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2-09-14 23:48:18汉良书院16:16 200
声音简介

春风十里,不如书香如缕,这是一书一世界的喜悦。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丰富人生!岁月如歌,温柔温暖。生命,如同一趟不复返的列车缓缓前行,遇见未来的自己,感受生命中的真诚!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伟大与渺小,或华丽、或虚无,承载着我们对家乡的依恋与温暖,这里是上海的向阳小书屋,这里是HON艺术童真时间,这里有最真最美的声音为你诵读,这里有孩子们稚嫩的画笔为你描摹未来世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榜样的力量带着你做越来越好的自己,让智慧与快乐伴你成长!


快乐参与、智慧发展,做越来越好的自己!”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文化有传承,亲情有传递”HON艺术童真时间欢迎您!《翰墨书香 教育手记》文字版见公众号tongzhenshijian。


润物细无声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万航渡路小学 王凤鸣

语文学科教学是学生学好母语的学科,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学生语言交流、生活思考与人文关怀的责任。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又是培养人的,应该为人服务。一个民族学好自己的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历史的长廊中,在一代又一代中传承好自己民族的文化又是多么重要!而脱离了母语文化,空洞地进行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又是多么枯燥乏味,学生也不容易真正地从情感上接受,真正融入到他们的行为中去,在一举一动中体现正确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如此重要的母语学科中,对学生渗透道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渗透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过程。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每个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也不同。因此,很多学生很难准确判断是非善恶。语文学科的教育任务是在知识灌输的同时不忘承担整个国家培养综合性社会人的责任。而对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认字、学会朗读,更是应为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起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潜移默化通过一篇篇美文的朗读与思考中成长,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它为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做好奠基,为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一生,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新知识,养成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留下各种成长中的印记,这不仅仅是语文学科要做的,也是新时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做的,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然学习过程中,逐步的,润物细无声地受到影响,滴水穿石,自然养成,一生受益!

纵观各个学科领域,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独具优势。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培养是发现智慧学生和培养终身爱学乐学学生的最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不同的课文都可以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如课文讲解、作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等等都可以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从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文的出发点等引发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让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最好的途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佳途径

1.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品格教育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会选入部分关于尊师的课文,这些课文都非常有教育意义。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就是《老师领进门》通过回忆恩师,回忆自己孩提时期在老师引导下受到文学启蒙的故事,表达了他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作者就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的文学创作就是受了启蒙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他的启蒙老师将作者领进文学创作大门的。教师通过这篇课文,教育学生要感恩,更要尊师的道理。而如果在平时,只是对学生空谈要尊师,要懂得感恩没有这样的课文做基础,学生对尊师、对感恩的道理,可能就没有上过这样一篇课文来得印象深刻。

第二课《孔子和学生》则叙述了“万世之师”的故事,通过描述子夏和孔子之间饶有趣味而又发人深思的对话,揭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具体含义。孔子的娓娓道出自己的见解,不仅使子夏恍然大悟,也教育了学生,学生亦明白要“不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揣摩领会课文中人物言行,最大化地受到教育!因为只有印象深刻才能更好化为行动!

2. 通过教材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出真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深度挖掘,设计教学环节,强化这一理念。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有些课文仅仅让学生就书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把课内知识很好地延伸课外,让学生通过找图片、读资料、谈感受等各种途径,通过自己动手去了解知识,咬文嚼字中绘出游览颐和园的方位顺序及开国大典的方位顺序等,学生感悟颐和园的精美和大气,天安门广场宏伟的同时,感悟祖国江山多美好,却不仅仅停留在“美”上,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在教师的传授下学习语文知识,又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徜徉在文字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3. 通过教材内容渗透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每个孩子都渴望在生活中能够得到父母的爱、家人的爱、老师和同学的爱。

《看不见的爱》写了一位母亲为了让她的盲孩子能像别的孩子一样用弹弓打玻璃瓶,耐心地陪伴孩子,并鼓励孩子“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做了没有”,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玻璃瓶。一个小故事,表现了浓浓的母爱,帮助学生感悟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帮助学生感悟到亲情的美好以及“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涵义。

《父亲的谜语》通过写小时候父亲教“我”猜谜语、编谜语,表达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心。

《十年后的礼物》则描写了十年前,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在森林中遇到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答应十年后送给她一件礼物,十年后,大音乐家真的信守诺言,以奇妙的方式把一支乐曲送给她,这件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前两篇还是亲人之间的爱的体现,后面的十年后的礼物则是体现了一种大爱与诚信。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文,加深对亲情的感悟,促使学生从这种亲情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利用了课文对学生进行了品格教育。

《家乡的桥》、《快乐的杉树林》等课文,用回忆童年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思乡之情。

《家乡的桥》通过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无限情趣。

《快乐的杉树林》通过了解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体会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家乡的桥》、《快乐的杉树林》则是体现了一种对物的爱,一种情境的爱和小伙伴之间的感情。通过感悟人世间这些美好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并从关爱他人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巧妙地运用了文本,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德育教育的成效相应持续显现,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深学生情感的体验。文以载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合理且润物细无声,持久长效的让学生在文本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师灵活把握教材,找到教材中融入德育教育最佳契合点,语文学习、德育教育互为补充,并行不悖!

