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郑氏家风

2020-04-04 08:16:21韩海茵18:51 16
声音简介

郑氏宗祠的郑氏名人

郑桓公:郑国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氏现有什么名人

郑源、郑元畅、郑大世、郑爽 486.郑怡 487.郑丽君 488.郑伦境 489.郑琼之 490.郑新玮 491.郑秀文 492.郑欣宜 493.郑秀珍 494.郑绪岚 495.郑晟 496.郑晗叶 497.郑融 498.郑少秋 499.郑楠 500.郑梓浩 501.郑希怡 502.郑伟康 503.郑晓玲 504.郑阳 505.郑雅云 506.郑雪儿 507.郑筱蓉 508.郑永芝 509.郑伊健 510.郑雨庭 511.郑宇文 512.郑在娟 513.郑义 514.郑元畅 515.郑源 516.郑潇 517.郑智化 518.郑中基 519.郑知明 520.郑琇月 521.郑必爱 522.郑博夫 523.郑丹瑞 524.郑凡 525.郑海龙 526.郑汉城 527.郑华娟 528.郑嘉颖 529.郑建鹏 530.郑进一

郑氏的有哪些名人

[郑 国] 是战国时的著名水利工程师 , 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郑 吉] 汉代大将军,保卫边疆战功赫赫,封安远侯。 [郑 和] 明朝航海家,原名马三保,民间称他三保太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郑成功]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名将。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氏宝宝起名

男:郑贺麟 女:郑贺姝

郑氏有哪些名人?

郑燮 即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郑氏宗祠的郑氏家谱

四卷: 【谱籍】临安 【责任者】郑敦达主修,郑主旺等编纂 【版本】1938年起凤堂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书名页题荥阳世家郑氏宗谱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临安市图 【详细内容】 序号:5597 [临安]唐昌郑氏宗谱:四卷/郑敦达主修,郑主旺等编纂.—1938年起凤堂木活字本.—4册.—书名页题荥阳世家郑氏宗谱.—2修本 始迁祖:旻,字贡公,明成化年间(1465~1487)自开化县迁居昌化县(今属临安市)十都祝家川村。本谱始修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世系修录至第十七世,排行字为贤。本支派排行字自九世起:国家有圣主敦本启贤良克继修明志光宗耀祖长。卷一:谱序、祖训、家规、谱说;卷二:勅命、像;卷三:世系;卷四:行略、祖居清丈文劵、人物传。 收藏单位:临安市图 三卷: 【谱籍】临安 【责任者】郑斌主修,郑应浩编纂 【版本】2000年敦叙堂胶印本 【其他书名】 【名人】(明)郑德盛;(清)郑体乾。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杭州市图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厚诚路30号302室郑昌炽 【详细内容】 序号:5598 [临安]唐昌郑氏宗谱:三卷/郑斌主修,郑应浩编纂.—2000年敦叙堂胶印本.—3册.—书名据书名页题 始迁祖:添祈,更名芳,号虎山,明洪武四年(1371)自淳安县东衔村迁居昌化县(今属临安县)唐里村(今属昌化镇)。本谱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三世,排行字为传。本支派排行字:时下陈常嫩生民秉德良纘承知有道佐启世应昌学圣传诗礼希贤显义方国家隆俊彦多士庆言扬。卷一:谱序、郡望、行状、勅命、诰命、凡例、题名序、仕宦录;卷二:行传;卷三:行传、编後记。本支名人:(明)郑德盛;(清)郑体乾。 收藏单位:杭州市图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厚诚路30号302室郑昌炽 四卷 【谱籍】淳安 【责任者】郑炳林主修 【版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淳安县梓桐镇郑家村郑树忠 【详细内容】 序号:5599 [淳安]郑氏宗谱:四卷/郑炳林主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4册.—书名据书名页题.—4修本 始迁祖:公亮,字希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自安徽歙县邑北丰川村(今属上丰乡)迁居浙江淳安县邑西石峤村(今梓桐镇郑家村)。本谱始修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卷一:谱序、目录、凡例、源流叙;卷二:世系、寿序、行传;卷三:世系图;卷四:墓志、谱跋。 收藏单位:淳安县梓桐镇郑家村郑树忠 十六卷,首一卷 【谱籍】淳安 【责任者】 【版本】1922年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版心题川南郑氏宗谱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淳安县汾口镇简门村村委会 【详细内容】 [淳安]淳安川南郑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1922年木活字本.—37册.—书名据序跋题.—版心题川南郑氏宗谱.—7修本 始迁祖:安仁,字弥熟,又字德淋,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自安徽歙县迁居浙江遂安县(今属淳安县)川南郑家白洋坂村(今汾口镇简门村)。本谱始修於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一世,排行字为光。本支派排行字:宙炳聿忠绍当韬该房季奇稚宾并兴众安綝训光必启兆友肇锡衍名家纯德昭和厚贤能毓国华。卷首:谱序、凡例、世系图;卷一~十:世系图;卷十一:家仪、家规;卷十二、十三:传;卷十四:坟图;卷十五:里居图;卷十六:谱跋。

