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爸爸李文华和他的“口袋故事

2019-02-22 12:33:43你好张江08:53 318
声音简介

如果说人生有分水岭,对李文华来说,他的分水岭就是2011年创办上海童锐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师爸爸”):


在此以前,他按照既定的人生路径求学、工作,虽然经过了首次创业的“失意”,但人生总体比较顺遂。


2011年以后,在他人多方“游说”下,这位互联网“老兵”尝试了二次创业,经历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李文华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从容和释然。


看点

兴趣驱动的人生,精彩纷呈



70年代出生的李文华是家里的老幺,家乡位于湖南和广西的交界,乡音难辨。


“很多人都说我是混合口音,可能是在外面呆久了吧”,谈到口音的问题,李文华爽朗地一笑。


他口中所谓的“在外面”大概要从求学开始算起。


高考时李文华报了南开大学的信息科学专业,“我原本以为是计算机有关的专业,但报到后才发现它属于数学系。由于我特别喜欢电子工程,所以在本科期间又辅修了相关课程,最后考研还是选择了电子系,后来去了浙大。”


可以说,在李文华的求学和工作初期,“兴趣驱动”是他的人生关键词,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自愿降薪去深圳金蝶软件。


“我记得当时金蝶正面临巨大的产品变革,他们新开了一个战略产品,我对那个项目很感兴趣,所以从原先的上海外资企业离职去了深圳的金蝶。”


在金蝶期间,李文华从事了很多岗位,从研发高级工程师到总体架构师、区域售前顾问、实施项目经理……均有所涉猎,而且跨度很大,这一切也全是兴趣使然。


2005年,李文华大学时代的一位同窗好友初为人父。作为新手爸爸,他不知道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物品。


这件事让李文华看到了母婴电商的发展机遇


于是,他辞职创办了贝趣网,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母婴社区电商的先行者。



“当时国内做母婴电商的只有北京的红孩子和上海的爱婴室,但爱婴室一直是实体店”。


第一次创业让李文华尝到了新鲜感,也首次品尝“失意”的滋味——贝趣网发展了一年半以后难以为继。对于首次“失意”,李文华这样评价:“那时候淘宝刚刚起来,中国的电商环境才刚起步。”


2009年,李文华加入盛大文学任技术总监。


在盛大期间,由于工作的缘故李文华成了国内第一批接触到iPad的人。有了平板电脑之后,他想给自己3岁的女儿挑选儿童类APP,当时博客非常流行,他也顺势创办了“工程师爸爸”博客,“我每次找到一款不错的APP,就会写评价分析,(“工程师爸爸”博客)在博客圈内有不错的反响”。


Q:具体火到什么程度?

China Daily、21世纪经济报道等国内主流媒体都闻讯报道过李文华。博客甚至启发了不少人创业,开发儿童类APP。


不过李文华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纯粹是出于爱好来运营,没想到创业盈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博客后来间接促成了李文华二次创业。


看点

口袋故事开启“第二人生”



随着“工程师爸爸”博客的火爆,不少人进入儿童内容领域创业,业内也急需一个平台为这些儿童类APP进行推广。


于是,不断有人“游说”李文华创业,这种“游说”持续了3个月。


李文华的内心开始“跃跃欲试”。“当时有很多人劝我出来创业,不过我有很多顾虑。后来我在金蝶时的领导也鼓励我,而且提出愿意提供原始资金作为支持,我就从盛大辞职创业了。”


李文华在公司的工号是003,另外一名合伙人耿人杰是004。


当被小编问到“为什么不是001或002”时,李文华笑称“因为001在我们还没出来创业时就招好了,他一直在公司”。



这样的安排颇有意思。“工程师爸爸”的团队里,有不少人自李文华创业起就一直呆在公司:版权中心总经理吴芳芳就是其中之一,她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学生。李文华把她招进来以后给予了很大的自由度,吴芳芳也为“工程师爸爸”的“开疆拓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包容、执着、给予下属极大的自由度”是李文华的管理哲学。


