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时不言,喜时不诺,怒时不争

2023-07-23 23:24:04偶然10:21 71
声音简介
悲时不言,喜时不诺,怒时不争

十点读书

文 | 尘心

巴特尔《随心所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悲时不发言,大喜时不许诺,大怒时不争辩。


深以为然。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役物而不役于物,方能逍遥自在,活得通透。




坚毅之人,悲时不言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个叫祥林嫂的女人。


那个时代的女人活得辛苦,她被婆家卖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生了个儿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男人得了伤寒一命呜呼,儿子长到两三岁,竟被狼衔走吃了。


悲痛欲绝的祥林嫂,逢人就说自己的苦。


镇上的人们开始还红着眼眶掉几滴眼泪,后来听得多了,只默不作声地避开。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遭了什么不幸,就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到最后,却只弄得人人避之犹恐不及。


永远记住:不要抱怨生活亏欠了自己,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



最近常听到一个词,叫“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生活开始定型,工作原地踏步,婚姻毫无激情,孩子上学的压力又越来越大,抱怨和焦虑似乎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我妈有个闺蜜,前段时间刚离婚,每晚都要给她打两三个小时的电话大倒苦水,不是骂老公没良心,就是骂孩子不争气。


我妈心累得不行,不仅帮不上忙,还被整得心情抑郁,好几晚都睡不好觉。


曾有人说,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


所谓成熟,恐怕就是在悲伤时学会闭嘴。难过时有人倾诉固然幸运,可是,不把自己的痛苦随处泼洒,是每个成年人都该有的教养。





乌台诗案使苏轼一朝被贬,头戴枷锁,身披辱骂,被流放到偏僻的黄州。


朝野内外是铺天盖地的嘲讽笑骂,身边没有一个可供倾诉的朋友。


但他不悲,不争,也不言。


他买下几亩薄田,认真除草浇水种庄稼;在简陋的茅屋里研究东坡肉和酱肘子的做法;乘一叶舟在夜色中泛流于江上,而那江上自有怡人的清风。


他知道,多说无益,苦难从不会凭空消失,唯坚毅之心万古长青。


后来,苏轼于流放黄州期间写出前后《赤壁赋》,照耀千古文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落雪无声,自成一景。


脆弱的人才会四处游说自己的不幸,坚毅的人自会吞下苦难,然后从心底开出美丽的花。




内敛之人,喜时不诺


古人云:“盛喜之时,勿许人物,因喜时之言,多会失信。”


意思是说,极度欢喜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许诺给别人什么东西,因为狂喜之下做出的承诺,日后也往往失信。


猝然而至的欢喜,往往会冲昏头脑,使人丧失判断力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几个朋友一起聚会,好酒好菜乱聊乱侃,个个喝得面红耳赤。


席间有一混得不错的男子,听闻朋友正为孩子升学的事儿烦恼,当下大手一挥:“哥们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结果第二天酒醒,才发现昨天喜不自禁,夸下海口,其实自己没那能力,许下的承诺根本没法兑现!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自己骑虎难下,朋友还颇多指责,最终搞得里外不是人。


《老子》中说:“夫轻诺必寡信。”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他从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办到,时人因而有谚语说:“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真正内敛低调的人,从不会轻许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必定言出必信。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什么简单的哲理让你觉得受用一生?


高赞回答是:不言喜,不语悲。





喜悦之时,依然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民国大师李叔同,年轻时是翩翩公子哥,尝遍荣华富贵却不矜不傲。后来一朝破产,万贯家财散尽,他也照样怡然自乐,不为所困。


李叔同后来落发出家,号为弘一法师,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极大造诣。


夏尔克罗有句诗:“要避免过度的狂喜,这样才不会有悲哀造次。”


生活中,喜怒哀乐本就是平常,一朝得志便狂喜而不自持,不可取也不可学。


谨记:太过得意,自然忘形,狂喜之下,反生祸端。




理智之人,怒时不争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古代有位闻名全国的棋手,相传,他与人论棋从未输过。


一天,有位客人走进来,问棋手:“您能看出这个棋盒中有几枚棋子吗?”


棋手想了想,说:“一共有361枚,黑子180枚,白子181枚。”


客人得意洋洋地亮出手中藏着的一枚棋子,说:“你错了,不是361枚,而是360枚,你号称最懂棋,原来也不过如此!”