我想:唐朝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里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应该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意境吧!

2019.2.18


本期节目:润物细无声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王凤鸣
主播:郁菲
配乐:赵海洋《过去的未来》钢琴版纯音乐 

作者/主播简介:

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 语文老师 王凤鸣  

公众号:童真时间 tongzhenshijian

公众号:HON墨诗书 honmoshishu

大鱼号:HON墨诗书




如何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

德育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孩子纯真的品质,又包括生活细节中显示出来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度与真诚。 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渗透。 1.在衣、食、住、行中渗透德育 从早上入园,教师就应教育孩子讲文明、讲礼貌,如和老师问好,与家长道别。 进入教室后,应让他们自己擦桌子、摆桌椅,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 一日三餐前,教育他们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热爱劳动,珍惜粮食,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另外,在升旗活动中还要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党,在参加各类活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美好情感。 2.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德育 传统教育中,孩子的知识、品德、习惯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于学校的课堂。 所以,课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加强品德教育呢? 在幼儿园的每一节课中,教师都要用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精神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进行一次次的启发、熏陶、感染,从语言的表现到行动的实践,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让品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的教材是人们的知识、智慧、才能的汇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所以我们要用好教材,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绘画吸引幼儿,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品德教育的种子。 比如,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启迪幼儿的智慧;在动手描绘各种图案的过程中健全孩子的的人格;在歌声嘹亮的音乐课中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向往之情。 总之,我们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让品德教育在课堂中扎根、开花、结果。 3.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德育 孩子在衣食住行、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各种优良品质,最后都要回归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实践。 所以,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德育。 比如,在户外体育活动拍皮球的游戏中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的皮球飞了出去,另一个孩子帮他捡了回来。其中一个孩子说出了“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 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表扬这两个孩子,把他们作为当天的学习典型,放大他们的这一行为,肯定他们的优点,为全班学生树立品德教育的好榜样。 相反,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孩子争抢、打骂等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讨论,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这些都是生活中最鲜活的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这些契机进行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裘惠芳.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4):244~245.   [2]林瑞云,吴小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初步尝试[J].教育评论,1989(6):39~40.

