以归结到全诗的思想情感上去。

那咱们具体谈这首诗,作者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在语言上有一个总体的特点,是什么?通俗易懂。咱们从小就知道一个有关白居易写诗的故事嘛,就是他写好一首诗,要念给那些大爷大妈,说你听懂了吗?大妈说没有听懂,没听懂啊,我再改一改。他一直要改到大妈能听懂为止,这才是真正的人民诗人啊。所以他的诗,起码在语言上是明白如话的,不像李商隐的诗,你要使劲琢磨,还不知道他写了个啥。

诗歌的题目叫《邯郸冬至夜思家》。你看白居易也干这事,题目里直接就给你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看“冬至”。这首诗,如果我们不了解冬至在唐代它的影响有多大,就不太好理解了。当时它作为节日可能比我们现在过的春节还要大,居说朝廷要放假,人们做了好吃头要互相送,客身在外的游子都尽可能地回家团聚。但是如果有谁回不了家,他的心情大概就很糟糕了。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你今年过年回不了家,在合家团圆的大年三十夜,你还独自一人在外游荡,就应该特别想念家里了。古人可能比我们更重视这个,他连重阳节都要回家和家人一起登高,有人当年就没有在这一天赶到家里,心情不好,写了一首诗,选在了我们的小学课本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第一二两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先交代地点,在哪里呀?驿站。我们发现古代好多诗歌都是在驿站里面产生的,要抒发的情感往往就是孤独寂寞和思乡。冬至这样大的节日,作者是在驿站过的,而且时间就在夜晚。第二句给他孤独的身影画了一幅画像:抱膝灯前影伴身。

我发现“抱膝”这个动作显得特别可怜。那你抱过膝吗?你在什么时候容易抱膝呀?孤独寂寞的时候。我想抱膝的同时,还得把头垂下来,同时往下吧嗒吧嗒掉眼泪。多可怜的孩子,过节了,妈妈不在身边。

再看“灯前”。我们现在要写,可能就要写“灯下”,因为电灯太亮了,光线太强了,你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的,所以一点感觉也没有。说灯前,这灯就很有可能在你身边放着,它不大可能挂在你的头顶。旁边放,就会造成一种效果,就是把你的影子投射到了墙上去,而且你的影子会变得特别大。这油灯啊,风一吹,或者爆个花,会让你的黑影在墙上晃动起来。

为什么咱们这儿要分析影子呢?人在什么时候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独寂寞的时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嘛,客中陪伴自己的,只有影子。

到这儿,作者抱膝灯前的形象就很突出了,而往下再不好写什么了,结果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设想自己的家人,现在,此时,正在干嘛,他们一定也在想念自己,夜很深了,他们照样也没有睡去:“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说到底,尽管在这样一个夜晚孤独寂寞,但作者的心里因为思念着家人,所以还是很温暖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是些什么节日的诗?

难道不是冬至吗?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备颂做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是: 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仿衡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樱稿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邯郸冬至夜思家拼音版

邯郸冬至夜思家拼音版:hándānyìlǐféngdōngzhì,bàoxīdēngqiányǐngbànshēn。xiǎngdéjiāzhōngyèshēnzuò,háiyīngshuōzheyuǎnxíngrén, 邯郸冬至夜思家全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白居易写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是写什么节日的?

这是写冬至节的至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怎么读?

我觉得应该是:邯郸——冬至——夜思家,冬至不是时兴吃饺子吗?或者就是客居邯郸,然后到了冬至晚上吃饺子的时候,有点想家了。

邯郸冬至夜思家 名句

邯郸冬至夜思家 名句为“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 2、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3、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邯郸冬至夜思家译文

我旅居在邯郸客店的时候,恰逢农历冬至。晚上,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想到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朗诵

邯郸冬至夜,寒气袭人,夜色渐浓。此时此刻,许多人都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家乡的味道。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朗诵家乡的诗歌,是一种温暖的表达方式。 步骤一:选择朗诵的诗歌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首合适的诗歌镇滚。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世桐的诗歌,也可以选择一首与家乡相关的诗歌。例如《登高》、《乡愁》、《故乡》等。 步骤二:背诵诗歌 接着,我们需要背诵这首诗歌。背诵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三:朗诵诗歌 当我们背诵熟练后,就可以开始朗诵诗歌了。在朗诵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步骤四:分享和交流 最后,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朗诵录制下来,分享给搜旅坦亲友和同学,也可以和他们交流家乡的味道和思念之情。这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思念家乡。 邯郸冬至夜,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通过朗诵家乡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我们一起朗诵家乡的诗歌,让思念之情传递到远方。

《邯郸冬至夜思家》 与 《夜雨寄北》 有什么不同

(1)写作背景不同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夜雨寄北》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2)表达感情不同 《邯郸冬至夜思家》主要表达作者思家之情;《夜雨寄北》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