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介绍——四川博物院后蜀石经残片

2019-01-04 22:34:38讲故事的翁老头08:53 1738
声音简介

《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四期节目中,带大家走进历史上的神秘后蜀,揭开十三经石刻神秘传奇。四川博物院这六块“蜀石经”残片,从后蜀广政元年(公元938年)开始,历经近两百年刻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这么大规模来展示儒家经典。蜀石经残片,每块几十厘米大小。历经1000多年,残碑上的文字需要凑近了才能辨识。然而这几块不起眼的石头,却成为四川博物院公认的镇馆之宝。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古人就习惯把经典著作刻在石头上以便永久保留。“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广泛存在于佛经、儒经等经典的记载和传播之中。石刻的经书始於汉平帝元始元年,此后历代都有石经,如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等。今可考见其文字者,以熹平石经为最早。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在洛阳太学开刻,共46块,包括《易》《礼》《春秋》等七种。

《熹平石经》

蜀石经通称“广政石经”。五代十国时蜀后主(孟昶)广政元年间(公元938——965年),在宰相毋昭裔的倡议下,后蜀始刻儒家经籍。蜀中著名的书法家张德昭、孙逢吉等手写上石,再遍邀能工巧匠凿刻,到宋代统一之后,在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才最后完成。

昭裔,河中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生卒年不详,是后蜀时一位有识略的谋臣,也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刻书家。毋昭裔自幼家贫,在艰难的条件下求学苦读,深有所感,立志要发展教育事业。他随后知祥入蜀后,自己好学不辍,同时兴办教育。当时,蜀中经唐末大乱之后,学校皆已荒废,毋昭裔自己出资营造学宫,建校舍,命人按雍都旧本《九经》刻于成都学宫里,又奏请后主下诏刊印此书,使一度困顿的教育再度兴盛。


蜀石经,又称“孟蜀石经”,又称“石壁九经”、“石本九经”、“蜀刻十经”、“蜀刻十一经”、“蜀刻十二经”和“石室十三经”等。从这些称呼,即可见历代学人对“蜀石经”的面貌特别是所刻经数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蜀石经”刻成后,立于当时蜀郡最高学府文翁石室,称《石室十三经》。“蜀石经”有经有注,是中国历代石经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石逾千数”,学人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之壮举。

十三经为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gǔ)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从孔子删订“六经”,到最后形成“十三经”,中间经历了西汉博士“五经”、文翁石室“七经”、唐代科举“九经”、开成石经“十二经”和孟蜀石经“十三经”等演变阶段,前后历时约1600余年之久。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郡太守文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luò),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二百多年后东汉安帝时的一场火灾,石室连同成都城一起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公元194年才由蜀守高氏予以修复。同年,发生了著名的“州夺郡学”事件,石室被辟为益州州学。

“文翁石室”创立就是“公立”的,是政府办学,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在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当时“京都”所在地的“中央政府”,并没有办招收平民的“公立学校”。可见,就全中国范围看,文翁实属创立“公立学校”。文翁兴办“公立学校”得到当时中国的两位最高领导者,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嘉奖,并下令全国各郡县都要像文翁那样建立“公立学校”,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由此可见,文翁兴学具有“原创”“领先”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列选了中国古代教育家29人,其中“文翁”这一条目中写道:“中国西汉蜀郡太守,汉代郡县学的发轫者。”“文翁兴学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征为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而且推动了邻近属县的兴学,如‘巴汉亦立文学’。蜀地此后出现司马相如、扬雄等知名才学之士,与文翁兴学造成的社会风气亦不无关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至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

四川博物院所藏的这几块石碑残片,经历过战火的“劫后余碑”,碎石残片上的秀美正楷,石经以用实物的形式,证明历史上备受尊崇的蜀石经的确存在过。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完全可以说由蜀石经起确定。


建川博物馆有哪些主题馆

建川博物昌哗馆目前已对外开放的主题馆有四大系列,分别是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民俗系列、地震系列。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耐或行,收藏民俗”为主题。 建川博物馆有哪些主题馆 川博物馆全称为成都市建川博物团纯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 建川博物馆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 博物馆聚落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建川博物馆的介绍

1、建川博物馆全称为成都市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 2、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3、目前已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抗战文物陈列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抗日壮士群塑广场;红色年代系列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章钟印陈列馆、镜面陈列馆、知青生活馆、邓公祠;民俗系列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老公馆家具陈列馆、中医文物陈列馆;地震系列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以及国防兵器馆、航空三线博物馆等。 4、博物馆聚落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四川民营文化企业综合十强、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和建设成都杰出事件等荣誉称号。 5、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建川博物馆讲的是什么?

是一个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大量的实物,图片展示了那一段历史

西安儿童话剧演出院到自然博物馆有多远

是从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出发吧?儿童艺术剧院到自然博物馆有约3.5公里,乘坐616路/600路/603路公交车约6站,白天打车费用: 11元 (按驾车的最短路程计算)

博物馆和博物院的区别?

一般单一的博物馆就就博物馆,因为有的博物院博含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美术馆等是综合性的就称博物院

博物院 和博物馆 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大区别。可以叫博物馆也可以叫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博物馆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于湖南省博物园和湖南省博物馆,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两个地方一直都比较好奇,这两个博物馆是不是一个呢?毕竟很多人对这两个地方都不熟悉,那么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博物馆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博物馆吗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博物馆,这两个名称指的是一个地方,湖南省博物馆是湖南博物院原来的名字,从2022年7月30日起湖南省博物馆正式更名湖南博物院。 但是湖南省博物院和长沙博物馆并不是同一个馆,因为这两个场馆是独立的。 2、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长沙公交131路、112路、146路、150路、358路、113路、901路、136路、203路。 地铁换乘 长沙地铁1号线:培元桥地铁站2号出口出站,换乘112、222、901路公交巴士可抵达湖南博物院。 长沙地铁2号线:迎宾路地铁站5号出口出站,换乘131路、113路、146路公交巴士可抵达湖南博物院。 机场换乘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乘坐机场大巴民航酒店线,民航酒店下车,乘坐136路公交巴士可抵达湖南博物院。 3、场馆介绍 湖南省博物馆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湖南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多年来,作为长沙市的文化地标,她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是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公共服务、文创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辽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周一闭馆 其他正常 早9点到下午3点半 不要花钱买票 身份证取票即可

建川博物馆的景点简介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 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329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建川博物馆聚落匠心独具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不仅超乎想象地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如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各种商业等汇集在一起,让这些配套设施呈现亚博物馆状态,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 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曾说:“建博物馆、收藏文物是为了记录和还原历史,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直面民族创伤,让战争的记忆成为民族的思想资源.”并且,樊建川建馆的宗旨是让世人铭记历史:“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历史.”

红色博物馆有哪些 红色博物馆介绍

1、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为国家AAAAA级景区。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地处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京哈铁路。1997年9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于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对台交流基地。 3、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太行街363号,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直属山西省文物局,正县处级建制,性质为历史类博物馆。 4、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昔日上海军民浴血抗战的主战场—宝山境内)。1999年3月,为了铭记两次淞沪战役(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和上海人民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动工兴建纪念馆,2000年1月28日竣工并对外开放。 5、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钟鸣山下。柯棣华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85年移址扩建,1986年11月新馆建成,1986年与白求恩纪念馆结为姊妹馆向社会开放。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