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哲理(黄金管理结构)18.周易的九五爻位周礼的九五至尊

2020-05-23 11:11:29素履华裳88:38 907
声音简介
洛书周易阵法图中的至尊位,九五,起到的作用,是平衡整个太极的阴阳以及决断

六爻什么意思?还有周易前面的什么九三,用九,这些是什么意思?

周易中九为阳爻,六为阴爻,所谓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是阳爻。

《周易》中的阴爻为何用六、阳爻用九表示?

一、余三十六根,九揲之数,是为九,为“老阳”,为可变之阳爻。 二、余三十二根,八揲之数,是为八,为“少阴”,为不变之阴爻。 三、余二十八根,七揲之数,是为七,为“少阳”,为不变之阳爻。 四、余二十四根,六揲之数,是为六,为“老阴”,为可变之阴爻。 至此得初爻。阳爻画“—”,若为老阳,则在画旁记“九”,如其为少阳,则记“七”。阴爻画“- -”,若为老阴,则记“六”,若为少阴,则记“八”。九、八、七、六谓之“四营”,二、三、四、五、上各爻皆依初爻之演法而得出。六爻俱得而卦成。每爻三变,故十八变乃成一卦。 筮法以四营象四时,以七象春,以九象夏,以八象秋,以六象冬。春 > 夏 > 秋 > 冬 > 春,其气温变化规律正与七 > 九 > 八 > 六 > 七的数字升降大致匹配。 春季为阳而不盛,故为“少阳”。从春至夏,由阳至阳,故“少阳”为不变之爻。夏季为阳而盛,故为“老阳”。从夏至秋,由阳转阴,故“老阳”为可变之爻。秋季为阴而不盛,故为“少阴”。从秋至冬,由阴至阴,故“少阴”为不变之爻。冬季为阴而盛,故为“老阴”。从冬至春,由阴转阳,故“老阴”为可变之爻。 因此,实际上九、七都是阳爻,而八、六都是阴爻。阳爻两营数中取大者(九、老阳),阴爻两营数中取小者(六、老阴),以阳之盛者指代阳爻,以阴之盛者指代阴爻。

周易中用九,用六是什么意思

用九、用六,可以看做是一种状态。在六十四卦之中用九和用六只出现在乾卦和坤卦上九、上六爻辞后,意在贯穿体现乾卦是纯阳,坤卦纯阴的整体特性。同时也要注意到用九者,不被九所用,用六者,不被六所用。

《周易》上的 九二 初九等等是什么意思

周易里面我们来讲,它有最原始的就是一个阳阳,一个是阴爻。然后阴爻和阳爻组成了四象,也就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然后四象又多加一个爻组成了八卦。每个八卦就有三个爻。然后这三个爻的八卦再叠加上一个八卦,形成64个卦。那么这64个卦每个卦有6个爻。每个卦从底下数起来。最开始的那个爻,如果是阳爻的话就叫初九,然后第二个爻就叫九三,依次类推,到最后一个瑶就叫上九。如果是医疗的话就叫初六。六二,上六。只不过把九改成六,就是这样子而已。

周易中“初九、九二、九三....”等指的是什么?

9为阳爻6为阴爻从太极中心往外数第一个是阳爻叫初9,第二个是阳爻是九二。以此类推,第六个是上九

《周易》为什么只有乾、坤两卦有六爻之外的用九、用六?

卦得于蓍,根据蓍法,行蓍用四十九根蓍草,经四营三变得出一个数。此数有四种可能,七、八、九、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 九为阳数之老,阳以进为进,九无处可进乃退而为八。六为阴数之老,因以退为进,六无处可退乃进而为七。老阳、老阴之变是质变,故称变爻。 成卦之后,占变爻不占不变爻。乾卦可能全为九,没有七。九为变爻,变化后乾卦变为坤卦。 朱熹说:“六爻皆变,刚而能柔。”“见群龙”是乾之刚健,“无首”是坤之柔顺。 六十四卦中都有六爻皆变的问题,唯独“乾”、“坤”二卦有“用九”、“用六”,是因为“乾”、“坤”为《易》之门,为纯阳、纯阴。其他六十二卦即使六爻全变,亦是驳杂不纯,故不再有“用九”、“用六”之说。

周易上的初九是什么意思

易经中上九用九初九是什么意思 阳爻的名称里有九,阴爻的名称里有六。上 是每卦最后一爻(最上面的一个爻),上九说的是最上面的爻为阳爻(上六则说最上面为阴爻)。用九指全是阳爻的乾卦(用六是坤卦)。初 是每卦第一爻,初九就是说第一爻是阳爻。上爻和初爻之间的爻话,是爻性在前,爻位在后。比如第二爻是阳爻,就说九二,第三爻是阴爻就是六三。

周易六爻

.乾卦的二爻不叫六二,叫九二.如果二爻发生变化,由九二变为六二,也就是说阳爻变为阴爻.于是,由原来的乾卦变为离卦.

周易六爻!

身材高挑能说爱笑温柔大方,擅于沟通。排行为长女,应该还有妹妹。头发不很密,眼睛喜欢上视,有可能戴眼镜,内心里受过痛苦。衣着不很华丽,但是很清纯。有时爱说谎话,心地不坏。 以上都是依据卦象推理的,只供参考,符合的是巧合,不符合的也不等于不是。客观对待问题,不必太过局限。

《周易》:“爻”的用处是什么?

今天我们谈一下“爻”。 据有人统计,《周易》一书中的“爻”,一共384个,而且每一个“爻”,既有爻名,也有爻辞。 那么,这个“爻”到底象征什么?或者说“爻”的用处是什么?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先看“爻”的由来。 据历史相传,《周易》之中的“爻名”与“爻辞”皆出自周文王之第四子周公旦之手。 但是,“爻”这一说法,其实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上古时代。 据说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所谓“八卦”,就是八索,每条索上系有八根绳,每根绳上有六个结,而“结”则有单结与偶结两种,于是后来演变为“阳爻”与“阴爻”——单结为阳爻;双结(偶)为阴爻。 后来,有了图形与文字之后,古人就把每条索上系八个结,记成卦,也就是一结即一卦,而每结与结之间,就用六只竹简来记事,这就是“系辞”之的由来。 言外之意,系辞就是“爻辞”——爻字的本意,就是系结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说,所谓记事,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录事件,二是记录经验。 而对于《周易》而言,它在古代最重的作用之一,就是占卜,或者说,占卜本身其实也起源于记事。 甚至可以说,占卜与记事都是古人观察天地万物以及认识天道以及人事周期的记录——将现象的变化以及事情的成败系于日历,用以日后验其吉凶,而这种方式经过日积月累,有一部分成为爻辞,也有一部分逐渐演变成“日书”及“月历”。 而这其实正是为什么在《系辞》当中,有说到《周易》具有“藏往知来”之功用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古人确实非常珍视通过占卜得到的爻辞。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爻辞,其实是经过挑选或整理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种象征意义很大的爻辞,其实是经过历代圣人根据以前的历史记录(绳结,爻辞),规律性的按照每日、每月、每年对未来的事情进行占卜之后,将其应验的内容进行总结存档,并对比完善之后而成。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社会条件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现象认知的手段,发生巨大改变之后,这种记事的方法才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出历史的舞台。 但无论如何,这些爻辞,都是古人认识天地自然以及人事变化的一种记录,体现的是古人对于天道与人事认知的方式与经验。 甚至可以说,这些内容,其实就是古人日积月累出来的经验与智慧。 这就是《周易》之中这些“爻辞”的用处以及意义。 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