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二百问

2022-08-21 05:45:38栗正俊12:02 32
声音简介

赏识教育的教育家名言?

1.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2. 信用是财产,有信用就有一切。——郑周永 3.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你知道赏识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吗?

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激励、表扬、点赞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优点和个性,鼓励孩子不断努力,体验成功的一种教育方法。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夸奖的,孩子们也同样希望着。当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历失败的时候,家长们的良言安抚,要比严厉的说教更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下面分享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当孩子做了正确事,说了正确的话,赏识会激发孩子心理的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会激励孩子去成长。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就得去用“赏识”性的语言有艺术地去批评,把握好“度”,体谅到孩子的承受能力,达到赏识与批评并存,让孩子愉悦而又认识深刻,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赏识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激励,孩子接收到的是父母的支持和认可。父母赏识孩子的过程使得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培养。孩子有自信的表现源于内心的自我认同感,而这与父母给予的积极反馈很有关系。孩子的自信不是一时建立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起来的。 3、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因为父母的激励更加有勇气应对。赏识教育交给孩子的是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目标,可以抵抗挫折。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勇敢、更加坚韧。我之前总是不知道肯定孩子,总是一味地吵他,孩子很受挫,导致我和孩子之间有很多问题,直到上了高途美好家庭课程后,学习了不少家庭教养之道,现在和孩子沟通也顺畅很多,孩子很听话,我很欣慰! 4、赏识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过程,而足够的安全感有助于孩子乐观心态的养成。而孩子乐观的心态使得孩子能够从消极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对于生活或者是未来更加有期待和憧憬。 5、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不断的锻炼中获得的,而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父母的赏识中更加有机会得到培养。孩子因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愿意接受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能力又得到了更大层次的提升。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1、自信心。这是赏识教育最直接的好处,一个经常被别人赏识的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和做法有着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勇敢面对挫折。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困阻,他们也是不怕的。赏识带来的心理暗示便是“我可以”“我一定可以”,这类似于“洗脑”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挫折毫不畏惧。 3、积极乐观。人类需要被认可,经常性的被认可,能够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自卑到乐观,似乎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4、善于解决问题。问题的大小在不同的人眼里也是不同的。经常被赏识的孩子内心世界很大胆,他们根本不会畏惧问题的发生,反而会因此而高兴。 父母应该如何做到正确的“赏识”? 语言和态度。孩子是一种敏感的存在,敷衍的态度还不如不表态,它会影响孩子的乐观心态,也会影响你和孩子的亲近感。 具体的表扬。这就好像老师表扬学生,需要具体的点名,才能让周围的人羡慕。孩子在得到赏识的时候也是需要你说出具体原因的,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好。 及时的鼓励。鼓励不需要囤积,这种语言上的东西一旦被囤积就不值钱了,也没意义了。因此,一定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 关于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分享到这里,我觉得浮躁的当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应该沉下心来,花一些时间找到科学的方式,在孩子的性格养成关键期提供帮助,让孩子获得长远的更好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有关赏识的教育家名言