小学英语如何渗透德育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德育教学的熏陶,在提高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有相应的提升。由此可见,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期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终身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传统的德育教学内涵与现代英语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将德育的概念贯彻于心,更好地面向世界,走向未来[1]。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吃透英语教材,发掘德育内容 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教材是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在利用教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让学生们能够从教材中受到相关德育内容的熏陶。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Father'sDay(父亲节)的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的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对父亲节这一节日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深度挖掘这一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内涵,那就是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们可以把教材跟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在讲解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内容,如让学生写一篇英语小文章,记录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感人小故事,还可以设置“Father,Iwanttotellyoutoday”(父亲,今天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小环节,通过这些内容的设置,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练习常见的、需要掌握的句式表达方法,又进一步受到德育的熏陶,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提倡的孝道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教材这一宝贵资源。 (二)开展情景模拟,促进品德教育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景模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的教学优势在于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跟随教师创设的情境进入课程学习,学生会有更强的代入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尤为适用,英语本身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有一种畏难的情绪,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来。同时,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能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具体来说,如我们在学习小学英语Myfamily这个课程的过程中,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家庭成员的表达方式,如“mother”“fa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几个小朋友为一组,每个学生承担一个角色,然后结合自己的角色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情景模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迅速地掌握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增加学习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贯彻、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辈,要尽到自己的职责等,这些都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并学习的德育常识。 (三)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开展。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外活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受到德育教学的熏陶。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进行教学辅助,将课外活动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英语Askingforhelp这个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寻求帮助的英语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课外活动来进行辅助。又如,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来到双语服务的商店进行学习物品的购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检验学习到的知识,学生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句式来进行表达,如“Couldyoutellmewherethepenis?”“Canyoutellmewherethepencilsare?”通过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弥补学习的不足,同时通过这项课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这也是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周密的布置,要充分地熟悉教学内容,在设计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目标的结合点,同时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 (四)抓住学生特点,游戏渗透德育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游戏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来。我们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游戏的形式与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愉快地接受英语知识,同时受到德育教学的熏陶。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英语WearegoingtovisittheGreatWall这节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的特点,巧妙地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游戏。我们在进行这节课程的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游戏的形式,如让学生担任小导游来介绍长城的特色,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游玩长城的攻略,在这个过程中会应用到一些需要掌握的英语句式和语法,如“Wecangotherebybus”等,教师一定要结合趣味性与教育性,巧妙地设置游戏形式。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 2、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 3、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4、在美术综合实践课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下面我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是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渗透德育的关键。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是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城乡各中学普遍使用,要求每位历史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能够以交互方式处理、传输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媒体技术。由于其具有声、像、图、文结合的特点,所以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对历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我认为多媒体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有效落实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比如我在教学《钢铁长城》这一课时,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阅兵的片断,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时,我又依次播放了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军六十周年庆典片断和有关导弹部队发展的课件。通过“再现”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再配以解说,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即“钢铁长城”的形成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体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是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做客观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经常使用比较法,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一是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和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邓世昌;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如叶志超。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关于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如下: 学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时,强调一个原则,就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此, 要做到三点: 第一,贵在自然融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的是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强行将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嫁接到学科教学中,牵强附会,容易造成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两张皮”,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二,重在严谨贴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相关思政理论吃不透、拿不准时,要研究学习相关书籍,或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请教,一定要做到严谨贴切,不能模棱两可或以讹传讹。 第三,妙在画龙点睛。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到底融入多少思政元素合适?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哲学原理、做人道理无时无处不在,许多事情都能跟学科育人联系起来,但并非越多越好,妙在得当。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统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与重塑。 增强学科课程育人功能。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发掘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学校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维度的目标要求,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在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 学校鼓励教师探索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法,依托在线课程建设网络平台,采用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于教学设计中。 对于成效好、反响佳的典型教学案例,学校及时发掘和总结推广,为教师树立样板,为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借鉴。 做好课题研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通过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课题,带动教师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 老师不仅是学生在求学道路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孩子们的心中教师是至高无上、争相模仿的对象,很多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认识都来源于老师,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乎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而且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而教师毫无争议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以最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带好头,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团结互助,孝敬父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动不动就讲脏话,一伸手就拿出一块皱皱巴巴的手绢又如何来要求学生讲礼貌、讲卫生呢?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穿衣方面大大方方,上课不迟到,以身作则,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主动去模仿教师,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榜样,为培养学生唯先是学、唯美是学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做到寓教于境的德育目的 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需要设身处地的体验,因此,教师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做到寓教于境。例如,一个健康人没有体验过残疾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残疾人的艰辛和不易是很难有所体会的,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替别人着想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体会的机会。我们就借助在全国助残日这一天举办的献爱心活动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情境:事先在讲台上放一本书和一些其它物品,然后在门口和讲台之间放一些障碍物,要求学生蒙上眼从门口走到讲台去取那本书,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再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取书,最后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经过这个活动,学生们都意识到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易和艰辛,从而增强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乐于助人,主动替别人着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借助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实施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对故事情有独钟,如果将大道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可能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中,我们老师要广泛搜集德育方面的故事材料,以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班级德育教育中我给学生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以孔融为榜样,懂得谦让,还给学生讲讲孙敬修的故事,告诫学生尊老爱幼,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做一个好人。另外,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我还经常给学生讲一讲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比如哪个小区的谁被评为劳动模范,又比如过节放鞭炮因为方法不当而造成烧伤事故,以此让学生引以为戒,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四、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提高正面德育教育的效应 “英雄主义”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影响比较深刻,对身边的“英雄人物”都极力崇拜、效仿,我们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榜样作用,提高正面德育教育的效应。例如,我在班级德育中利用教室的墙壁开辟一个“明星专栏”,让学生推选自己心中的“明星”,有新风星、助人星、好学星、卫生星、勇敢星、守纪星等等,并把这些同学的照片挂在墙上,让学生以这些“明星”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并且采取定期选举制度,由学生自己评选和管理。这样一来,就打打提高了正面效应,为了荣登“明星专栏”,同学们积极表现,注意道德修养的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德育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师的认同和赞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把鼓励的话和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获得了满足学生才会更愿意听老师的话,为了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会更努力的按教师的话去做,将自己最后的一面展现在教师面前。例如,一开始我们班每节课开始前,班级内总是很难安静下来,吵吵嚷嚷,如果这时教师采取震慑的策略,比如批评全班和点名批评,那么势必会让学生心理不舒服,产生厌烦情绪,收效甚微,但反之,我反其道而行,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那些早早将课本准备好,做好上课准备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可以给他们每人发一朵小红花,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会使那些吵嚷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得到小红花的几位同学当做自己的目标,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们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发展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如何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渗透美育教育

had seen something just like tha

如何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

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将德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是最有效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教中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及时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英文/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怎样在美术课堂渗入德育教育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品德意识

渗透压细胞...

人体细胞的外环境就是人的体液当我们喝水少时体液中的Na+Cl-等的浓度就会升高(就好比是两勺糖一勺放在20ml的水中另一勺放在50ml的水中当然是20ml的水中糖的浓度高)由于离子浓度变高渗透压就升高了由于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如H2O分子自由出入细胞内外哪侧的渗透压高水就流向哪一侧)所以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出来补充体液中的水分但是当细胞内部水分流失过多时就会导致细胞死亡所以在平时不要感到口渴时才喝水要时不时的喝些水但是也不要喝太多哦不然会水中毒的呵呵不过水中毒也多是因为肾脏不好有蹭引起的排泄不好一般的饮水是没有大碍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