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修辞 13

2019-03-29 11:08:04弹贝斯的老高24:28 43
声音简介

音乐作品修辞 全36讲 韩锺恩 上海音乐学院

在社戏中,10~1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鲁迅的小说《社戏》,无论从篇幅还是从语言讲,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都是较难的。为了让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大纲要求),理解小说的中心,领会作者的感情,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设计如下: 一、长驱直入,提纲挈领 首先,由“看戏”入题,引导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社戏”,教师在此就“社戏”在当时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稍稍延伸,接着学生略读第1、第4、第24自然段,说明这次看戏的时间、地点。学生很容易找出赵庄的地点,但时间得由“扫墓完毕”(清明节)和“吃罗汉豆”的情节推测,应是春末夏初。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第17至第21自然段,讨论:看的什么戏?从文中对“铁头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这些角色的描写可以看出,孩子们不知道台上演的什么戏,因而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我们”的“扫兴、忍耐、骂、熬”等反应,结论是戏并不好看。可是,第二天,六一公公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吗?”回答是“好”,这是为什么? 要学生一下子抓住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阅读课文第5至9自然段、第10自然段至13自然段、第14至21自然段、第22至27自然段四个部分,概括出“好”的原因: ① 看戏前的波折,说明看戏来之不易,农家小朋友的聪明能干、热情周到,令人难忘; ② 去看戏途中景色优美,心情愉快; ③ 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 ④ 归航偷豆,充满乐趣。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到这样的结论:不是戏好是人好。 二、立足中心,品味精华 在前面的阅读分析中,学生宏观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对于写得有诗意的段落,还需仔细咀嚼,只要立足中心,很多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详略问题,自然是能突出中心的就详写,反之就略写。六一公公在豆被偷了的情况下,居然还“感激起来”,并且又“送豆”,已经突出了他的好客、热忱,作为平桥村大人的代表,对六一公公的描写,小说就不必再展开,因此略写。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多方面地感受景物,对学生而言并不难,但为什么要这样写景,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而只要结合小说的中心,将“出航”和“归航”比较,当时人物迫切和兴奋的心情就不难体会。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居高临下,整体而宏观地感知这篇优秀的小说,避免肢解课文,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修辞手法与修辞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修辞学就是学修

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的一门学问。修辞手法是修辞学里的主要内容。

与世长辞,辞职,不辞而别,辞退辞字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有

与世长辞和不辞而别

央视名嘴撒贝宁隐藏13年放飞自我,变身让人无法辨认,辞职后他怎么样了?

谁告诉你们他辞职了?

义不容辞的辞

义不容辞的辞是推托的意思。 义不容辞(拼音:yì bù róng c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拒绝;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不做推辞。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用力拒曹……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近义词: 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谊不容辞、理所当然。 例句: 1.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2.既然是关系到儿童福利,我自然义不容辞,愿意挺身而出。 3.每次同学有困难请求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义不容辞。 4.兴国安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毕竟大家朋友一场,这样的小忙我肯定也是义不容辞的。 6.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7.维护班级荣誉是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8.支援灾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9.他一向热心公益,对于募款表演,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了。

与世长辞的辞是什么意思

辞:告别,逝去

请问有谁知道”不辞而别”中的"辞"是什么意思?

是告别的意思

《归去来兮辞》的”辞”是什么意思?

文体的一种:~赋。,如汉武帝的《秋风辞》

归去来兮辞的辞是什么意思

辞,即赋,一种 讲究押韵和句式的散文

归去来兮辞中的辞是什么意思

归去来兮辞中的辞是一种文体。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 楚辞体的特点: 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 归去来兮辞中的辞的特征: 语句特征明显,好用语气词“兮”,句中常有虚词,可算作句中字数,也可以不算,每句三个节拍。形式上的活泼多样,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