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篇】为何说我们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情文化的民族

2024-02-08 00:48:47曾仕强学堂05:46 4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299 喜点
声音简介

汉人都以孝为原则的民族

孝是有原则的 要是有个让自己去死的父亲 这父亲还值得你孝么? 父对子好 子对父孝 才是最好的 哈哈

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

北魏孝文帝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 元,故亦称元宏 生 卒 年:公元466~499年 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讲孝义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流传有多少孝的故事?( )

C

有关魏孝帝融合民族的文本剧

Idontnow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的故事

孝,潜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一旦发掘,即可摄人肺腑,感天动地。——题记 2006年9月5日清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薄雾轻笼着校园,清寒袭人。 秋风瑟瑟吹过,树上的一片落叶随风飘舞,在空中滑过一道弧线后,静静地落在路边一位正捧书晨读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书,走回寝室,轻轻地推开门。“芳艳!”母亲杜桂兰醒来了,用一口浓重的宁夏方言轻声呼唤着,摸索着,从枕边摸出自己的衣服。“妈,早上挺凉的,您还是多穿点。”刘芳艳从上铺的纸袋里翻出一件外套,帮母亲披上。 梳头、洗漱、煮土豆面,刘芳艳麻利地为母亲做完这些后,抱起书本,匆匆向教室赶去。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刘芳艳轻快地走着,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经的沧桑与苦难,夹杂着轻轻寒意扑面而来,却从她的笑容里一闪而过。 刘芳艳,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绘图系的学生。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清瘦、个头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着盲母上大学,用稚嫩单薄的双肩把一个破碎的家高高撑起,为年迈失明的母亲撑起一片中纳晴空! 为了病重的父亲,14岁的小芳艳叩开县长的家门 1985年,刘芳艳出生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下冲村。那里是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恶劣的环境锻造了芳艳的坚强,可每说起父亲,她总止不住泪水涟涟。 14岁那年,芳艳的父亲患上食道癌,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雳。双目失明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老实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艳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绝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着大雪,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芳艳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翻山越岭来到县政府。这一天,是她读书以来第一次旷课。 芳艳从没见过县长,但为了救父亲,她鼓足勇气敲响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可是,县长不在。中午,县长还没回来,芳艳从书包里掏出冰冷的馒头,慢慢啃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救父亲,我一定要等到县长! 下午下班了,县长还没来。芳艳急了,拉住一个叔叔一问,才知道王学宽县长办完事后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凛冽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芳艳按热心人的指点,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县长的家。 晚上9点,她敲开县长家的门。或许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吵数动了王县长,他二话没说,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钱。 钱很快花光了,芳艳和哥哥只好含泪把父亲从医院拖回家。看着父亲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艳知道,父亲的日子不多了。 刘芳艳揣着借来的200元钱,请人给父亲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亲的眼泪汹涌而出:“娃,我死了,用两块木板一夹就行了,你们留点钱过日子!”芳艳哭着抓住父亲的手:“爸,您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穿过一件新衣,连住的房子也破破烂烂。女儿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这个做厚实点,您到那边,就不会再挨冻受淋了。” 几个月后,父亲带着牵挂,撒手人寰。 为了失明的母亲,她携母辗转千里打工求学 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压到了刘芳艳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刘芳艳历经千难万苦,如愿考取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联系。 在千里之外升培首求学的芳艳,放心不下家中年迈失明的母亲:妈妈烧火做饭时有没有烫着?山路坎坷,会不会摔着?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饿挨冻……去年5月,芳艳从邻居的电话中得知,母亲上山拾柴时,摔得浑身是伤。放下电话,芳艳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我已经失去父亲,再也不能失去母亲了。”辗转了一夜,芳艳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休学。 从此,芳艳背着行囊,牵着母亲,闯到天津,在一家火锅店安顿下来。打工的日子,芳艳一边悉心照顾母亲,一边省吃俭用赚学费,一晃8个月过去了。 2006年2月,芳艳携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荆门职院。学校领导得知芳艳的经历后,十分感动,为她们母女提供了一间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费,同时,还为芳艳安排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扫9间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艳和妈妈最快乐的时光。妈妈听着芳艳洗衣服、整理房间;芳艳读书读报给妈妈听,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有时,母女俩手牵着手,在校园里散步、晒太阳…… 母亲的牙齿掉光了,芳艳毫不犹豫拿出辛苦攒下的200元钱,为母亲装上一副假牙。从医院出来,芳艳买来一个苹果,递到母亲嘴边。母亲慢慢嚼着、品着从未吃过的苹果,开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艳啊!”采访时,杜桂兰抚摸着芳艳的手,叹了口气。“妈,您看看别人,上大学都难得见到妈妈,我天天可以看见您,比他们好多了!再说,您是我妈,孝顺您是天经地义的呀,我就乐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刘芳艳偎着妈妈,脸上盛满幸福。 鸦鹊反哺,羔羊跪乳,刘芳艳的回答亦如此简单:生我是娘! 孝无声,爱无休。刘芳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亲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伦的孝道。她用无私的孝心舞出人间的善与美,绽放出了生命的奇迹。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的故事

