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集体读孔子教育智慧第110至120页

2022-08-01 15:27:43wang士刚22:22 40
声音简介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什么

是指“仁”和“德治”

孔子的智慧有什么?

学习态度方法,修身做人

我的教育智慧(之二):智慧教育

  现在的学生是敏感的,他们对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但是不一定都认可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在关键时刻,我们要“大题小做”,甚至“大题不做”――   开学的第一周,班上的公用圆规便被一分为二了。调查了一些同学,没有人举报,更没有人承认。对这件事,我只是在班上进行了简单的强调。   又过了几天,辅导室的锁被扭坏了,负责钥匙的陈同学告诉我班上的几位同学曾经动过这把锁。我找来他们,但没有人承担这个责任,我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责令他们写出检讨和保证。接着,我在班上由点及面地批评了一些好动的同学,然后,把那几天表现不佳的学生一一点名训斥,最后还把班干部也数落了一番。在我一个人滔滔不绝的批评声中,学生们一直毕恭毕敬地聆听。随后上了半个小时的数学课,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身心疲惫。   现在,历史又在重演,课室后门的锁不知被谁扭坏了。我又一次被学生推到了愤怒的边缘……   我尽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学生们静静地注视着我。我非常气愤部分学生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淡薄,但同时,我又深刻认识到以前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要将此事作为一个教育的良好契机,不仅仅是对有这种行为的学生,更要对全班进行一次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大家认识到作为一名华附学子不但要“笃学”,更要“厚德”。   于是,我用缓慢而又沉重的语气和全班同学讨论、评价这件事情。我说,门锁坏了,我们可以换新的,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用勤奋弥补,如果我们的道德品质坏了,那损失可就大了。一把锁值不了多少钱,破坏锁却是绝对错误的,但是,如果有敢于承担过错的勇气和行动,也是一种弥补…… 我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全班同学的反应,渐渐地,班上的梁XX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接着说道,请同学们反思这样的行为,真的连小学生都比不上,这并不是年龄上的差异而是作为一名学生在素质方面的差异。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么我们的班级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梁XX同学举起了右手并说道:“老师,这把锁是我弄坏的,你批评我一个人好了,我愿意赔钱……”   全班同学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没有看不起他,反而佩服他勇于承认错误。我的眼光扫过每一位同学,给他们一个微笑。这一笑,使学生,也使我自己轻松了许多。   当天晚上,班上很多同学一起拆卸、安装了后门的锁。   时至今日,班上再也没有出现损坏公物的现象。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聂少林)      很多班主任都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始终以“温柔的爱”对待学生,对那些学习优秀生更是宠爱有加。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宽容、大度,但这种爱和宽容必须在温柔和严厉、原则与灵活、方法与技巧之间――   一个周六的下午,英语考试刚刚结束,同学们正忙碌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我起身离开办公室,两位女生急匆匆地跑来,要求留宿。出于安全考虑,我非常客气地问道:“为什么这么晚才想到留宿?留宿可以,但按照学校的要求,必须告诉家长,请先打个电话给家长好吗?”我话还没讲完,这两位女生竟然不耐烦地、有点生气地说:“老师,算了吧。何必这样麻烦呢?”在老师心目中,这可是两位比较优秀的学生啊!怎么蛮不讲理呢?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只是说这是学校的要求,希望她们能够理解。可她们还是气冲冲地掉头就往教室方向跑。我稍微冷静下来,决定要以理服人,于是便拿着学校印发的《学生教育管理条例》小册子来到她们跟前,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这是学校的 规章制度 ,我这样做,既是对你们负责,也是对你们家长负责。不告诉家长,你们就不怕父母担心吗?难道你们就忍心让老师违规吗?”她们不仅对我的教育不买帐,而且竟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大声地说:“我们不留宿,总可以吧?”把书包重重地往课桌上一甩,搞得我十分难堪。   面对她们一次又一次的过激行为,我再也强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于是把她们请到了办公室。我拿出刚刚考完的试卷,指着两道最难的题目问道:“这两题你们是怎样做的?如果你们做对了,我就批准你们留宿,反之,就严格按照学校政策办。”我心中有数,这两题难度大,不少人做错了。果然,她们做不出来。我很快找到了几份做对的试卷给她们看,想不到这几位做对的同学平时并不比她们强,她们脸色绯红,很不自在,显然被我的软中带硬、柔中带钢的挫折教育刺中了要害。接着,我拿出我惯用的感人故事服心法,编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周末的傍晚,一个花季少女独自一人在校园中心湖旁散步,一时玩水心起,结果不小心掉进湖里。由于没有旁人救助,水又比较深,这位女生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家长把学校告上了法庭,这是一场令人心痛的家校官司。故事虽然很短,但这两位女生听得很认真,听得很明白,她们的表情随着故事的深化而变得严肃、沉重。见时机成熟,我趁热打铁,使出惩罚式教育法,严肃地说:“你们平时的学习很优秀,老师打心眼里高兴。但你们今天的做法,实在让老师失望。为了不忘这个教训,也为了给其他同学提个醒,更为了你们的全面发展,你们回去后,分别写份检查,这个要求能接受吗?”她们诚恳地点头。我轻轻地嘘了口气,随后,师生三人迎着傍晚的清风踏上了回家的路。   (佛山市顺德一中高中部罗士祷)   编者按:关注你我身边的教育故事,关注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本栏目将陆续推出精彩文章,敬请关注,欢迎来稿。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

