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28-白娘子(上)

2019-09-12 18:21:26吴永达国学19:11 396
声音简介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得名由来:“三言”,由冯梦龙编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二拍“,由凌蒙初编著,《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二部的总称。    内容 :”三言“中通过对旧本的收录和修改,再加上作者自创的故事,构成章,每一章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二拍”通过作者自创的故事,反映了市民生活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贯穿整个小说的思想原则是“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



关于7月28日钱塘老娘舅的视频

搜钱塘老娘舅群英会应该会有的,要不就还没上传呢

《警世通言》中有哪些小故事 关于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警世通言的故事 古文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原文及介绍 最早记述伯牙钟子期知音佳话的是秦代吕不韦的门客所编成的《吕氏春秋》。其中云:“伯牙鼓琴,钟子期听 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 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其他如《列子·汤问》、《荀子》、《韩诗外传》、《淮 南子》、《说苑》、《风俗通义》、《五知斋琴谱》、《大别山志》、《琴台纪略》等都有记载,可谓史不绝书。特别是明代冯梦龙所 编小说《警世通言》及后人所编的《今古奇观》,使“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更加大众化、民间化,以致家喻户晓,是流传最广 的“武汉故事”。 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警通事故

如果对方已对你进行赔偿,且弥补了损失,你不能再找自己的承保机构

关于《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里的故事是真的吗?

小说都是编的,有的是把别的故事换了主人

《警世通言》的简介

《警世通言》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警世通言》中的故事

第01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02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03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04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05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06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07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08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09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10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11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12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13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14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15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16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17卷 秀才一朝交泰 第18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19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20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21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22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23卷 乐小舍弃生觅偶 第24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25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26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27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28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29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30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31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32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33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34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35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36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37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38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39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40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

《警世通言》中的很好的诗文个!

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