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佛前的青莲

2024-05-08 03:23:41淇匀读书12:28 476
声音简介

第一卷:花开见佛之作一株佛前的青莲

作者:白落梅

也许我们都知道,万物之中被众生认为最有佛性的,是佛前的青莲。做一株佛前的青莲,于净水中悠然生长,不仅是信徒的梦想,更是众生的心愿。

仿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做了佛前的那株青莲,就可以把种种过往留在那座叫前世的城里。亦不论曾经饮尝了多少人间烟火,都可以在刹那回归纯净。众生痴迷了莲的风骨,爱上那一抹遗世独立的清凉。

多年前,佛与莲做了莫逆之交 。灵山胜境,万佛端坐在莲台之上,俯瞰众生。他们对世间游走的万物,施予慈爱,不择微贱。为了万物众生少受煎熬之苦,免去不必要的轮回。曾几何时,佛亦是游历在人间的缥缈微尘,有过离合悲喜。因了某种生物良善的度化,才放下妄想与执著,有了如今的淡然和安逸。

做一株水中青莲,安于佛前一隅。每天听着檐角细微的、不可辨认的风声,看恍惚稀疏的月影。无论槛外光阴流淌得多缓慢,又或是走得有多快,莲依然故我。那些从红尘来到佛前的人,卸下世俗所有装扮,回归本真,和一株莲开始了漫长又清澈的灵魂对话。

莲以慈悲清醒自持,听惯暮鼓晨钟,漫读经卷诗文,早已净化为最有灵性的洁物。莲植于三千弱水中,得一世清白,让散落人间的生灵不再暗自悲伤。那一株青莲已不知在佛前修炼了多少年,沉溺在水中,不能拔节而出,从此轮回也成了美丽。

当一个人面对熙攘尘世无法脱离时,与其妥协让自己跌进染缸,不如通透地放下。在季节的回廊里,看云在天边漂游,月在梢头遥挂,一枝青梅若有若无地探入院墙。如果凡尘真的有那么多的不舍,可以选择留下,只要不去执意荣枯。此后,几卷经书,一盏清茶,在平淡的流年,简静度日,别无所求。

从何时开始,众生羡慕佛前的青莲,虽陷于泥淖之中,却远离烟火,冰清玉洁。也许在那些个山高月小的日子里,莲也会寂寞,但始终可以清醒自持,不惊不扰。真的孤独了,就倚着栏杆,看南飞燕子寻觅旧巢;或跪于蒲团上,听佛陀讲述菩提往事。

彼岸灯火阑珊,此岸晓风冷月。从来红尘与佛界都只有一步之遥,只看众生佛缘和造化。觉悟的人,早已渡河登岸,栖莲而居。执迷的人,还在河中飘荡,不知归返。有人说,等最后一朵花落尽,最后一盏茶凉却,最后一段情了断,就出离。可就是这样的等待,让青丝成了白发。光阴说没就没了,今生的佛缘也不复重来。

虽说出离要趁早,但人间万事终讲究缘法。不是住进庙宇,就可以心静无尘,了我挂碍。亦不是坠落尘网,就污浊流俗,不能解脱。众生平等,佛前的莲,红尘的莲,没有贵贱之分。谁先觉悟,谁就提前走出人间津渡,过般若门,此后无来无往,不悲不喜。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同为青莲,听佛祖讲法,有的一次就醒悟,有的千万次都不解。是守不住孤灯寂寞,还是贪恋凡尘烟火,种种前因皆由自身承担。禅是明镜,可以洞穿世间迷离幻象,让该留的留,该走的走。

出离,无须装点行囊,而是放下布袋,濯洗心灵,物我相忘。出离是退出繁华落英,不问红尘事,做我方外人。彻悟,是再不为世相迷惑,任何时候都流露真实的自我。禅的境界,最珍贵的莫过于自然通透。就算迫不得已不能出离,陷于市井之中也要超然事外,禅心止水。

心似莲开,一叶一花皆为禅。芸芸众生爱她一半入尘,一半出尘的自在坦然。莲从不给众生任何承诺,不许下任何约定,因为所有虚无的等待都是那么无辜。也许因为莲别具风韵的佛性和清洁,让众生一见倾心。所以他们祈愿,今生可以做一株佛前青莲,敢于寂寞地细数光阴静美,月圆月缺。

也许众生不明白,为何那株青莲历经沧海桑田,依旧可以在季节的路口不期而遇,并且永远那样的风轻云淡,漫不经心。修行之人当如莲,洗尽铅华,淡淡而开,浅浅而落。坐于蒲团 上,看万物山河一律平等,度一切可度之人。

唐人李翱写了一首问道诗: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禅的存在,就是这样的自然,如白云在天,净水在瓶,清透明了,简洁质朴。人间万物总关禅,修禅之人,不论尊卑,不论深浅,只需有一颗纯净向道的心。

