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枕头是曹操睡出来的?【北宋 定窑白瓷婴儿枕】

2020-03-06 13:12:27陈珮瑜16:22 1295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69 喜点
声音简介

北宋定窑婴儿枕

北宋定窑婴儿枕,造型活泼可爱,健康儿穿着衫裤及套上有花纹的锦缎长背心(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则素无花纹),趴在锦垫上,双脚往后交叉,一副悠哉状,令人疼爱。 以孩童的造形为枕,孩童低平的背部为枕面,或有宜男枕的意涵,祈求多子多孙。取健康可爱的男孩为形,曲肱伏卧榻上,着长衣,长裤,外罩背心,右手持璎珞绣球;头侧伏在交叠的手上,明眸凝望,口齿微张,充满童稚好奇的表情。卧榻周侧壶门处作云螭纹凸起;平底无足,露灰白细胎,榻尾及底各有二圆孔,内部中空。从制作痕迹看来,此枕的头与身体系分别用前后两模模制接合后、再将头与身接合成,故其长衣下摆的朵花锦、背心前襟的毬纹锦、榻座的装饰等皆模印成,与北京故宫的另件婴儿枕几乎相同;但造本器的匠者又在背心背部刻划缠枝牡丹纹,暗示此为衣锦华丽的富贵小儿。此器兼采刻花、印花,是宋代瓷雕塑中的上乘佳作。 图片嘛,到藏龙网上找找看。我也不懂,见过这里,总得留下一串脚印,与人为乐了,能帮到你吗?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介绍

一种瓷器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烧制为最美!枕做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做枕面,故名”孩儿枕“。

北宋定窑烧造的瓷枕——孩儿枕,有哪些特点?

孩儿枕,是北宋定窑烧造的瓷枕,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1.8厘米。质地洁白,通体施釉,釉层均匀,仅在衣褶等凹处有积釉现象,但绝无挂釉的缺陷,釉色白润如玉,光亮可鉴,釉层较厚处,色泽白中透青。瓷枕的造型为一儿童俯卧于枕座之上,只见他抱抚双臂,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将头枕于臂上,并转向左侧,目光正视前方,右手中还执着一条丝涤状织物,其上缀有一个绣球,绣球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丝涤在绣球的两边各打一个蝴蝶结,十分可爱。儿童的两只小腿向后举起,并交叠在一起,顽皮逗人。再看他的面部表情:脑门宽阔,两耳肥大,眉毛高高挑起,眉下是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眼神中透出灵气,带着幼稚。胖胖的两个腮帮之下是肥肥的下巴,在两颊与下巴之间两边各有一道凹沟,越发的衬托出脸颊与下巴的丰腴。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略厚。头顶梳理的是“鹁角儿”发式,服饰比较简单,上衣有两层,内衣为长衫,从臀部的纹饰,可以看出它是有纹绣的,外衣是无袖的坎肩,后裾较长,下身穿的是长裤,比较肥大,脚上的鞋子不大清楚,估计是软底的布鞋。这套服饰是研究宋代服饰特别是儿童服饰不可多得的资料。枕座是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扁圆体,约占整个器高的三分之一,四周有一圈浮雕图案。 定窑孩儿枕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民间传说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定窑孩儿枕的传奇故事。北宋时期,定窑已成规模。有一对夫妻,同为烧窑能手,虽然结婚10余年,生活幸福美满,但眼看两人都已近而立之年,却无子嗣。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习俗叫“栓(拴)娃娃”,也叫“抱娃娃”。是说婚后不孕的妇女到当地的天后宫,拜求送子娘娘赐子,然后用红线拴上一个泥娃娃,抱回家,再供奉起来,就能顺利怀孕。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就请了一个泥娃娃。  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夫妻二人仍然没有得子,妻子日日为此伤心,丈夫则一气之下将泥娃娃摔了个粉碎。但这一摔却将妻子的心摔了个粉碎,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怀孕生孩子的可能,在哭泣中蒙眬地进入梦乡。 睡梦中,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娃娃在草地上欢笑着奔跑,口中还不停的叫着娘。跑累了,小娃娃头倚靠在胳膊上,笑盈盈地躺在了地上。一觉醒来,她的心情好了许多,睡梦中孩子的笑脸也一直留在了她的心里。思来想去,她画了一个样子,挑了一块上好的坯土,描摹出了一个小孩样的瓷枕头。丈夫见妻子如此这般,就将妻子所描绘的枕头精心烧制。这只孩儿枕,精巧秀丽、栩栩如生,特别惹人喜爱,妻子枕着它睡觉,仿佛便能在睡梦中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娃娃。没想到过了半年,竟然怀孕了。夫妻二人喜出望外,认为孩儿枕起到了天后宫泥娃娃的作用。依照民间习俗,请回泥娃娃的妇女成功怀孕后,每餐要给泥娃娃安排碗筷,逢年过节还要摆上水果糕点,换上“百家衣”。于是,家里的孩儿枕便也有了同样的待遇。后来,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孩儿枕就成了孩子的大哥,还要按照民间的习俗,叫这瓷枕为“娃娃大哥”。

