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_谈情与欲(一)

2017-01-01 16:33:58天宇讲茶19:05 1658
声音简介

二程为北宋著名思想家,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

程颢,人称“明道先生”,思想直接影响陆九渊、王阳明,为“心学”的启蒙者。

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思想直接影响南宋大儒朱熹,为“理学”的奠基人。

卢连章先生以扎实的研究,严谨的学术观点评述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核心。

天宇在“日知社”讲播。

谈无欲的介绍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诗号:真神真圣亦真仙,通儒通道是通贤;脑中玄机用不尽,统辖文武半边天。1身为日月星三才子之月才子,谈无欲呈现出与素还真全然不同的作风与个性,这点由他的诗号可窥知一二,完全的自信促使他一出道便和素还真在台面下互相较劲,两人维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由于过度的骄矜自满与好胜,让谈无欲坠入深渊,至此一蹶不振;然净从秽生、明从暗出,沉潜再出的谈无欲,蜕化为六丑暗助正道,并重拾昔日统辖文武半边天的风采,共同戮力于武林和平。11989年6月霹雳眼第1集初登场,跨越千集,2006年11月10日霹雳皇龙纪第2集退隐。虽身为中原正道翘楚之一员,但行事屡走偏锋。是素还真的师弟,出场期间与素还真明争暗斗,并心生魔性。曾被其甥冷剑白狐以金鳞蟒邪2所杀,后被其师弟无忌天子所救。几经辗转,重出江湖,脱胎换骨,化身为六丑废人,设下一莲托生品3之计,在时机成熟后与素还真配合,让阴谋家地理司与圣踪合体融合龙气、邪兵卫而爆体身亡。在素还真隐退期间,与慕少艾共同领导正道对抗异度魔界。在素还真复出后,共同对抗翳流黑派、鬼梁天下、异度魔界等多方势力,亦一同在异度魔界遇劫身亡。灵识化身黑发剑者,其灵体受创四散之后,灵识寄附于万年果上,于半生半死之间领悟观云相,并以之协助中原正道。此后在众人合作下再度复生。甫复生后,为解一页书之死劫,立即与素还真、莫召奴阻挡六祸苍龙出关,虽然一战成功,但也因逆天而行导致自身力尽运穷,遂决定就此退隐。

月之华 谈无欲什么意思

谈无欲是霹雳布袋戏中的经典角色,“月之华”是他出场时的配乐,每一个霹雳的重要角色都会有专属配乐,用以传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为剧情增色不少。

和我们谈谈控制欲过强怎么办?

一般来说,控制欲太强通常是因为内心的不足感和无助感,因为无法控制自己,就更加想通过控制别人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比如很多父母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打牌、玩手机,却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身教重于言传。如果想改变,就需要消除自己内心的不足感和无助感,这样就不会急切的想要去控制对方了。回忆一下过去,找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后想一想,你想从他们嘴中听到对你怎样的评价,然后把这些话制作成录音材料,30分钟左右,每天都听几遍,这会给你神奇的力量,提升你的自尊,当我们有了足够的自尊,就会减少控制他人的需求。