回顾以往的工作经历,在金蝶和盛大期间的经验为他后来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坦言:“金蝶和盛大的工作经验都是从零开始创建团队和打磨产品,对我的帮助很大。”


2016年,李文华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如果说第一个孩子间接促成了他的第二次创业,那么第二个孩子则帮助他更进一步打磨“工程师爸爸”旗下“口袋故事”这款产品。


“第二个孩子让我有机会了解低龄孩子的成长情况。”目前,口袋故事的主流付费年龄段是3-12岁,但李文华坦言“其实口袋故事从0岁,即孩子出生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尤其是针对学龄前儿童,他们还不识字,‘听’就成了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看点

不求速度,只愿细水长流


目前,口袋故事覆盖各类终端用户过亿,APP注册用户3500万,在国内儿童有声读物中处于第一梯队。


与单纯的有声书不同,口袋故事独家签约了国内知名儿童作家的书籍版权并与其他知名IP合作,还请了国内顶尖的配音团队的配音演员进行演绎,制作成音频“有声电影”,让孩子们“声临其境”地听到他们喜爱的故事。


如今,口袋故事已经与国内的200多位儿童作家签约,每月上线超过50部作品。“长篇连载是我们重点部署的内容品类,因此我们的作品可以长期制作”,李文华指出。


从做平台到做内容,李文华直言“跨度很大”,为此他尝试了很多角色,从管理、HR到财务、运营,俨然成了“多面手”。对于这第二次创业,李文华可谓倾注所有,“创业就是要熬得住,相比第一次创业,现在的资本和市场已经相对成熟”。


李文华所在的行业,往大了讲就是儿童教育产业,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而他从“听”切入,显然是找对了方向。


在口袋故事做用户研究的熊小玲告诉小编:“总的来说,对于年龄偏大的小朋友,睡前故事具有‘仪式感’——叫早时、通勤路上、假期的空余时间,都是孩子们‘听’故事的场景;对于年龄偏小的小朋友,儿童故事被用在更多碎片时间的场景之中。”


当前,知识付费日渐成为主流,家长们也养成了在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的习惯。



在这样的前提下,口袋故事成为了孩子们的绝佳选择。在工程师爸爸进门的背景墙上,可以看到公司的近期目标——让故事无处不在。李文华在采访中也提到“我们现在和许多智能终端合作,为他们提供内容,优势互补,我相信未来可以实现让故事无处不在”。


一款成功的文创产品,核心价值还在于优质内容。


因此,口袋故事自诞生起就注重打磨内容,“故事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追求速度是行不通的”,李文华对比了国内外顶尖的影视制作厂商后说“他们都有超过50年的历史”,在他看来,文创行业需要“细水长流”。


一步一个脚印,7年间,“口袋故事”的市场从没有竞争对手到出现了5、6家同类型的对手。


李文华坦言“没有竞争对手的行业一定是个小行业”,而他不喜欢“唱独角戏”。


未来,李文华希望把“口袋故事”打造成一个产业化的平台,把儿童内容领域最优质的创作者、从业者以及智能终端整合在一起,用技术为行业“赋能”。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的时光机读后感不少于三十个字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的时光机读后感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的时光机》是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杨鹏先生写的一部童话作品。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平时我们的爸爸都是人高马大、身体强壮的,怎么可能会装在口袋里呢?我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杨歌的小男孩和一个拇指大的爸爸。杨歌的爸爸原来有一米八、五大三粗,但是他总是挨杨歌妈妈的骂,每骂一次,身体就缩小一厘米,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拇指小人儿。变小后的爸爸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整天待在杨歌的口袋里,随时随地监视杨歌的一举一动。一天,爸爸发明了一台时光机,带着杨歌穿越到过去、未来。从最初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解过去的历史、未来世界的状况,及至利用时光机挽救空难,改变人类生活及命运。后来,时光机还被推广开来,无论穷人富人,人手一台,但时光机不仅没让世界变得美好,世界却将面临着毁灭!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变小记的介绍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里爸爸变小后做了哪些事

