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换新颜啦 对话市级非遗传承人 红坊麻老妈妈曹素英 欢喜二 35

2019-12-18 11:26:50FM946龙岩旅游之声40:10 560
声音简介

欢喜龙岩人第二季35   龙岩“老字号”换“新颜”啦!

嘉宾介绍:1.“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麻老传承人曹素英大姐(63岁)本土龙岩红坊南阳人)     2. 曹琳琳(80后)是曹素英大姐的女儿;就职于龙岩卫校;

 开篇语:讲奇巧有味的龙岩话,做欢喜实在的龙岩人。大家好,欢迎收听

龙岩人民广播电台第2季第35期龙岩话的节目。我是节目主持人阳子。

 一.课堂:《小方龙岩话学堂》:本土特色手工茶点篇

         1. 花生糖  2. 生仁或花生仁  3. 麻枣 

         4. 红锦  5. 麻花或油烰索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龙岩方言谚语》以及《王景弘传》的作者王笑芳老师

介绍的几样非常有特色,甚至有几样还是只有在本龙岩 您才吃得到的 相当

独特,而且几乎都是用纯手工制做的茶点,又香又脆,又酥松又爽口,不知道大家最好哪一口呢?听得懂的话,欢迎大家随时随刻留言过来,lyfm946;今天节目的奖品有:“民以食为天”,今天的《欢喜龙岩人》直播间里,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被评为咱们“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我们龙岩人自己的美食老字号--来自红坊的“麻老”妈妈--曹素英(曹妈妈),由他们家纯手工制作的麻老曾在央视名扬天下,于是我们的曹妈妈也因此成为了龙岩美食届的大红人,好,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

好,欢迎二位的到来!今天的<欢喜龙岩人>我们就从曹妈妈家几十年传承下来的纯手工的正宗龙岩味儿开始说起吧!      

 1. 首先有请二位自我介绍并跟大家问个好

曹妈妈,我想先问问您:您现在最拿手的是做些什么咱们的“龙岩好料”(龙岩话讲,内杠子货)?您这老手艺又是从谁那儿传承下来的呢?而您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制作这些美食的呢?曹老师,您还记得您小时候,你们家里有些什么如数家珍的老味道呢?您自个儿又最喜欢吃哪几样呢?

 2. 《欢喜龙岩人》今天的龙岩本土美食茶点篇,接下来就到了最重头戏的环节了,曹妈妈,今年你们曹家的纯手工打造的年货系列主要有些什么品种呢?这些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儿,都是怎样通过你们曹家人的巧手制作出来的呢?您一一来为我们亮出您的拿手好戏吧!

 3. 别看我们在吃这些手工茶点,零嘴的时候很过瘾,但说到制作工艺也是很花“功夫”,相当花时间的辛苦活儿呀,曹妈妈,这些年您在做这些美食的时候,最最辛苦的地方是在哪里?在什么阶段呢?曹老师,作为女儿,都说是每个妈妈的“小棉袄”,您支持妈妈做这些手工活儿吗?您是一位老师,平时上课也很忙,您有时间帮家里忙吗?具体您又是负责帮些什么忙呢?接下来也带着我们回忆一下你们家的麻老又是怎样一步步被评为咱们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呢?

 4. 既然咱们今天聊到了龙岩“老字号” 换“新颜”,那节目最后这一节,我就想问问曹妈妈,如果说到这些好吃的本土茶点零嘴,比如说:麻老,麻枣,花生糖等等您个人擅长做的,经过这几十年的传承,在口味方面,具体都有些什么变化呢?还有,像是在产品的外包装方面以及在你们自家这个手工家庭作坊的环境方面,一步步都发生了什么演变呢?

   结束语:“民以食为天,其实在每次味觉记忆的背后,都是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而像麻老,麻枣,花生糖,兰花根,红锦,生仁等等,

这些留存于我们所有龙岩人舌尖上的小时候零嘴的老味道,不仅仅是对

我们味蕾的一种最佳褒赏,同时也是美食带给我们的一种最佳治愈力,

就像是回到了我们每个人心底深处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般。。。

好,今天的《欢喜龙岩人》第二季第35期节目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也再次感谢红坊的曹素英(曹妈妈)如此坚持将这份老味道传承了下来,

感谢二位来到我的节目中坐客,同时别忘了今晚FM946微信公号

所推出的配套微信内容,转发及留言点赞都将有机会获得曹妈妈家的

美味儿好礼哦!我是阳子,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歌曲:《  你是我最爱本土原创歌曲;

    《小方龙岩话学堂-本土特色手工茶点篇》揭晓答案;

 本期奖品:1. 特别鸣谢:“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曹素英提供茶点礼盒一份,曹素英龙岩老味道购买地址:桂福陇各门店及红坊南阳村曹素英家  ;美食热线:13328630838

2. 龙岩的古早味儿--大叔米粿儿所提供的价值20元的免费试吃,

地址:韭菜园党校边上;

 3.小池培斜7D高空玻璃吊桥的门票(每位幸运儿可免费获2张门票哦!)