孝,潜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一旦发掘,即可摄人肺腑,感天动地。——题记 2006年9月5日清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薄雾轻笼着校园,清寒袭人。 秋风瑟瑟吹过,树上的一片落叶随风飘舞,在空中滑过一道弧线后,静静地落在路边一位正捧书晨读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书,走回寝室,轻轻地推开门。“芳艳!”母亲杜桂兰醒来了,用一口浓重的宁夏方言轻声呼唤着,摸索着,从枕边摸出自己的衣服。“妈,早上挺凉的,您还是多穿点。”刘芳艳从上铺的纸袋里翻出一件外套,帮母亲披上。 梳头、洗漱、煮土豆面,刘芳艳麻利地为母亲做完这些后,抱起书本,匆匆向教室赶去。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刘芳艳轻快地走着,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经的沧桑与苦难,夹杂着轻轻寒意扑面而来,却从她的笑容里一闪而过。 刘芳艳,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绘图系的学生。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清瘦、个头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着盲母上大学,用稚嫩单薄的双肩把一个破碎的家高高撑起,为年迈失明的母亲撑起一片晴空! 为了病重的父亲,14岁的小芳艳叩开县长的家门 1985年,刘芳艳出生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下冲村。那里是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恶劣的环境锻造了芳艳的坚强,可每说起父亲,她总止不住泪水涟涟。 14岁那年,芳艳的父亲患上食道癌,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雳。双目失明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老实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艳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绝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着大雪,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芳艳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翻山越岭来到县政府。这一天,是她读书以来第一次旷课。 芳艳从没见过县长,但为了救父亲,她鼓足勇气敲响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可是,县长不在。中午,县长还没回来,芳艳从书包里掏出冰冷的馒头,慢慢啃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救父亲,我一定要等到县长! 下午下班了,县长还没来。芳艳急了,拉住一个叔叔一问,才知道王学宽县长办完事后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凛冽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芳艳按热心人的指点,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县长的家。 晚上9点,她敲开县长家的门。或许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动了王县长,他二话没说,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钱。 钱很快花光了,芳艳和哥哥只好含泪把父亲从医院拖回家。看着父亲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艳知道,父亲的日子不多了。 刘芳艳揣着借来的200元钱,请人给父亲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亲的眼泪汹涌而出:“娃,我死了,用两块木板一夹就行了,你们留点钱过日子!”芳艳哭着抓住父亲的手:“爸,您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穿过一件新衣,连住的房子也破破烂烂。女儿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这个做厚实点,您到那边,就不会再挨冻受淋了。” 几个月后,父亲带着牵挂,撒手人寰。 为了失明的母亲,她携母辗转千里打工求学 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压到了刘芳艳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刘芳艳历经千难万苦,如愿考取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联系。 在千里之外求学的芳艳,放心不下家中年迈失明的母亲:妈妈烧火做饭时有没有烫着?山路坎坷,会不会摔着?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饿挨冻……去年5月,芳艳从邻居的电话中得知,母亲上山拾柴时,摔得浑身是伤。放下电话,芳艳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我已经失去父亲,再也不能失去母亲了。”辗转了一夜,芳艳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休学。 从此,芳艳背着行囊,牵着母亲,闯到天津,在一家火锅店安顿下来。打工的日子,芳艳一边悉心照顾母亲,一边省吃俭用赚学费,一晃8个月过去了。 2006年2月,芳艳携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荆门职院。学校领导得知芳艳的经历后,十分感动,为她们母女提供了一间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费,同时,还为芳艳安排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扫9间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艳和妈妈最快乐的时光。妈妈听着芳艳洗衣服、整理房间;芳艳读书读报给妈妈听,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有时,母女俩手牵着手,在校园里散步、晒太阳…… 母亲的牙齿掉光了,芳艳毫不犹豫拿出辛苦攒下的200元钱,为母亲装上一副假牙。从医院出来,芳艳买来一个苹果,递到母亲嘴边。母亲慢慢嚼着、品着从未吃过的苹果,开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艳啊!”采访时,杜桂兰抚摸着芳艳的手,叹了口气。“妈,您看看别人,上大学都难得见到妈妈,我天天可以看见您,比他们好多了!再说,您是我妈,孝顺您是天经地义的呀,我就乐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刘芳艳偎着妈妈,脸上盛满幸福。 鸦鹊反哺,羔羊跪乳,刘芳艳的回答亦如此简单:生我是娘! 孝无声,爱无休。刘芳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亲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伦的孝道。她用无私的孝心舞出人间的善与美,绽放出了生命的奇迹。

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小故事?

