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716年1月13日,《康熙字典》成书

2019-01-12 21:28:08讲故事的翁老头10:36 285
声音简介

在我家有一本爷爷留下的《康熙字典》,记得小时候经常翻看。《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夔(kuí)、周起渭、陈世儒、贾国维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康熙字典》的版本非常多,有康熙内府刻本,也就是所说的武英殿版本。包括有两种纸本:开化纸和太史连纸两种。康熙内府刻本多是内廷赏赐用的,装订非常豪华,民间很少见到。此外还有道光七年的内府重刊本、其他木刻本,以及清末出现的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清末上海同文书局增篆石印本是发行量最大、最流行的一种版本。

陈廷敬(1638 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是康熙朝的汉族名臣。入仕五十三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曾有八个字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一生写了很多诗 ,康熙皇帝是历代君主中最懂诗、最擅诗者之一,他以诗人的眼光看陈廷敬之诗,十分欣赏。其有《览〈皇亲文颖〉内大学士陈廷敬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故作五言近体一律,以表风度》诗,诗题本身就对陈诗赞誉有加,诗更云:“清新授紫毫”,“李杜本诗豪”,则推崇之极矣。陈廷敬逝世后康熙又作《大学士陈廷敬挽诗》,仍不忘怀念陈“世传诗赋重”。可见陈廷敬诗赋的成就确实为康熙所赞赏。

张玉书是清朝名相。《清代七百名人传》记载:“太平宰相二十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即康熙登基之年)进士及第。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即相国)兼户部尚书,直至康熙五十年五月随驾于热河避暑山庄因病而逝。历官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风度凝然,得大臣体。所作古文辞,典雅,称一代大手笔”。

康熙帝巡视江苏丹阳,当地官民请求治河并提出了具体方案。康熙帝责成张玉书与河道总督共同审核。他们亲临现场,逐项落实。康熙帝十分满意,认为张玉书有才,遂于二十九年授他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成为当朝宰相。

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张玉书随驾亲征,参与帷幄,是随征的唯一汉臣。在他的参与下,康熙帝采取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的战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平息叛乱的决定性胜利。班师后,朝廷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典礼,张玉书率领百官上贺。次年,张玉书奉命充任编修《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主持记述他曾亲自参与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始末。三十七年七月,张玉书之母染病,他回家探视,康熙帝手书《金刚经》五部以赠其母,并赐御食鹿尾。及谢世,康熙帝又复遣官赐祭,并御书“松荫堂”匾额。

虽然《康熙字典》字收录的很多但是出现的错误也很多,如果把不同时代人们发现《康熙字典》的错误汇总起来,即使去除重复的仍然高达2万多条。其错误主要有:字头重出、注音失误、释义古今杂糅、释义错误、缺漏义项、引用书目或篇名错误、年代误记、引书断句错误、引书正文与注文混淆、妄改原文、杜撰注文等。

其实在《康熙字典》编纂成功后,乾隆年间也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此人就是清朝文学家王锡侯。据记载王锡侯非常擅长考证字音字义,当时他就对《康熙字典》做了一些的研究。当他对这本字典看多了就发现了很多多问题,不仅不好用而且错误太多,于是萌发了自己编纂一部字典的想法,于是他很快就编纂了一部叫《字贯》的字典。

当时朋友的帮助下,《字贯》这部字典很快就印刷出版了,全书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四大类,共四十卷。众所周知,清朝“文字狱”泛滥,当时王锡侯得罪了一个叫王泷南发现王锡侯在《字贯》一书的自序中,说到《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

于是王泷南就以王锡侯诋毁康熙圣训为利用,将其上告江西巡抚海成,当巡抚海成看到后立即将此事上奏朝廷。当乾隆看了奏折后,命人送来《字贯》翻看,结果发现王锡侯竟然把康熙、雍正、乾隆的名讳直书,无所避讳(按照清朝的规定,凡是皇帝名号皆应减一笔或加一笔或以不书来避讳),这就属于“大逆不道,为从来未有之事”。

乾隆皇帝暴怒,于是下旨,“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随即王锡侯和儿孙全部被斩首处决,就连上奏折的江西巡抚海成由于在奏折中向皇帝建议革去王锡侯“举人”的头衔,乾隆认为这是给王锡侯求情,结果也被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历史上康熙的儿子们都结局如何?

被雍正 杀得没几个了

有关写康熙的历史书

推荐你可以看阎崇年的《康熙大帝》、《清十二帝疑案》,纪连海的《说康熙》。 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成年的有24个儿子

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谁

雍正呗~~~

有关写康熙的历史书

推荐你可以看阎崇年的《康熙大帝》、《清十二帝疑案》,纪连海的《说康熙》。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成年的有24个儿子

有关写康熙的历史书?

推荐你可以看阎崇年的《康熙大帝》、《清十二帝疑案》,纪连海的《说康熙》。 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成年的有24个儿子

有谁了解康熙史记,康熙皇帝是什么样的人???????

总体来说算是一代明君

我想知道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与正史不同的地方?

没有相同的地方。

《康熙秘史》

我觉得里面没有演是因为某件事而让纳兰喜欢上青格儿,纳兰不是不喜欢她,只是开始为了忠于惠儿才拒绝青格儿的,后来纳兰肯定不能和惠儿在一起了,青格儿又因为鳌拜的事受了很大的委屈,纳兰肯定觉得对不起她,再加上本来也喜欢她,所以慢慢就爱上她了。

康熙秘史的剧情简介

我刚看完这部电视剧,感觉还不错。完全是冲着纳兰性德去的,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我看完整剧后感觉青格儿和惠儿最终没爱上康熙,尤其是青格儿,自始至终爱的都是纳兰,惠儿给康熙做了妃子,爱纳兰已是奢侈,没有出路,所以只有一心一意对皇上了,但心底里始终有她表哥的位置,初恋是值得一生去记念的。另外,非常喜欢纳兰性德,钟汉良演的非常到位,满清第一大才子的心高气傲,满腹经纶,还有对自己的感情坚持,对自己的信仰从不含糊,但是面对的又是康熙皇上,总是充满矛盾的状况。所以剧中最后纳兰对康熙说的一番话是很贴切的:遇见皇上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也是我最大的不幸。 窃以为康熙少年时代有纳兰性德这样一位挚友和臣子,是他一生的幸运,是值得他铭记一辈子的。康熙秘史以纳兰的辞世收尾,此意义值得回味啊,只是感觉结局稍显草草。

读完康熙秘史的读后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