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民间传说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定窑孩儿枕的传奇故事。北宋时期,定窑已成规模。有一对夫妻,同为烧窑能手,虽然结婚10余年,生活幸福美满,但眼看两人都已近而立之年,却无子嗣。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习俗叫“栓(拴)娃娃”,也叫“抱娃娃”。是说婚后不孕的妇女到当地的天后宫,拜求送子娘娘赐子,然后用红线拴上一个泥娃娃,抱回家,再供奉起来,就能顺利怀孕。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就请了一个泥娃娃。  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夫妻二人仍然没有得子,妻子日日为此伤心,丈夫则一气之下将泥娃娃摔了个粉碎。但这一摔却将妻子的心摔了个粉碎,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怀孕生孩子的可能,在哭泣中蒙眬地进入梦乡。 睡梦中,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娃娃在草地上欢笑着奔跑,口中还不停的叫着娘。跑累了,小娃娃头倚靠在胳膊上,笑盈盈地躺在了地上。一觉醒来,她的心情好了许多,睡梦中孩子的笑脸也一直留在了她的心里。思来想去,她画了一个样子,挑了一块上好的坯土,描摹出了一个小孩样的瓷枕头。丈夫见妻子如此这般,就将妻子所描绘的枕头精心烧制。这只孩儿枕,精巧秀丽、栩栩如生,特别惹人喜爱,妻子枕着它睡觉,仿佛便能在睡梦中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娃娃。没想到过了半年,竟然怀孕了。夫妻二人喜出望外,认为孩儿枕起到了天后宫泥娃娃的作用。依照民间习俗,请回泥娃娃的妇女成功怀孕后,每餐要给泥娃娃安排碗筷,逢年过节还要摆上水果糕点,换上“百家衣”。于是,家里的孩儿枕便也有了同样的待遇。后来,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孩儿枕就成了孩子的大哥,还要按照民间的习俗,叫这瓷枕为“娃娃大哥”。

瓷枕的诗词 瓷枕的诗词是什么

瓷枕的诗词有:《南柯子·扫簟欹瓷枕》《谢黄师是惠碧瓷枕》。 瓷枕的诗词有:《谢黄师是惠碧瓷枕》《南柯子·扫簟欹瓷枕》。 注音是:ㄘ_ㄓㄣˇ。 拼音是:cí zhěn。 结构是:瓷(上下结构)枕(左右结构)。 瓷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敬和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瓷制的枕。上施彩釉,并绘精美的亮孝盯图案,或题慎蠢诗句。始见于唐代,至宋最为流行。 二、引证解释 ⒈瓷制的枕。上施彩釉,并绘精美的图案,或题诗句。始见于唐代,至宋最为流行。引《光明日报》1973.10.8:“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的唐僧瓷枕,制作的年代至迟不会晚于元代,应是宋元时磁州窑的代表作品。” 三、网络解释 瓷枕瓷枕是一种枕头,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关于瓷枕的诗句 扫簟欹瓷枕除非问青瓷枕里丹砂诀笑邯郸瓷枕翻多事 关于瓷枕的成语 寝苫枕土枕戈汗马道_相枕饿殍枕藉寝苫枕戈绣花枕头一枕黄粱寝苫枕块扇枕温衾扇席温枕 关于瓷枕的词语 同床共枕寝苫枕土泣血枕戈一枕黄粱高枕而卧寝苫枕戈长枕大被枕戈汗马道_相枕寝苫枕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瓷枕的详细信息

孩儿枕只有定窑有吗

瓷枕不是只有定窑有,白瓷孩儿枕我知道的就只有宋定窑了

为啥古代要枕那么硬的玉枕石枕瓷枕啊,能睡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玉枕和瓷枕的,古代纺织品算是奢侈品,瓷枕作为一种国粹对古人来说还是能接受的,穷人就只能用便宜的石枕了。富人用玉枕就好理解了吧。不管哪种,都是按人体工学做的,还是可以枕的,而且主要还是在夏季使用。能避暑降温。

古代龙泉窑烧制有三彩瓷枕吗?这件是三彩脉枕,底款是颜料书写一个泉字,古代有这样的瓷枕吗

古代龙泉窑烧制有三彩瓷枕,这件是三彩脉枕,底款是颜料书写一个泉字, 古代有这样的瓷枕

半个月婴儿可以睡枕头吗

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睡枕头的,因为它的头骨还没有长好,脖子也很脆弱,如果枕的太高对他的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所以说只要让他平躺着就可以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