窗外挂着菩提月,水中静植妙心莲。年华似雪,在炉火上烹煮,所有的悲欢都被蒸腾,留下透明的清水供众生品尝。禅可以疗伤,可以解毒,可以给渴望清凉的人以风,给期盼温暖的人以阳光。永远不要质疑一个人的禅心,也永远不要问该如何修禅,因为禅是行云流水,自在天然。

佛说,来日往生极乐,是在七宝池上莲花中化生。一人一朵净莲,资质好的,开得早些,悟性差的,开得迟些。同在修行路上,不管是波澜不惊的禅定,还是担月挑风的苦行,归处,皆是一样。纵是化身千百亿,也须沉浸在功德水中,等待一次逢缘的绽放。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禅的境界,不管过程如何,山重水复或千岩万壑,到最后,万流同宗,万法归一。所以,在每一个修行的日子,不必跋山涉水,只安于当下,看窗外微风细雨,云来云往。

穿过荆棘遍布的人生丛林,前方已是一路平川,天远地阔。放下执我,随缘自在。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前世,我是那株佛前的莲吗

肯定不是。这只是小说家的臆想罢了,投胎转世,再世为人,根据佛经记载,是必须有七识的众生,也就是说,至少应该是动物,若是莲花,还有修炼成精,想做人,还早着呢!

我要找一本一说女主的前世是一株心莲花

《扶摇皇后》

对联:万古青天一株莲

千秋大地半轮月

一个关于红莲、白莲、佛与来生的故事,有谁知道原文??

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 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得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个自己爱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 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要是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 佛说:因为她是你最爱的人,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石头说:那我活的岂不是很辛苦? 佛说:这么多年了,你觉得自己辛苦吗? 石头摇了摇头,又笑了。 二、 石头问: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要善待一下爱我的人呢? 佛摇了摇头,说:你需要你爱的人善待你吗? 石头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不需要 佛说:说说你的原因 石头说:我对爱情的要求较为苛刻,那就是我不需要这里面夹杂着同情夹杂着怜悯,我要求她是发自内心的爱我的,同情怜悯宽容和忍让虽然也是一种爱,尽管也会给人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幸福,但它却是我深恶痛绝的,如果她对我的爱夹杂着这些,那么我宁愿她不要理睬我,又或者直接拒绝我的爱意,在我还来得及退出来的时候,因为感情是只能越陷越深的,绝望远比希望来的实在一些,因为绝望的痛是一刹那的,而希望的痛则是无限期的。 佛笑了:很好,你已经说出了答案! 三、 石头问:为什么我以前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我眼中是最美丽的?而现在我爱着一个女孩,我却常常会发现长得比她漂亮的女孩呢? 佛问:你敢肯定你是真的那么爱她,在这世界上你是爱她最深的人吗? 石头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 佛说:恭喜。你对她的爱是成熟、理智、真诚而深切的。 石头有些惊讶:哦? 佛又继续说:她不是这世间最美的,甚至在你那么爱她的时候,你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是那么地爱着她,因为你爱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靓丽,要知道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你对她的爱恋已经超越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也就超越了岁月。你爱的是她整个的人,主要是她的独一无二的内心。 石头忍不住说:是的,我的确很爱她的清纯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气。 佛笑了笑:时间的任何考验对你的爱恋来说算不得什么。 四、 石头问:为什么后来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 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 石头摸了摸脑袋:亲情? 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他们,并且对他们负责对他们好。 石头想了想,点头说道:亲情的确是这样的。 佛笑了笑:爱是因为相互欣赏而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的。 石头沉默了: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宿命。 六、 石头问: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这样辛苦地去爱一个人。是否值得呢? 佛说:你自己认为呢? 石头想了想,无言以对。 佛也沉默了一阵,终于他又开了口: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不能怨天尤人,你只能无怨无悔。 石头长吁了一口气,石头知道他懂了,他用坚定的目光看了佛一眼,没有再说话。

莲花与佛教又怎样的关系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

有莲字的佛歌

《心是莲花开》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一念一清净 心是莲花开 心是莲花开

莲花宝宝佛的来历?

一般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来自于释迦摩尼的传说。相传释尊诞生时,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走七步,举右手而唱咏之偈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足下所过之处,就涌现出了莲花,正好对应了翡翠宝宝佛的“佛莲共在”的设计特征。 第二种解释是婴儿降临前,佛与小孩道别。小孩说:“我害怕。”佛安慰他:“放心吧孩子,我早已安排好一位通透的佛引领你去到人间,他会保护你顺利降临!保佑你健康平安!教你慈悲智慧,明辨善恶是非!”小孩问:“这位佛叫什么名字呢?”佛拈花一笑,说:“他就是宝宝佛”。

莲花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

都有。。。。。

佛笑莲花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 这缓搏是禅家语。禅家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颂念越红尘扰樱祥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