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实验之李隆基当下属的艺术

2019-05-30 14:12:39帕格尼尼148424:10 1347
声音简介

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在一起的小说,要完结的!!!

有这样的文啊,同求~

李隆基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最为著名的法曲作品。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在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的印度佛曲《婆罗门曲》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

有关李隆基的事

李隆基, 即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年),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

李世民李隆基画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隆基(685.09.08—762.05.03),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李隆基怎么死的

杨贵妃死后,忧郁而死。

李隆基 游月宫的典故

这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李隆基 游月宫的典故即是《霓裳羽衣曲》的创作来源, 还有人认为是唐明皇梦见以绝色女子,遂强抢其儿媳为妃,即杨玉环 字数有限,我也和你说不太详细

大唐李隆基的孩子都叫什么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 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 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杨贵嫔) 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 鄂王李瑶(第五子,母皇甫德仪)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刘华妃) 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刘才人) 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武惠妃) 仪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刘华妃) 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怀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顺仪) 寿王李瑁(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济王李环(第二十二子,母钟美人) 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卢美人) 义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阎才人) 陈王李圭(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丰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陈才人) 恒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郑才人) 凉王李璇(第二十九子,母武贤仪) 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贤仪)

李隆基和武则天的关系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而李旦是武则天的儿子。

李隆基时期大臣?

李适 姚崇 宋景

李隆基的传世书迹很多,其中有名的是哪几篇?

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一个可以说是比较特殊存在的皇帝,他还是非常的有故事的人,无论是他的前半生对唐朝的巨大贡献,还是他后半生所为唐朝带来的危害,都使得他这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非常高的,其中最著名的几篇分别为《鹡鸰颂》《温泉铭》《晋祠铭》而这三篇中最著名的当属《鹡鸰颂》。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非常浑厚,虽然说字体显得非常的胖大,这种大并不是虚胖,反而说是实实在在的结实之感,在字体胖大的背后,却难掩字体内在的那种挺拔的骨感,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一行每一个字都非常的醇厚,而且对笔的运用也非常的到位! 而李隆基的这篇作品也被认为是遵循着我国礼仪的具有高雅格调的行书作品。当然,虽然说李隆基一生在书法方面的作品是比较多的,但真正流传下来的也只有这一部是李隆基自己的真迹,但即使是只从这一篇现存的真迹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李隆基在书法上较高的造诣,以及自己一人在书法上独到的见解! 但是,虽然说李隆基作为一个书法家是非常的优秀的,但他作为一个皇帝来讲加他的后期却是非常的昏庸无能的,不但任用奸臣作为宰相,更是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张九龄宰相给废除,这一点可以说是对唐朝皇室,唐朝江山最错误的决定!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