郑氏义门祠堂的郑氏义门详细

这是个号称“东方奇迹”的中国式大家庭。鼎盛时期家族达3000 余口。每天黎明闻钟声即起,钟响四下, 盥洗;八下,全体到祠堂聆听训诫,然后分男女集体进膳,然后各就所业:8岁以上男孩入家塾,16岁入大学;成年男子则从事稼穑、畜牧、园艺、运输以及管理等等;妇女机杼纺织。晚间还碰头商议次日生产。雍雍睦睦,耕读传家,秩序井然,生生不已。从南宋建炎初年,即公元1127 年开始,到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 年),遭大火拆灶异居,先后绵延330 年,比我国历史上盛世唐朝还多了半个多世纪,成了中国家庭史上的奇迹。明太祖朱元璋封它为“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姓郑,所在基地由当初一家繁衍成后来的一镇,叫郑宅镇,在浙江省浦江县境内。 江南第一家当年是郑氏宗祠,前后五进,结构宏敞,风格古朴,与它儒家文化内涵极相匹配。主体建筑有序堂,是可容纳千余人的大厅,至今保存完好。堂前古柏森森,更增添了端正肃穆的气氛。据友人介绍,郑氏宗祠距今七百余年,但从来鸟雀不巢,蛛网不留,蚊蝇无迹,祠内历代名人撰写的楹联匾额,一块块都清清爽爽,仿佛连自然界虫豸蛇鼠,都敬畏这声名赫赫的礼义之家。 一说礼义之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鲁迅笔下那害死祥林嫂的杀人理教。但江南第一家似乎没有这么可怖。 它内部实行共财聚食,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族集体所有,个人不得私置田产,私积货财,60岁以上免去劳作,由宗族赡养。那时,古镇不像现在,四周土地平旷,良田美池,古街古道,小桥流水,屋舍俨然。男人们晨兴理荒秽,荷锄走进白麟溪上十桥九闸,跟在桥畔晒太阳的老人“相见无染言,但道桑麻花”,真还有点怡然自乐,一个儒家模式的理想小国。 江南第一家礼义治家突出表现在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上。明洪武14年,胡惟庸案震动朝野,有人检举郑家与胡有涉。刑部差人来当地拘捕,郑氏兄弟6人,竞相入京承罪。最小的弟弟郑氵是,力排众议,毅然只身辞亲赴京,到了南京长兄郑濂得知后,死活不同意,“我居长,当任罪”,与弟弟抢着要锒铛入狱。事情传到朱元璋耳里,这位大老粗出身的君王大为感动:“有人如此,岂肯从人为逆?”非但没罪及郑氏,圣旨一到,竟提举郑氵是为福建布政司参事等。 大概有感于此,朱元璋在赦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后不久,又送来一块御匾,至今挂在有序堂正中:孝义家。下款还有一行小字:“江南风土薄,惟愿子孙贤。” 从郑氏宗祠出来,沿着古老美丽的白麟溪,友人带我们来到古镇另一景点———孝感泉。这是当年首创合族同居的始祖郑绮的遗迹。据传,郑绮事亲为大,在当地是位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风挛”,瘫痪在床30余年,他“抱持以就便溲三十余载”未有半句烦言。一年大旱,溪水干涸,病母却想喝溪水,郑绮在溪边“挖数仞仍不得泉”,急得他号啕大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上苍,从地下突然涌出甘泉,这就是“孝感泉”的来历。 如今的孝感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周垒起石壁,上有一亭,保护水质。我们用桶吊起一桶来尝,果是清凉甘冽。据说大旱之年,白麟溪水枯绝流,而一米之隔的孝感泉仍像从前一样,依旧水头猛旺。镇上计划利用孝感泉水兴建一座饮料厂,大家开玩笑说,这品牌的饮料不愁没销路,准保受天下父母的欢迎。江南第一家历史上存在了330 余年,始祖的期望没有落空。但这并不仰仗于他绿林好汉式的盟誓。对子孙们来说,倒是他本人“事亲为大”的笃行,更有感召力,为后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始祖以后,郑氏又出了几位有作为的贤德头领。头领人表率作用,再加上一整套治家的好办法,莫说一个家庭,广而大之,一方地域,一个氏族,何愁不长治久安!