1、“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3、不但要欣赏孩子,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身心需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懦弱或攻击行为破罐破摔。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 4、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家长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 5、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6、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赏识教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7、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就是对学生言行、举止、辽宁思维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通过欣赏和赞扬,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通过表扬和鼓励,赏识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   作为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大力表扬。对学习或表现好的学生,大的进步要公开表扬;对学习困难或有小毛病的学生,小的进步也要公开表扬。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和宽容的评价原则,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我在上《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时,对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这个句子,我叫学生用即使也造句子,让我想不到的是,平时从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从不认真听讲,班里基础最差的王连冠同学也举了手。心想他会不会胡闹的,但我给他表现的机会,结果他造的句子十分具体、生动。于是,我马上表扬他,而且让全班学生给他鼓掌。这时,我看到他满脸的欣喜。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表扬要适时而真诚,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二、尊重和宽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对等的。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我们要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学生必须听好,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学生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我们蹲下身来,虚心向学生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也是促进我们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每位教师要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我们要用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最大的毛病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只知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大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主要看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孩子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我们是否落后了,我们的观念是否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理性智慧。因此,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深受孩子的敬佩和爱戴。 三、赏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精神、赞许的目光去对待学生,才能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学生才会亲近你、佩服你,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在课堂上,我常常发自内心地表扬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我会说:你的声音太好听了,你概括得很全面,当学生读书断断续续、支支吾吾时,我会说:你勇敢地举手读书,说明你已在进步了,下次读书时定会更好。这些简短的话语,使我们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孩子不断成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把这种有助于孩子成功的教育理念引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一、教师对学生要“容其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容其短”是指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缺点、错误。因为学生是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只有采用赏识思维,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先肯定好的方面,客观分析“短”形成的各种因素,才能平等地尊重和关心学生,不辱其人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当然,“容其短”不等于“纵其短”,“容其短”的目的是为“克其短”创造环境。 二、教师对学生要“励其长”,发展学生的个性 “励其长”就是鼓励学生发扬其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成功的快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峰,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他们有着不同的遗传及生理特点,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与阅历,所以,必然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教育学生就要遵循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内心需求得到满足。 教师要实施赏识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做到“励其长”。从长期的教育实践看,观察分析学生的闪光点,是成功实施赏识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在繁杂的工作中,一定要从思想、学习、劳动、社会、家庭各方面去了解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去发现学生的潜质,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鼓励其发扬长处。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和教师更重视的是孩子的成绩,极少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作为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一定要填补学生教育中这方面的空白,把赏识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上课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对有独特见解、特别是敢于对教师的观点和教材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不应大加训斥,而应给他再次思考的机会,并对他说:老师相信你通过认真思考和学习,一定能够回答出来,下次老师还叫你回答。力争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尊重他、看重他的,从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敢于创新。赏识教育不仅运用在教学方面,在生活中、劳动中都可适当贯彻赏识教育的思想,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创新观念就会深入到学生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四、教师要把握好赏识的度 赏识教育虽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一味赏识学生,要把握好赏识的度。教师要赏识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个性,赏识学生的进步,也要指出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激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教师在贯彻赏识教育的精神时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适时赏识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能以长克短,不断进步,让学生从不断进步中体验快乐,从点滴成绩和微小进步中获得满足感;从快乐与满足感中增强自信,大胆创新,在自信创新中获得成功。

你知道赏识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吗?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塑造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增强自尊心:通过赏识教育,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认可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激发动力和积极性:当孩子得到赏识和肯定时,他们会感到被重视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各种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品德:通过赏识教育,孩子会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和品德是值得赞赏和追求的。他们会更加努力去培养和展现这些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从而塑造出完美的人格。 增进家庭和师生关系: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通过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理解,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当孩子得到赏识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更好地处理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总之,赏识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塑造非常重要。通过赏识和肯定,孩子能够增强自尊心、激发动力、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同时也有助于家庭和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就是基行对学生言行、举止、辽宁思维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通过欣赏和赞扬,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通过表扬和鼓励,赏识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   作为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大力表扬。对学习或表现好的学生,大的进步要公开表扬;对学习困难或有小毛病的学生,小的进步也要公开表扬。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和宽容的评价原则,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我在上《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时,对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这个句子,我叫学生用即使也造句子,让我想不到的是,平时从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从不认真听讲,班里基础最差的王连冠同学也举了手。心想他会不会胡闹的,但我给他表现的机会,结果他造的句子十分具体、生动。于是,我马上表扬他,而且让全班学生给他鼓掌。这时,我看到他满脸的欣喜。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表扬要适时而真诚,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二、尊重和宽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对等的。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我们要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学生必须听好,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学生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我们蹲下身来,虚心向学生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也是促进我们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每位教师要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我们要用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最大的枣锋兄毛病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只知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大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主要看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孩子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我们是否落后了,我们的观念是否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理性智慧。因此,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深受孩子的敬佩和爱戴。 三、赏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凳袭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精神、赞许的目光去对待学生,才能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学生才会亲近你、佩服你,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在课堂上,我常常发自内心地表扬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我会说:你的声音太好听了,你概括得很全面,当学生读书断断续续、支支吾吾时,我会说:你勇敢地举手读书,说明你已在进步了,下次读书时定会更好。这些简短的话语,使我们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关于赏识教育的名人名言

1、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2、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3、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近溪   4、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爱迪生   5、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6、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7、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晌卜腊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8、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9、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10、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1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1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宴滑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13、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14、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雨果   15、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弊扮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

在教学中怎样实施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实施的主体在认识到客体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后,采用给予重视或赞扬的方法,来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方式,即学校在培养儿童、少年、青年的过程中,以表扬、鼓励和欣赏为主。它是依据人类渴望得到赏识的根本需求,对学生给予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