本书是肖川教授的一部教育随笔,他从“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意义”、“教学的智慧”、“教师的解放”、“文明的星空”、“语言的世界”、“心灵的阳光”、“自由的言说”、“书的芳香”等九个主题述说着一种对教育生活,对教师,对教育中的生命个体的发自内心的深情眷顾。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感受到一种无法拒绝的儒雅的睿智、随意的情怀和真实的趣味。

《名师的教育智慧》读书心得

这几天在陪着儿子写字的同时,自己也拿这本书名叫做《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在阅读。发现我们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好父亲最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对啊,我相信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好父亲的。只有和孩子一起慢慢的学习,慢慢的积累,最终才能蜕册信变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 本书中讲到有一位宋爸爸,他特别重视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这一点和我不谋而合,也许带姿肢是因为我们俩是同一职业,都是一位工业工程师的缘故,我们对诚实守信特别注重,人无信者不立。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对别人承诺的事情,必须是自己能做到的,万一自己很努力但还是做不到,就一定要对放说明原因,蠢世并请求对方原谅才可以。这也是作为一个男子汉必须要做到的。

【国学之旅】孔子的教育智慧(一)

      王某东  小菊     《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话:“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则之以细,观化远矣。     这是《吕氏春秋》记载中的关于孔子教育弟子的两个故事。子贡是大商人,很有钱财。有一次到国外,以重金赎回在国外为奴隶的鲁国人。按当时鲁国规定,凡是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可以到官府报销赎金,但子贡却谢绝报销,国人皆赞赏子贡品格高尚。孔子听说后却大骂子贡,说子贡犯了一个大错误,大家都觉奇怪,赎人又不要赎金,这不是很合乎仁义之道吗?但孔子指出,子贡太自私了,你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却断绝了鲁国人赎奴回国的这条路。你没有要钱,将来别人看到在国外为奴的鲁国人,本想赎回来,又想,我赎奴回去如果去官府报销,别人就会说,以前某某人赎奴不报销,你去报销,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赎人了。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受孔子言传身教更多。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儿溺水,子路救了小孩儿,小孩儿的家长很感激,就送了子路一头牛表示谢意,子路也欣然接受。有人就指责子路不义不仁,但孔子知道后却大加赞赏,说:“做得好,从此便会有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未完待续)

孔子认为 智慧就是什么 ?

孔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不是耍小聪明

孔子的智慧是指什么

谦虚谨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从《两小儿辩日》中可以看出

孔子的智慧指什么?(选择题)

是指“仁”和“德治”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一)

      《道德经》是深奥的,是玄妙的,因读者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不同,理解的层次,读出的感悟是不同的。       再次捧起《道德经》,不求其深,不求其玄,只想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寻得一些和教育有关的智慧。那就浅浅地开始读起吧!       《道德经》的内容断句有多种版本,暂且以手中所读的版本来学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和谈论的话题,不同领域的人谈起教育,似乎都头头是道,但真正的教育之道是什么?恐怕就不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了。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教育也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既要有所传承,又要有所创新。如教育孩子崇尚英雄,战争时期,以抗日英雄,战斗英雄为榜样,和平年代,以行业英雄,建设英雄为楷模。英雄的岗位不同,但英雄的精神和价值是相同的,也可以这样说,教育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       当教育偏离了常规之道,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困扰。需要及时纠偏,今年的教育热词“双减”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一些不懂教育之道的人破坏了教育之道,当一些人以教育之名做着违背教育之名的事,当纯洁如一张白纸的孩子被灌输,被强加了太多太多的“知识”,他们的“拥有”成了压力,成了梦魇,当少年不再像少年,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教育之道走向何方?教育之名如何解读?“有”和“无”怎样把握?“双减”到底该减什么,增什么;如何减,又如何增?       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玄妙之处,教育更是如此,只有抛却功利与浮躁,静下心来向着更深处漫溯,才能寻到教育之智慧,探得教育之玄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