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集02~南怀瑾先生详解楞严经

2019-04-24 15:13:47夏韵菩提20:41 1.5万
声音简介
就是我经常讲有一个大阿罗汉的故事。有两位大阿罗汉,这是古代佛教一个故事,都证了道的。有位居士供养他,供养在家里,吃得很少,我们大陆当年有,有好的法师啊,他回家供养,他自己这一家人,常常家里供养。供养就是四事供养,供养者四件事大原则: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四事供养,包括衣食住行,都是他供养。那么他供养了两位大阿罗汉有道的人,这两位罗汉有一位同参,同参就是同伴啊,佛教的名词叫同参道友。这一位什么都没有,跟着去吃白食的,你两位带带我嘛,我也没有缘,人家供养,无所谓,也受人家供养了三年。有一天这两位得道的罗汉,说他都不肯用功,跟着吃白食,受人家供养不对的,我们俩个人整他一下,请假走开了,让他一个人在这里。他在那里啊,这一家人啊,哎哟,我们这三位师父啊,我们家里供养,那两位三天两天都要说法,他在这里三年没有开示我们一次啊,没有开导,现在两位师父大师父二师父不在,就请他开示,请他上坐啊。受人供养嘛,做法师要说法于人,他上去实在没有东西说啊,坐在上面急得满头大汗,法师说法很庄严坐着。下面这一家人很庄严合掌跪在那里等,等了半天一声都没有。下面一家人更严重,噢,这个师父跟那两个师父不同,更有道,他看我们根器不行,所以大家跪得更整齐一点,两个膝盖头也叭叭痛。实际上他已经一身冷汗了,急的呀后面说不出来。下面跪着低着头,这个师父不同,不同,三年不开口,开口果然不同,我们大概根器不够啊,再等。他实在没有办法在上面,一下在上面苦啊,苦啊,苦啊。下面一家人嗯说得好,只要一个字都懂了,苦啊,人世间是苦啊,两个膝盖头也跪得很苦嘛,本来都苦,苦,苦说得好,再等。等了半天,他还没有办法,苦啊,苦啊,讲不出来的苦啊。下面一听,嗯,对,世间一切皆苦,已经证入了初果的境界了。他叫了两三次苦啊,下面大彻大悟,抬头一看上面这位师父啊,原来还是一个混球呢,下面都悟了道了,反过来一看他原来是个混球。所以你不要认为师父混球没有关系的,你只要信得过照样悟道。象这一类无常、苦、空啊,他就说得好,宣说苦空,苦啊,苦啊,这样垂两下,苦啊苦啊,说不出来的苦啊,下面的证到空了。

这种不是说法无碍,这只能说学的人善缘成就,善缘到了,碰到盲目的师父他也会成道,是学的人本身的福德因缘,所谓学佛要注重时间因缘,佛经讲时间因缘,在我们普通讲运气来了,得道的运气来了。时间到了,他就悟道了,佛法也讲命运啊,时间因缘到了,他悟道了。那么这个说法的人呢,刚才我引用这个故事的例子,不善于说法。所以这里讲“宣说苦空”,善于说法的根本不谈一个苦字,一个故事一个比喻说完了,一翻道理你自然感觉到人世一切皆苦,毫无道理,有求皆苦,那就善于说法了。你说什么是佛法?无常嘛,苦嘛,空嘛,无我嘛,六根六尘十八界。我经常说看的佛学文章讲来讲去都是这个东西,这一桶水倒在那一桶水,那一桶倒在这一桶,空有,有空,就是那么倒,不能宣说苦空的道理。我们看一部电影看一个戏,看了了解了人生,觉得感叹啊,善于宣说苦空。并不是说他一天到晚给人家讲人生生来就是苦啊,一切皆空啊,老实讲讲三次我都不愿意听,觉得他神经了。苦本来已经苦了,越听你讲,听你听得很痛苦啊,这个事情怎么干嘛?所以宣说苦空四个字,还要辩才无碍,以各种方法表达这个道理。

所以下面有“深达实相”,至高的真理,实相是道体,智慧之体,实相般若---道体,所以明心见性究竟是怎么样?至高无上这个性是怎么样?第一义、第一义怎么样?中道义的中道义是怎么样?这个真实的那个东西,真实没有东西,空的。你说空的呀?确有其事,所以真空妙有,这个实相第一义谛,他能够把它表达得很好。当然不象我这个样子笨啊,他是辩才无碍,我们是有碍,表达不出来,他都把它讲得出来。因此不一定他悟道啊,就是头脑正思维,逻辑思考,绝顶的聪明,就是口才好,善于演讲,善于教人,就是一个很优良的一个老师,优良的一个教授,善于表达。因此象这样。

