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黔东南05——去增冲侗寨,看年代最久远的鼓楼

2023-06-22 06:05:47萃萃的小广播42:55 277
声音简介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城西北82公里的往洞乡,始建于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占地面积160平方米,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侗家鼓楼。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民俗建筑,是侗家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增冲鼓楼既保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


1985年11月,增冲鼓楼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州任我行

聆听路上的声音

周末和节假日更新

欢迎免费订阅收听

如此低调的肇兴侗寨,何以成为侗乡第一寨?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最大的侗族村寨。它的面积约18万平方米,有约1000余居民,人口6000多。由于区域位置比较偏僻,也没有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就有如养在闺中少女,而不被人们所知道,所以看上去,让人觉得很低调。 但好酒不怕巷子深,好风景也终究会让人印象深刻。肇兴侗寨2005年被评选为了“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认定它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设立了分会场。这些荣誉,让肇兴侗寨知名度不断提高,让更多人来这里参观游玩,因为肇兴侗寨的风景确实有独特的美。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有 “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它们全部由杉木建造,每座鼓楼造型、大小都不一样,各具特色。 肇兴侗寨以山地为主,梯田层次有序,将边寨风光与周边绿水青山,天然融合在一起,是人们放松心情,贴近自然的理想之地,成为很多游客拍摄取景好去处。 肇兴侗寨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活动,节日氛围很浓厚。这里人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但侗族大歌在几十人合唱下,能够将各种专业唱法充分发挥出来,让人一饱耳福。在侗寨节日时,侗族群众会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

贵州黔东南侗话

答:贵州黔东南侗话分为:南侗语和北侗语,两个语系中,南侗语系分布较广湖南、广西、怀化等,都类似,三个地方都听得明白。北侗语侧由从江,榕江、湖北恩施等地。北侗语系当中,各地方言听的都不一样,还是有很大差别。

从江县小黄村新黔鼓楼

贵州从江县高增乡的小黄村,离县城25公里,东接贯洞,西邻占里,北接黄岗,南毗岜扒村,。该村平均海拔630米,属山区地型,年均气温18.4度,年降雨量119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全村由小黄、高黄、新黔、归修、高额、占千、刷亚7个自然寨组成,一共有20个村民小组,全是侗族。其中,新黔、小黄和高黄三个寨子紧密相连,是小黄村的中心,其它四个寨子均是由这三个寨子分出的人口构成(归修是从新黔分出;占千和刷亚是从小黄分出;高额是从高黄分出),这四个自然寨分散在离中心几公里路程的四周山间平坦之处。

约会大作战05 啥时候出啊?

每星期天更新

为什么“三龙侗寨”被誉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呢?

还用问吗,两个创始侗族大歌的歌师:四也和吴传龙,就说明了一切,其他都是缪说了

阿幼朵的歌曲《苗乡侗寨》?

飞向苗乡侗寨歌手:阿幼朵 [ar:阿幼朵]清甜甜的米酒,姊妹的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风雨中的花桥,鼓楼明月,见证着侗家人,不变的誓言.雷公山的飞歌,天上飘来,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月亮山的大歌,飘向云外,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自然.清甜甜的米酒,姊妹的饭,滋养着苗乡人,千万年的爱,风雨中的花桥,鼓楼明月,见证着侗家人,不变的誓言.雷公山的飞歌,天上飘来,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月亮山的大歌,飘向云外,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自然.飞向苗乡,飞向侗寨,带着你的梦,一起来.醉在苗乡,醉在侗寨,让心灵回归,回归精彩.再见了

阿幼朵的歌曲《苗乡侗寨》

飞向苗乡侗寨 歌手:阿幼朵 [ar:阿幼朵] 清甜甜的米酒, 姊妹的饭, 滋养着苗乡人, 千万年的爱, 风雨中的花桥, 鼓楼明月, 见证着侗家人, 不变的誓言. 雷公山的飞歌, 天上飘来, 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 月亮山的大歌, 飘向云外, 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 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自然. 清甜甜的米酒, 姊妹的饭, 滋养着苗乡人, 千万年的爱, 风雨中的花桥, 鼓楼明月, 见证着侗家人, 不变的誓言. 雷公山的飞歌, 天上飘来, 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 月亮山的大歌, 飘向云外, 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自然. 飞向苗乡, 飞向侗寨, 带着你的梦, 一起来. 醉在苗乡, 醉在侗寨, 让心灵回归, 回归精彩. 再见了

苗寨听鼓写了四个什么鼓

  拦门鼓意即用鼓拦门,进行精彩的鼓艺表演,取其欢乐喜庆吉祥之意;其形式一般有迎亲拦门鼓、节日拦门鼓、新娘回门拦门鼓、迎接贵客拦门鼓、苗歌盛会拦门鼓等。拦门鼓在进行鼓艺表演时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按照规定,不同种类形式的拦门就必须表演不同形式的鼓技鼓艺,一旦达不到指定的要求,就算拦门成功,被拦门的一方就无条件认输,表示今后要多向对方的鼓手学习,待提高鼓艺后再来请教。我们这次欣赏到的是迎接贵客的拦门鼓,全身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宽阔敞亮的草坪上,飞棒巧击,纵步跳跃,那轻快的鼓点,使我体味到了一种快慰与激进;那舒展的舞姿,诱惑着内心的冲动,要我兴奋地加入如潮的队伍中,用骨节去感应生命的黯淡与辉煌。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一位“阿普”(苗语爷爷)悄无声息地接过鼓槌,却几乎没有掉下一拍;他至少已经70岁了,那枯枝般的双手叫人怜悯,叫人心疼,可是随着他脚步的移动,你便觉得天地闪光换了乾坤,不知魅力从何而来,那音色,那力度,那节拍,精湛如话,一句一句从鼓中弹出,又一句一句落在你的心上,叫你鼓掌也不是,鞠躬也不是。我的双眼在不知不觉中湿润了。   紧接着,苗家“得郴”又为我们表演起了猴儿鼓舞。顾名思义,猴儿鼓主要是模仿猴子的动作演绎而成的,因此其表现形式灵活奇巧,滑稽可笑,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花鼓则是一种击打伴舞的娱乐活动,动作和内容极为原始,多是以鼓带舞或以舞伴鼓,但表演时简捷细腻,形象逼真,可以说是一种形体直觉艺术。的确,我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鼓槌齐飞,可我已经意识到,那鼓声似乎不再是鼓声了,而是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大声地喘息,一起一伏,震颤了天宇:鼓声清脆,它使我的心归于宁静,忘记了滚滚红尘中熙熙攘攘的名利;鼓声粗犷,它敦促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个顶天立地的铮铮铁汉,不随波逐流,不卑躬屈膝;鼓声沉浑,越是沉浑我越满足,荣辱得失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唯有甘愿吃大苦耐大劳的激越……

侗乡肇兴侗寨只一条主街,距离主街远的人家怎么出行?

侗乡肇兴侗寨虽然只有一条主街,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道路,只是汽车开不进去罢了!离主街远的人家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比如单车或者摩托车,再加上侗乡并不是很大,即使只有一条主街,对人们的出行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苗寨听鼓主要内容?

《张大力》是冯骥才著名系列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篇。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武夫。力大没边,故称大力。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张大力,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等老板出来以后放下石锁要赏钱 。老板说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于是他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