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石壕吏(唐·杜甫)

2023-08-12 14:35:52日知books05:05 6023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9.99 喜点
声音简介

杜甫 石壕吏

1、为什么杜甫不出来阻止官吏? 2、为什么官吏不抓杜甫? 回答:文学作品不等同于现实生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概括、提炼的典型形象。 建议:你可以先阅读《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等一类书籍,等你有了最基本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后,你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了。

杜甫的石壕吏

夜景,悲凉的气氛。作用是告诉我们老妇已经被抓走

在石壕吏中杜甫为什么不救那些人?

因为他救不了

杜甫在《石壕吏》一文中,为什么没有被捉去

因为当时杜甫好歹也是个小官,差人至少也给点面子。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衙役不知道还有人或者衙役是照着名单抓人的,抓到就算了,不再抓别的。

为什么杜甫在《石壕吏》中没有被捉走

当时杜甫是个小官员!

杜甫《石壕吏》的一些注音问题

chang 二声 yi 四声 yi四声

杜甫《石壕吏》全文翻译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杜甫的《石壕吏》全文注音是什么?

嗯,那写上也太麻烦,大概说一下,这个注音很好,我想点赞,这里面包括了我的不会的拼音,真是太棒了,你给我了很大的帮助

南宋四大书院是什么?具体的

南宋四大书院之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南岳四大书院之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之 象山书院 书院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重点中学一中。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属宁波市。1990年人口51.9万。汉族为主,有蒙古、回、满、苗、藏、瑶、畲、朝鲜等13个少数民族。 南宋四大书院之 丽泽书院 丽泽书院,原名丽泽堂,亦叫丽泽书堂。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吕祖谦(1137-1181,金华人)讲学会友之所,设于宋乾道初(约1165-1166)。“其地在光孝观侧(清金华县学后,今市内一览亭东北),四方学者皆受业于此”(宋·楼钥《东莱吕太史祠堂记》)。因屋前临二湖,故取堂名为“丽泽”,人称“丽泽书堂”。“丽泽”之名取于《周易》“兑封”象义:“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丽泽”意为两泽相连。其水交流犹如君子朋友通过讲会而交流知识、学说。

夏天有什么糖水适合小孩吃的?

冰糖和水熬制,放在冰箱冷藏,是润肺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