“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他并不是一定自己修到了,可是真要他上台讲的时候,十方所有佛法最秘密的法门,人家不懂他懂了,他都可以教授得很好。给你教得好,尽管教不出来的,在那里叫苦你都会懂,他就有这个福报,所以众生跟着这种老师啊,就叫做明师了,高明的明,明白的明,不是出名的名,出名名气大,不一定了,名气没有用,要他明白,通达明白,这是讲明师。等于一个问题啊,你说有时候我们碰到教书,象我们很多同学们教书,就讲老师啊,学生笨。我说我当年教你们就晓得你们很笨,所以你们出去啊,笨,教书都教不好。教书不是表达你的学问好啊,是要看对象怎么使他懂得呀。学问好,只粉笔,我背一下,如是我闻,阿耨多罗三缈三菩提,完了下课,管你三菩提呀萨菩提呀,那有什么用?你要表达出来,晓得他没有懂,最浅近的话,所谓契机,合于他的需要、他的程度,他能够接受,而听得很有味道。同样你重复的话人家百听而不厌,你同样的话,很高兴的话,听得人家一听就想睡,同百听而不厌两个刚好相对比。那么问题来了,你要自己反省他为什么听得睡?

象我们年轻时候上台讲话啊,只要听得一个人瞌睡,那个脸啊从这个里头红起红到下面,当然外面看不见,自己晓得不对了,一定不对嘛,他才睡着了,那中间想办法讲一个笑话,大家哈哈一笑,就把他笑醒,你说你怎么可以睡觉啊?不行。那就不好,你来一个笑话,旁边同学哈哈一笑,他也笑醒了,你的话也继续下去了,然后他瞪很大的眼睛一路听到底,那么你就是辩才半无碍了,真的哟。我们教书的同学们注意,不要光要求对象,要要求自己,教书的目的是最高深的学问用最浅近的最明白的话使你怎么懂得,甚至他不懂,放屁你懂不懂?他说我懂了,噢,懂了就好了,懂了屁也没有了,事情他也懂了嘛。虽然做得很不好的比方,但是就是那么切实。我们在坐的很多教书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光要求学生,学生固然都不聪明啊。所以有些学生来我经常骂,你不懂问啊!不好意思,这个我不懂,很丢人。我说你懂了还叫学生啊?我叫你太老师了嘛,我就跟你学了嘛。即然做学生,本来就笨嘛,本来就要挨骂嘛,骂了才学得出来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看他这样的功德背下来。因为这样,无始以来的这个习气,善的功德。不懂的东西到他前面,东说西说,他自己也悟了,通达了。这就是包括了教学相长。

所以有些出家同学学佛,功夫也很好,象我们这里同学,学识也不错,我经常叫他们,你们出去弘法嘛,老是赖在这里。老师啊,我没有学好,没有学够。我说你哪一天才够呢?我死了你够不够呢?如果够了,我明天就死,你出来弘法,《楞严经》你讲一样的,我讲你讲一样的。你不知道,肯教人家的时候就是教自己,因为自己要上去教人就怕自己错了,那么这一逼啊,就把自己逼会了,就是那个苦啊,苦啊,两锤一锤自己也开悟了,就锤出来了。利他就是利已,利人就是自利,真的哟,教学是相长。一边教人一边自己都在学。因为自己逼到那里,平常不肯用心的,譬如我们看一本书,你就不肯用心看,假使考试逼你,你就讲得蛮好,其原因就是这个脑子啊,思想越用越出来的,所以要正思维。

因此他说一切恒沙如来,不止一个佛两个佛,秘密法门,到他手里要他讲,都讲得很好,标准的教书匠,随便到他手里就讲好的。别人讲的听不懂,他讲就听懂了。他说“我于众中”,当着大众,“微妙开示”问题在微妙,很妙很巧妙的引用,使人家能够懂进去,这就是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一

谁有南怀瑾楞严经讲座电子书版本的?

在tao宝上收有,

南怀瑾讲楞严经10卷都讲完了吗

楞严大义,十卷全部讲完。 网上只有到第六卷的音频。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天津哪买

长江道的图书批发市场有整套的南师文集,我就是几年前在那买的。 你也可以在网上购买,最方便了。

推荐一本南怀瑾先生的书?

《如何修证佛法》

南怀瑾老先生是谁啊?

一个重佛轻道的家伙

有听说南怀瑾老先生认为儿童不宜打坐。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出自南老师的哪部著作?哪位知道详情请给个说法!

我看过南禅7日视频,里面打坐的孩子特别多,您说儿童不合适打坐,道理不太通。 个人的建议是父母必须要也会打坐,才好让孩子一起练,不然自己都不懂,孩子有问题跟谁问啊。如果您自己打坐了,就能够了解打坐是否适合孩子了,不必要“问道於盲”。 我自己两个孩子都打坐!!没啥问题的。

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第二十二章

无聊 ~~~~~

如何学楞严经/如何学楞严经

理行如一,愿心一致。

楞严经谁讲得最好?当代法师哪位楞严经讲的最好?

会性法师比圆瑛法师讲通俗易懂。 圆瑛法师讲义我看两遍。 会性法师讲述我听了三遍。看了四遍。

赖永海楞严经和南怀瑾讲佛法哪个厉害?

南师讲的不错,其他没看过!不管谁讲,都只是借鉴,你明白了,把这些道理变成自己的道理才行!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