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

2020-07-02 15:14:25云烟姐11:54 46
声音简介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

帝曰:善。请言其应。

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

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

帝曰:何谓当位?

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帝曰:非位何如?

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

岐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帝曰:天符岁会何如?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

帝曰:其贵贱何如?

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

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

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

帝曰:求之奈何?

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用也。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帝曰:何谓气交?

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初中?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

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

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

帝曰:何谓邪乎?

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

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

帝曰:善。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的六要素

黄帝与蚩尤 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女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他有81个铜头铁额的兄弟,这可能是暗示他们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 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出于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爱戴,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黄帝内经素问讲的是什么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 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 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相关说明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书中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各个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客观认识。 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为祖国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千百年来,一直对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不但为历代医家所宗,而现在中医运用的基础理论,仍以本书记述为主要依据,是祖国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六国论》的主旨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黄继光故事的六要素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10月19日晚上,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六大营养素是哪些?微量元素是哪些?

微量营养素即矿物质和维生素,意为人体需要较少的营养素。   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含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人体内的元素除碳、氢、氧、氮以有机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矿物质。矿物质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需要量较大的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钠、钾、磷、氯六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包括铁、碘、锌、硒、铜、锰、铬、钴等8种。此外,氟属于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还有一些极微量元素,近期发现在人体可能也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他们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维生素通常按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钙化醇)、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k,b族中主要有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b6(吡哆醇),泛酸(遍多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钴胺素)。

《黄帝内经》中的黄帝是谁?

黄帝内经中的皇帝是轩辕,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与岐伯等论医学。 黄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河落日的主旨是什么?

黄河落日是李瑛所作的现代诗,主旨是歌颂中华民族。全文篇幅有点长,可以分四个部分理解。第一部分叙述了中华民族历史感厚重,经历五千年岁月洗礼才崛起。第二部分以黄河上的帆、渔船、大地的沉默、枯黄的草色等意象来展示黄河的美。第三部分以太阳象征中华民族,历经艰难,打开了新时代。第四部分以鸟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说明和平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会传承下去,越来越辉煌灿烂。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的描述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灵兰秘典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岐伯与黄帝在何处讲成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   咳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室内设计要什么基础?

室内设计最起码要有图画和电脑应用的基础。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