我的爸爸本来跟你们的爸爸一样平凡,一样想有所作为,一样高,可是妈妈认为爸爸没有出息,动不动就讽刺、挖苦和责骂他。爸爸在妈妈的责骂声中,越变越小,最后成了铅笔头那样的小人。 妈妈把这个小爸爸派给我,监督我的学习,我只好把他装在口袋里,整天带在身上。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怎样长大的

《我的爸爸是超人》有答案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变小记

能不能全文阅读啊!我只读到爸爸当足球教练就看不了了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中爸爸为何变小了

听你的问题都很有趣,这是个动画片么?好想看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简介

我的爸爸本来跟你们的爸爸1样平凡,1样想有所作为,1样高,可是妈妈认为爸爸没有出息,动不动就讽岩团改刺、粗判挖苦和叱骂他。爸爸在妈妈的叱骂声中,越变越小,最后成了铅笔头那样的小人或销。 妈妈把这个小爸爸派给我,监督我的学习,我只好把他装在口袋里,整天带在身上。没想到小偷把爸爸和钱包1起偷走了……产生了很多事情,爸爸又渐渐长大,恢复原样,又过上平凡的生活。应当算是1本好书,从孩子的角度去写平凡的生活,不1样的精彩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故事中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我的爸爸本来跟你们的爸爸一样平凡,一样想有所作为,一样高,可是妈妈认为爸爸没有出息,动不动就讽刺、挖苦和责骂他。爸爸在妈妈的责骂声中,越变越小,最后成了铅笔头那样的小人。 妈妈把这个小爸爸派给我,监督我的学习,我只好把他装在口袋里,整天带在身上。没想到小偷把爸爸和钱包一起偷走了……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这本书虽然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但主角是“我”,杨歌。写的是小学生杨歌如何被“超人培训班”的小广告诱骗,参加了几天免费的超人培训之后具纤扰备了一些超人的能力,然后发生了一系列杨歌出改胡名引起关注、猴子校长借机大肆宣传“超人学校”、家长们蜂拥送自己的孩子上超人培训班、超人培训班里训练出来的孩子先是能力超凡继而超能力消失后变成傻乎乎的“僵尸”、杨歌又便会普通孩子的故事。 杨歌的超人梦想,是很多男孩的英雄之梦。他们梦想着自己学业优异,能力非凡,武功盖世,无所不能。在成为超人的梦想里,他们不用为写作业和学习成绩而烦恼,不用为学校里的种种不快而伤心;在成为超人的梦想里,孩子是快乐的孩子。 而现实生活中,无法成为超人的凡人生活中,杨歌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学习兴趣缺缺、没有各种爱好和特长、还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杨歌都是个不受待见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极度缺乏自信,或许才因此有了成为超人的梦想。在梦想的天空里,他具备了各种能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变得自信起来。 杨歌的超人之梦虽为虚构,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很多孩子对于现实繁重学业与不满现状的一种心理逃避。 除此,家长们削尖了脑袋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超人培训班”,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将孩子纷纷送到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的写照。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唯恐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只要是别的孩子参加的,自己的孩子也得参加,至于孩子能学到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孩子在学的过程中是否有兴趣、是否快乐,家长们则很少考虑。 还有,打着夸张宣传口号的“超人培训班”,正是当下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以培训为名、行敛财之实的真实映照。 虽然这本书有很多现实意义,可是,它绝不枯燥,相反,它从头至尾都透着一股巨大的幽默,和诙谐,毁歼旦使得这本书好玩十足。读的时候忍不住频频笑起来,笑完,又一次次陷入思考,感受那些现实意义的激荡。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怎样长大的

袋鼠爸爸没有口袋.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