棋手的弟子气得浑身发抖,和客人吵起来,眼看就要动手打人。


棋手制止了弟子,他转向客人,平静地说:“是我能力不足,技不如人。”


客人哈哈大笑,转身离去了。


弟子满心疑惑地问道:“那人一看就是无理取闹,你为何不生气也不争辩?”


棋手回答:“既然明知他是无理取闹,又为何自降层次与他争论,到头来只会白白浪费时间,破坏心情。”





你要明白:不是所有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层次不同,不与争辩。


古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盛怒之下,人们往往口不择言,带有情绪的话语最是伤人,等到冷静下来,只有追悔莫及。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个男孩脾气很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勃然大怒,大发雷霆。


父亲递给男孩一袋钉子,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而如果想发脾气但最终控制住自己的愤怒时,就拔掉围栏上的一颗钉子。


日积月累,围栏上的钉子钉了又拔,拔了又钉。


终于有一天,男孩来见父亲,他说,自己已经能够完全控制愤怒的情绪了。


父亲牵着男孩的手来到后院,只见原本光滑的围栏,现在已是千疮百孔,布满钉子留下的伤痕。


盛怒下说出的话,就像是钉在篱笆上的钉子,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都再也无法抚平心上的伤痕。


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皆是如此。


怒时不争,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深入骨髓的修养。


活透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庄子曾写过一篇著名的《逍遥游》。


他认为,真正逍遥自在的人,都不会被外界之事所扰乱,任凭红尘滚滚,我自岿然不动,心如止水。


凡尘中人,也是一样。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才能求得真正的达观与通透。


愿你有,悲而不言的坚毅,喜而不诺的内敛,怒而不争的理智,笑看这世间人来人往,云起云落。


共勉。

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的意思是什么?

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的意思是高兴时不好,生气时不争,悲伤时不说话

又悲又怒的成语有什么?

悲不自胜 悲愁垂涕 悲从中来 悲愤填膺 悲歌击筑 悲歌慷慨 悲歌易水 悲观厌世 悲欢离合 悲声载道 悲天悯人 悲痛欲绝 悲喜交集 慈悲为本 大慈大悲 大发慈悲 大放悲声 风木含悲 风木之悲 狐兔之悲 击筑悲歌 假慈悲 见哭兴悲 惊心悲魄 慷慨悲歌 乐极悲来 乐极悲生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尽悲来 离合悲欢 泣麟悲凤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霜露之悲 兔死狐悲 衔悲茹恨 燕市悲歌 一悲一喜 引吭悲歌 猿悲鹤怨 云悲海思 转悲为喜

又悲又怒的成语有什么?

一定要带悲和怒吗? 衔悲蓄怒,这个可以吗?

何 为 怒 其 不 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鲁迅名言,出处就是鲁讯,他自己编的,创造了这么一个出名的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词汇。 中国文化几千年,每年都有人创造出一些出名的词汇,流传下来,汉语才能如此的丰富多采。 是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借此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的国人一种无奈,同情和愤怒的感情

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是什么意思?

“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碧激有终是意思就是不要在悲伤的时候说太答坦多话,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去争悔举袜辩,不要在高兴的时候轻易许诺。

人为什么有喜有悲有哀有怒

因为人很自私,有私心才有了情感,有了情感才有了喜怒哀乐。眼耳鼻舌身意 感受到 色声香味触法 参杂了个人情感就产生了情感的流露和表现。

悲伤到愤怒的成语

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悲愤填膺 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出处: 清·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由愤怒造成的悲剧的故事

响起,他的来电将我从我们的回忆里拉了回来;有一 的弧线走进那曾经穿梭过千百回的长 由。若君还能识得心中之宝,必然千里莲 柔柔地吹入我的心中,馨香袭满了心怀

用喜怒哀乐悲编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走在街上,发现地上有一百块钱,大喜(有喜),这个人拿着这一百块钱,请女朋友吃饭,两个人一人一碗康师傅,女的很生气(怒了)提出分手神睁,男的很失者帆落(哀伤),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条狗,男的蹲下来和狗狗聊天说:我今天捡了一百块钱请女朋友吃饭,女朋友却和我分手,我只想知道,我以后的桃花运旺吗?狗狗思索了一下答:旺!男游嫌岁的听后非常高兴,哈哈大笑起来(乐)。喜怒哀乐全有!谢谢观赏!

又恼怒又悲伤的成语

又恼怒又悲伤的成语有: 痛彻心扉 悲痛欲绝 痛不欲生 恼羞成怒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