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苏轼的歌曲,你最爱哪一首?

2019-02-12 08:00:24倚天问剑14:00 3126
声音简介
原创: zi不语 爱上苏东坡

宋词,作为中国文化星河中极其耀眼的一颗,流传至今,其实魅力已失去一半。

因为宋词和元曲一样,原本是可以吟唱的,所谓“家家争唱柳永词”;而遗憾地是,她的音乐属性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失传了。

东坡词作为宋词中的上品和翘楚,除了受一般读者的喜爱,也被众多当代音乐人所青睐,他(她)们或从苏词中汲取创作灵感,或者干脆直接为苏词谱上新曲。

曲子淡妆浓抹不一,意境远近高低各异。今天选几首传唱度较高的,与大家共赏。


1,李健《临江仙·夜归临皋》


摇滚音乐人高旗,撷取宋词意蕴、童声合唱以及“音乐诗人”李健的浅唱低吟,创制此曲,仿佛打破了时间的藩篱,令人徜徉在月光般的音符中。

改编自《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邓丽君《但愿人长久》


1983年,邓丽君发现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此曲作为主打歌备受大众欢迎。跨越千年的文学精品,佐以如春风苏醒的流行歌潮,被邓丽君演绎地婉转且多情,温柔而庄重。

改编自《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黄绮珊《定风波》


《定风波》绝对算得上苏词中重量级的佳作,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全词充盈着一股看淡人生得失的豪迈,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静。本是与那英同辈的一代实力歌后黄绮珊,经历过籍籍无名的大半年华而守得云开。她的歌声里,隐隐透露东坡风范。

改编自《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周传雄《寂寞沙洲冷》


《寂寞沙洲冷》的创作灵感源自苏轼的《卜算子》,是一首融合中国文化与印度风情的恋新式恋曲,旋律和曲子都还不赖,但是和东坡扯上关系,我原本是拒绝的。

改编自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牛奶咖啡《蝶恋花》


这是牛奶咖啡专辑《越长大越孤单》中的一首歌。苏轼为豪放词代表,他的婉约风格的词并不多见,这首是极其罕见的婉约精品。清新中蕴哀怨,婉丽中透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演唱者实则未窥破万一。

改编自《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求苏轼诗词改编的歌曲!

浣溪沙 是的吧

由苏轼词改编的歌曲有哪些?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编故事《苏轼游西湖》

  苏轼游西湖   这天,是苏东坡做官时印象最深刻的一日.这天,他去了西湖游玩观光,而且还亲笔题了一首著名的诗,.   望着美景,喝着美酒,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场面,虽然这时还是烈日炎炎,但不出一会儿,就被成了雨雾蒙蒙的场面.苏东坡很是惊讶,赞叹不已,天下还有如此奇观,为此他吟诵了的前两句: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写好的前两句诗,苏东坡总是觉得少了什么东西,觉得应该让后人回想什么东西.突然,他听到路上有些过路漩人的谈话:”真是美景啊!”不过要是能再造一座湖中台,饮百年老酒,而且再让西施给你倒酒,这才叫真正的好哇!”   听到此处,苏东坡好像猛然想起了什么,刷刷地拿起毛笔,命令侍人去磨墨……然后,苏东坡又刷刷地写下的后两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把西湖写得最好的诗,是写西湖的千古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晴.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浣溪沙》编一个故事?

元丰元年(1078),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官员,他姓苏名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就发生了春旱,他焦急万分,后来多方祈祷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必须到城东石潭谢神去! 他一边赶路,突然耳中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开过的枣花轻柔地落在他宽大的官服衣襟上,这使他突然惊觉已是初夏了,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一笑,放慢了心情和脚步,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他怀着好奇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 眼中繁忙的农村景象使他的心情闲适轻松起来,这真实的感官体验激发了他作为地方官员的愉悦。继续赶路,看见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柳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虽然衣裳贫寒但刚被女人细细浆洗过。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而只是斜依着柳树,看着卖瓜人自得的神情,他不由感受到了天气的炽热,突然生起想到树下避暑的念头来。大概中午喝了点小酒,也许应该在这午风轻暑里美美地小憩一会儿吧!二十里的路程此刻却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微醺的他渐渐感到困意弥生。口中越来越感干渴难耐,越走越乏,再无心绪去感叹农家乐,他的需求变得实际而迫切起来:一盏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 那么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知州的架子,诚然,在跌宕变幻的仕途里,他一直正是这样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隅茅屋。他把解渴解乏的希望寄托在了这野外的茅屋上,于是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是忐忑的——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着,当然接着便喝到了百姓双手为他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他精神为之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在受到了村民热情的款待之后,终于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苏轼的浣溪沙改写成现代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为什么叫做苏轼?

轼是古代车前面的扶手,处于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无,但没有却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苏轼为什么叫轼

苏轼叫轼的原因如下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

苏轼的轼是什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名与字是他的父亲苏洵所起.苏洵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祸福之间.辙乎,吾知免矣.” 老苏的意思是苏辙之名取义于处世应处于祸福之间,免于遭祸;苏轼之名取义于处世就处于有用无用之间,注重外在的个人形象的修饰. 苏轼字子瞻,瞻就是“远看”,《左传》云:“登轼而望之”.成语高瞻远瞩、有碍观瞻,取高处看得远与高处让远处能看见二义,就是苏轼字的含义.他的弟弟叫苏辙,字子由.从“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得来,由与辙是名字相关.孔子有个著名的学生叫子路,其实名叫仲由,字子路.与苏辙命名法接近.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