郑氏宗祠的郑氏家谱

四卷: 【谱籍】临安 【责任者】郑敦达主修,郑主旺等编纂 【版本】1938年起凤堂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书名页题荥阳世家郑氏宗谱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临安市图 【详细内容】 序号:5597 [临安]唐昌郑氏宗谱:四卷/郑敦达主修,郑主旺等编纂.—1938年起凤堂木活字本.—4册.—书名页题荥阳世家郑氏宗谱.—2修本 始迁祖:旻,字贡公,明成化年间(1465~1487)自开化县迁居昌化县(今属临安市)十都祝家川村。本谱始修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世系修录至第十七世,排行字为贤。本支派排行字自九世起:国家有圣主敦本启贤良克继修明志光宗耀祖长。卷一:谱序、祖训、家规、谱说;卷二:勅命、像;卷三:世系;卷四:行略、祖居清丈文劵、人物传。 收藏单位:临安市图 三卷: 【谱籍】临安 【责任者】郑斌主修,郑应浩编纂 【版本】2000年敦叙堂胶印本 【其他书名】 【名人】(明)郑德盛;(清)郑体乾。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杭州市图杭州西湖区三墩镇厚诚路30号302室郑昌炽 【详细内容】 序号:5598 [临安]唐昌郑氏宗谱:三卷/郑斌主修,郑应浩编纂.—2000年敦叙堂胶印本.—3册.—书名据书名页题 始迁祖:添祈,更名芳,号虎山,明洪武四年(1371)自淳安县东衔村迁居昌化县(今属临安县)唐里村(今属昌化镇)。本谱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三世,排行字为传。本支派排行字:时下陈常嫩生民秉德良纘承知有道佐启世应昌学圣传诗礼希贤显义方国家隆俊彦多士庆言扬。卷一:谱序、郡望、行状、勅命、诰命、凡例、题名序、仕宦录;卷二:行传;卷三:行传、编後记。本支名人:(明)郑德盛;(清)郑体乾。 收藏单位:杭州市图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厚诚路30号302室郑昌炽 四卷 【谱籍】淳安 【责任者】郑炳林主修 【版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淳安县梓桐镇郑家村郑树忠 【详细内容】 序号:5599 [淳安]郑氏宗谱:四卷/郑炳林主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4册.—书名据书名页题.—4修本 始迁祖:公亮,字希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自安徽歙县邑北丰川村(今属上丰乡)迁居浙江淳安县邑西石峤村(今梓桐镇郑家村)。本谱始修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卷一:谱序、目录、凡例、源流叙;卷二:世系、寿序、行传;卷三:世系图;卷四:墓志、谱跋。 收藏单位:淳安县梓桐镇郑家村郑树忠 十六卷,首一卷 【谱籍】淳安 【责任者】 【版本】1922年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版心题川南郑氏宗谱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淳安县汾口镇简门村村委会 【详细内容】 [淳安]淳安川南郑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1922年木活字本.—37册.—书名据序跋题.—版心题川南郑氏宗谱.—7修本 始迁祖:安仁,字弥熟,又字德淋,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自安徽歙县迁居浙江遂安县(今属淳安县)川南郑家白洋坂村(今汾口镇简门村)。本谱始修於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一世,排行字为光。本支派排行字:宙炳聿忠绍当韬该房季奇稚宾并兴众安綝训光必启兆友肇锡衍名家纯德昭和厚贤能毓国华。卷首:谱序、凡例、世系图;卷一~十:世系图;卷十一:家仪、家规;卷十二、十三:传;卷十四:坟图;卷十五:里居图;卷十六:谱跋。

紫金郑氏来历?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 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 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

郑氏家族有哪些名人?

郑氏名人太多了。 郑武公 郑庄公 郑旦 郑吉 郑玄 郑虔 郑注 郑板桥 郑和 郑成功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