 

如何传承非遗活力?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从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有3068人获得认定。 除了逐步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外,这些年,我国以保护传承的实践、能力、环境为着力点,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目前已对839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共设立了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努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不少地方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显著提高,产品门类品种和功能用途更加贴近当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不仅帮助传承人提高了收入水平,也让更多的普通人爱上了非遗产品。来源:央广

你从非遗传承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坚韧的传承精神和不断进去的创新精神 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跟着传承人去感受非遗技艺、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传承人身上学习坚韧的传承精神和不断进去的创新精神。

什么是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非遗传承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侗族大歌、古琴等等。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因为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一些与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相关的东西,所以说这些东西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征,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意义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

大学老师能申请非遗传承人么吗

大学老师能申请非遗传承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条件包括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

吕剧的非遗传承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华北、东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央视电视指南《数字飙榜》栏目盘点的中国十大经典戏曲种类分别是,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昆曲、曲剧、黄梅戏、吕剧、越调、沪剧。 2008年,吕剧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学院于2014年排演了吕剧《苦菜花》,获得广泛好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 吕剧在山东省传承情况较好。省文化厅非遗处姜慧表示,山东目前能够经常性演出剧种23个,除吕剧外,都属于濒危剧种。 山东省积极组织“吕剧华夏行”、“吕剧艺术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实施吕剧艺术振兴工程,组织《看大戏》栏目的制作。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李萍、高静、胡静华、李肖江、董家岭、焦黎、栾胜利、苏智。 吕剧广泛流传于苏北地区,根植于清末民初时期, 已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乡情》、《草莓扣》、《称爹》等。2015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排演的《没掀开的红盖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素平 吕剧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吉林省通化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代传承人:清朝末年,柳河县凉水河子镇山东广饶移民李万良; 第二代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李万良将演唱技艺传给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传承人:1960年通化专区青年吕剧团成立,老艺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为徒; 第四代传承人:70年代,冯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传承人:80年代,王焕娥、孟凡志、马世海、刘兴波; 第六代传承人:90年代,李强、何新丽、于静丽、付明。

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丁兰英、马依热古丽·塔依热洪、王晓燕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领域的策展人、企业家、艺术家,非遗管理者等100人成为正式候选人。 由文化毕兄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雹肆选宣传活动,21日在京公布了2022“中国非遗年度手肆袭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文案?

蜀山非遗刘氏面塑传承人刘明凤继承了家族面塑的传统。“那个年代生活都很穷,外婆做面塑更是一绝,每逢喜庆节日,她总是被人请去帮忙做些面塑作为馈赠礼物,她在面点上装饰各种花草,纹饰吉祥图案颇受村里人喜爱。”从小受外婆的影响,刘明凤的妈妈也学会了很多的面塑技巧,开了一家面点店,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当地也很受欢迎。在外婆和妈妈两代人的熏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刘明凤对刘氏面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开设了培训教育,参加各式社会活动,将面塑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深受合肥周边的百姓喜爱,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刘氏面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首先,当在立法中确立传承人的法定地位,明确传承人的评选认定程序,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具有代表性雀唤的专家委员会评定机制,以期建立全国性传承人名录。其中,需要厘定代表性传承人与一般传承人及与所在社群的关系;在家族传承关系中厘定长门长子与技术优秀者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厘定民间、专家评审与政府认定之间的程序关系。 其次,应对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细密的规范,建立责任机制。据介绍,现在每年给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万元,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8000元,“在某些地方,该款项存在被挪用的情况”。其实可以像河北蔚县那样,用规模化的剪纸企业逐步取代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维持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也可建立民间基金组织,提供物质后猜岁闹援。 再次,建立或完善穗罩经济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场所、授予荣誉称号、利用公共传媒宣传、展示和交流、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等,尤当明确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传习人。既可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福州的南音、海南的琼剧等等纳入中小学乡土教材,亦可列入高等教育的范畴。

如何采访非遗传承人

要采访非遗传承人,一定要先做好功课,熟悉非遗项目的特点和传承人个人的基本情况,为采访做好准备。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类问题入手开展采访: 一、学艺过程,包括出生年月、习艺时间、居住地、教育经历、家庭情况等 二、制作工序,包括材料、工具、工序、经验等 三、作品,包括作品类型、代表作、寓意、题材、创作心得等 四、经营,包括作坊规模、工人情况、销售情况、客户及销售区域、经营理念等 五、发展与创新,包括传承现状、对未来的展望、创新的方向等 主要思路就是这些,关键是采访要融入到传承人的生活中去,才能做出有深度的采访。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