《子路借米》《黄香温席》等等都是教大家孝敬老人的故事。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久弥珍.请以历史名人为例,说出他们的孝的故事。

  一.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三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久弥真珍。请你以历史名人为例,说出他们的孝的故事

  从沉默寡言的自闭少年到如今的音乐天才,在他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是妈妈用温暖的爱的肩膀支撑着他,所以周杰伦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周杰伦上初中二年级时,父母离婚了,从此,他跟妈妈相依为命。14岁的他变得沉默、倔犟而且叛逆。   周杰伦有音乐天赋,功课却很糟,他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前途一片黯淡。后来周杰伦进了音乐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他很快创作出大量的歌曲。让老板吴宗宪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创作的歌词总是怪怪的,音乐圈内几乎没有人喜欢。   是放弃还是继续?如果放弃,太对不起妈妈了。周杰伦硬着头皮支撑着,他吃住都在办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进行创作。作为妈妈的叶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儿子,望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尽量说一些鼓励的、开心的话,然后将周杰伦换下的脏衣服拿回去洗干净。一连一个多月,吴宗宪每天上班时,都能准时见到周杰伦的新作品。终于,他被这位小伙子的勤奋和天赋深深地感动了。   吴宗宪决定给周杰伦最后一次机会,让他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他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地说:“阿伦,给你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让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我就帮你出唱片。”   老板的话让周杰伦兴奋不已,他打电话告诉妈妈后就跑到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一搏。   周杰伦熬红了双眼如约写出50首歌曲,每一首都写得结构合理、谱得工工整整。吴宗宪挑选出10首,于2001年初制成了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杰伦》。   周杰伦终于成功了!他明白没有妈妈如黑暗中明灯般的温暖,他支撑不到今天。妈妈为他一直未再嫁,点点滴滴都是舐犊之情。他将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妈妈掌管。尽管自己有了公寓,每个周未他依然回家,和妈妈、外婆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周末时,他会约上妈妈一起去看午夜场电影。妈妈喜欢看经典片,周杰伦就陪着看,周杰伦的第四张专辑就叫《叶惠美》,这是儿子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周杰伦专门创作了一首送给妈妈的歌《听妈妈的话》。作为台湾娱乐圈最赚钱的明星,他不是拿钱去让母亲开心,而是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叶惠美听到这首歌,忍不住潸然泪下。2007年3月,这首《听妈妈的话》人选台湾小学一年级教材,理由是其歌词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听妈妈的话》被收录在周杰伦的专辑《依然范特西》里时,周杰伦特别与妈妈的偶像费玉清一起合作。在这首歌曲里有一句歌词“听妈妈的话,晚点再恋爱吧”。后来,他真的与女友侯佩芩分手,让自己陷入感情空当的周杰伦真是听妈妈的话。   在媒体面前,周杰伦一向很酷,但说起妈妈,他一脸的深情。很多次在被人问到有没有女朋友时,他总是回答得十分爽快:“有,我妈!”他补充道,“因为我孝顺呀!”2006年,在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周杰伦的妈妈来片场探班,他对母亲端茶递水尽孝,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长年在外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周杰伦都愿意带着妈妈。2008年春晚,周杰伦带着妈妈到北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之夜。“我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在家过年呢!这也算是我给她的一个新年礼物吧!”一直很讨女孩欢心的周杰伦,更懂得为妈妈制造惊喜。一次母亲节,他临时要赶赴内地拍广告,临走前,孝顺的他偷偷地给妈妈留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美丽的母亲大人,不要再为我担心了……当您的儿子真的很幸福。”纸短情长,令妈妈看了很感动。谈到妈妈,他说,妈妈温柔婉约,有智慧、聪明又有气质,她是“最棒的情人”。   在妈妈眼中,儿子真的很浪漫。住在林口时,有一次情人节,周杰伦来电表示可能赶不及回家,没想到到了晚上,周杰伦突然来电急着要妈妈到窗边向外看,一到窗边,妈妈就被儿子亲手点燃的美丽焰火给“吓到了”。在电视镜头前,周杰伦大声地向妈妈宣告:“不用担心,你的下半辈子交给我就对了!”   每次出门,周杰伦都要与妈妈来个大大的拥抱。有一回,妈妈忘记拥抱,他还调侃着问道:“你今天是不是忘记什么了啊?”   同时,周杰伦还很喜欢与妈妈叶惠美一起照相,他们就连照相也会一起耍酷。周杰伦很会逗妈妈开心。有一回,周杰伦穿着妈妈买的复古衬衫准备出门,妈妈看了难掩喜悦,她摸着他的头说:“呦!你今天穿这件啊!”周杰伦当场露出腼腆的微笑。   有宝贝儿子,叶惠美显得很自豪,她说:“有这样的儿子我很幸福。”   周杰伦的感情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每次接受采访,他都坦承:“我的要求很简单,要爱妈妈、爱音乐、崇拜我。”   一次,在“亚洲名人聊天室”节目中,因“孝顺”而有口皆碑的周杰伦对记者说:“不论将来如何,我都会与母亲住在一起。”有一次主持人问:“若女友不答应呢?”周董想也没想就说:“那就再见了。”可见妈妈在他心中有多重要。

孝感民歌有什么

因该没有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