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评弹的艺术手段与美学特色【4集】(吴宗锡:中国曲艺家协会) p2 评弹的艺术手段与美

2020-04-06 20:11:01弹贝斯的老高22:13 58
声音简介

评弹的艺术手段与美学特色【4集】(吴宗锡:中国曲艺家协会)

评弹的艺术手段是什么?

评弹的主要艺术手段是说、表。它运用各种表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描摹、刻划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它的“白” 有六种,分叙事和代言两部分:官白:是书中人物、角色的道白。 私白:借说书人之口说出角色的内心独白。 咕白:是角色的独白和旁白。 衬白:是在官白、唱词表白不足时,加以解释说明的手段。 托白:是用来强调语气、突出内容的手段。 表白:是说书人以第三者身份叙述故事情节、地点,介绍人物身份的手段。评弹的另一种艺术手段是唱词,基本是七字句。演唱的曲调产生过各种流派,俗称“人调”。当前比较流行的有旋律婉转、韵味浓厚的“蒋调”和哀怨伤感、委婉动听的“丽调”。

有哪些知名讲评书的人,评书艺术家?

孙一 田站义 或者张振佐的也都不错

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都是谁

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

评书表演艺术家有哪些

1、袁阔成,辽宁营口人,1929年出生于天津,2015年去世,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 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 代表作品:《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等; 2、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睁瞎数辽宁省营口市,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一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 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悉首评书四大名家之一。 代表作品:《隋唐演义》、《童林传》、《白眉大侠》等; 3、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代神郑表作品:《岳飞传》、《杨家将》、《红楼梦》等。

评弹属于曲艺还是戏曲?

属于曲艺,请加分

陈派评书的艺术阶段

其艺术源流是:经三步三阶段而成。第一步阶段,祖父陈仲山将《隋唐演义》《薛丁山与樊梨花》及自编的《曹家将》精心充实,将大鼓改成评书,深受欢迎。第二步阶段,经父亲陈青远多年艺术实践,改革创新使陈派评书形成艺术风格,引人入胜,影响颇大。第三步阶段,由女儿陈丽君、陈丽洁传承,得以广泛流传。 生书熟戏,才能叫座。事实上,吃艺术饭谈何容易?没有叫得响的东西谁能买帐?陈派评书之所以深受观众欢迎,有着良好的艺术张力和艺术磁力。加之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客观条件,是陈派评书艺术得以宏扬的根本原因。

十几年前山西电视台中午有一个评书的节目,一个女艺术家主讲,声音很有力量!请问那个女艺术家叫什么名字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在这种学说看来,原始人所有的艺术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那就是他们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如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各位文学名人对艺术的评价

文学方面的杰出人物,不叫名人,一般枯神手叫文学家,文学大师,文学巨匠,文学巨擘。 娱乐圈更多叫名人叫法。 文学大师们没嫌,都认为艺术与瞎袜文学密不可分,文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文学。文学和音乐一样,是最具独立性,又同时被很多艺术门类所囊括。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 山水画是借描写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感情的创作形式。然景物是客观存在,思想感情是主观认识,山水画是客观世界的景与主观世界的情统一结合的产物。如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中所提到的“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这些四季的神态、表情,都是“天”与“人”的融合统一,是人化的然,旨在凭借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寄托人的主观情感。写景是为了“寄情寓意”、“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中国山水画不注重透视法,不常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常画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中国山水过于注重写意,非具深厚传统文化底缊者难以看懂。限制了山水画的传播,只流传于士大夫阶级,无法普及到民间。

艺术评论写作都应该看什么书

看艺术类的书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