【杂谈】分享欲

很早就在网上看过一个说法叫“分享欲”。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甜的东西,虽然未必所有人都喜欢。 在朋友,恋人或家人之间都可能有。 就是对你在意的,你爱的人,你巴不得把身边每一个让你快乐的小事分享过去。 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好看的书,好听的歌。 或者只是一片好看的叶子正好掉在你面前,你上课答题正好给出一个精彩的答案。 我之前没有注意过,直到那天小姐妹跟我语音闲聊,说着说着突然说:“啊刚刚我们学校门口有两个卖烤红薯的老爷爷,烤红薯好香,好想买啊,一个爷爷那里好多人,另一个那里没什么人的样子。” 那天很冷,我听着她那样描述,虽然没什么特别的语气和形容词,我却突然也觉得自己闻到了烤红薯香,也想买一个烤红薯,出校门吃饭的时候特地看了一眼,也有一个老人在不远处架着炉子卖烤红薯。 最后没买,但是总觉得很开心。 第二天我反应过来,就是她的那份小快乐被共享过来了。 就像一个束口布袋的抽绳被抽掉,记忆纷至沓来。我想起自己去年也经常这样,一有点什么开心的就要打电话回家,或者发消息给在各地读书的姐妹们,相当于是报平安,证明我很好,另一方面就是那种分享欲。 后来觉得自己大概挺烦人的,就有意地不这么做了。 其实,分享过来的快乐是很纯净的,它不是炫耀,也不是过度兴奋的单方面嗨。更多的只是想说一句话: “你好吗?我很好。” 这句话熟悉吗?也许有人熟悉。 今天看了岩井俊二的《情书》,被美到差点泪流满面。 故事里的两位女主人公也一直在分享,分享各自的故事,分享她们认识的那个男主角,分享各自的快乐和忧愁。 分享欲是一种双向的东西,它应该要是一种双向的东西,纯粹单向的东西总是很难长久的。有可分享的对象太重要了,有能把小快乐带给你的人太幸运了,如果快乐满溢却只能自己憋着,也很容易发腻;如果一直没有人分享快乐给你,无助绝望的时候真的很难爬起来。 之前特别自闭的时候,姐妹Z对我说了一句暖到爆的话: “我们可能没办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作为你的朋友能做的,就是用一些快乐的小瞬间填满你的生活,让你不要去想那些事情。” 我想要放任自己沉进黑暗的时候,有无数人劝我:“你要积极一些,你要放下一些东西。” 这个嘛,我们与道理的距离,总是隔着一张嘴和一条银河。 我不知道怎么跨过银河,然后爱我的人们在上面伸出了手,手上有一小束光,裹着什么东西。 我想看清那东西,就下意识地去找自己的灯,我的灯其实很亮,所以举起来的时候,黑暗就自然而然地消散了。 接着我发现,其实没有银河。 它是在夜空中才能看到的奢侈景象,当大家把他们的光递到我面前,我也以光回应的时候。 那就是太阳出来了,而黑夜之神掩面奔逃。 所以说,“分享欲”是一种欲望吗? 那也是甜甜的,暖暖的,平凡的,但又很重要的小欲望。

情和欲能混为一谈吗?

可以携灶,两者是相辅相承的,扮轿当然也可以分开厅隐肆,有性不一定有爱,有爱不一定有性。性的基础是感情,爱等于真爱加性,缺一不可。

你怎样看待随心所欲的人生?请你谈谈吧?

就自己的理解而言,是否有目标的去做一件事。对的,随心所欲是自己选择了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完才可以,虽然说对大方向上的把控不是特别好,但是做完具体的一件事之后自己会很受益,自己学到了很多,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技能方面。

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源于《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 也无待言说。

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欲辩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真意,已忘言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种来自生活的真实体会,是只在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

谈恋爱是不是要随心所欲。

这对痴心的恋人,一个月见一次面也可以这么爱恋,像极了古代三个月才来一封的信。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异地恋,不过就算不是距离很远,这种见面方式——一个月才见一次,也算是异地了。我从前也跟我的女友异地恋,我们都很淡的性子,很淡的生活交流,却藏着很深的爱恋。一年才见两三次。每次见面我们都不会说太多,只是拥抱。有时候一个小时,有时候两三个小时——全不觉累。 我说这些,是不想给给绝对的意见。我想这种情况——只能陪你吃一顿午饭,一定是迫不得已的。因为你说他也很爱你。 我猜他是出来工作了?算了,这个不是我回答的点。 有人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错的。哪个恋人不希望对方陪伴呢。看到你说经常想分手,是因为他陪不了你吧。如果你真的爱,决定他就是唯一,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他出去不舒服,你照顾他难道不是爱吗。如果是你不舒服,他会不会抱怨照顾你呢。 既然你抱怨(虽然他确实陪你很少,主动给你的浪漫幸福也少),那就认真想想,你,真的爱他?如果爱,怎会感觉不到幸福——即使贫困,即使不浪漫。(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请不要追问)

佛教讲求的是禁欲,那么禁欲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何谈禁欲?是不是道教...

佛教没有讲禁欲,你搞错了。佛法要求离欲,就是不起贪心。故修行佛法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