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老师说不要相信“爱的教育”,你怎么看?丨教师资格证面试

2020-07-06 08:05:02一起考教师02:13 4.6万
声音简介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观点类题目,可以从良好师生关系作为入手点进行点题,辩证看待该教师所说的话,对学生有正确认识,以及从教师方面阐述和学生的良好关系进行答题

点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对于不给学生好脸的观点要辩证的看待。
析题:首先,不给学生好脸可能是为了保持教师的权威,让学生怕老师,但是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对的。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朋友这都不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其次,这种行为会拉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不利的。最后,这种行为可能使教师成为专制型教师,这与我们现在新课改的理念是相悖的。
总之,我认为对于学生要抱以真诚的爱,热爱学生,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相处才是最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 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视频课件

很多地方都有的啊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内容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理解“人银橡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锋掘旁利。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2、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3、幼儿保护: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散模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 四、文化素养 五、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都考什么知识

陇西行(陈陶)

惠州教师资格证学前教育科目怎么试讲面试?

首先,有一个一般的教案设计,测试之前,你可以很容易地设计一个测试,以节省时间,当手(但也有当地的考试学生占约20分钟左右的某些方面),然后是演讲这是一场平局,然后大约15分钟的准备时间讲课时间后也约15分钟

面试中常见综合分析题如何作答?

综合分析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搭好框架确保讲得清楚。面试答辩关键是首先要把大的思路捊清楚,问题和现象类的,要按照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三部分回答。对经典名言警句类的,要按照阐明观点、讲明理由、应对措施三部分回答。这个框架立好了讲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是突出重点内容确保讲的全面。不管什么考题,无论怎样回答,思考时要把中间部分作为重点,力争把各种情况考虑充分,对问题的原因要从各个层次分析,有问题本身的客观原因,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机制体制上的原因。有的有基层的原因,也有上级的原因。想的越全面,答辩会越深刻,后面的对策越有针对性。 三是强化辩证思维确保讲的深刻。这类题很少有单肯定或否定的,大部分是需要辩证看或一分为二阐述的,要把利弊得失分析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名言警句类的要慎重考虑,不要冒然两面看,有些政论类的要旗帜鲜明,不要含糊和犯原则性错误,确实需要换角度的,可以考虑在中间部分最后阐述一下。

有考教师资格证证试讲的吗,来说说怎么面试

教师资格证面试环节是:结构化+试讲+答辩。教师资格面试流程 一、结构化 1.面试考官通过面试测评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告知考生问题并要求考生开始回答。在评分表上填写面试开始时间。时间5分钟左右。(考务工作人员开始录音、摄像。) 2.面试考官根据考生表现,做好相关评分记录。 3.考生回答完毕或回答问题超时,面试考官提请考生开始试讲(演示)。 二、试讲 1.考生开始试讲(演示)。时间10分钟。 2.面试考官根据考生表现,做好相关评分记录。 3.考生试讲(演示)超时,面试考官提请考生结束试讲(演示),开始答辩(陈述)。 三、答辩 1.面试考官根据考生试讲(演示)情况,提问2道问题并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2.面试考官根据考生表现,做好相关评分记录。 3.考生答辩(陈述)超时,面试考官提请考生结束面试。在评分表上(评语栏内)填写结束时间。(考务工作人员结束录音、摄像,按照规定格式保存。)考生将教案(活动演示方案)呈交面试考官,及时离开面试室。

面试指导:综合分析到底分析什么

首先什么叫做分析?分析通俗的讲是将我们题目讨论的话题作为圆心,然后以圆心为中点进行思维的扩散,有选择性的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于话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所以大家在做综合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能够紧扣话题抓住圆心。如果圆心抓不住,那么整个讨论和思考的方向可能会跑偏,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尽如人意。为什么要分析?分析更多的是加深对于话题本身的理解,通过扩散性的思维思考。一方面是把话题至于当前社会,以一个整体的眼光去看待这个话题,从而能够结合其他方面思考的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以话题本身为切入点,对于话题本身进行剖析,从而能够加深对于话题的深刻的理解。归根到底的说,分析在生活中是把事情看得更清楚,在答题中是向考官证明自己的能力。 怎么去做好分析?这是大家往往最关注的。我们在常规的分析过程中,往往分析的不够全面,导致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无话可说,或者说的干巴巴的自己都说不下去,而除了常规的影响和原因的分析,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分析方法。特点分析,在现有的综合分析题目中,有很多的题目会针对于某一人群展开讨论,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去结合这一人群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保证我们分析和论证更加充分。比如说青少年、党员干部、老年人、留守儿童......,在讨论这一系列主体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去结合主体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以青少年玩微博为例,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应该认识到青少年这一特殊的时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的学习好坏,直接决定了以后个人能力和个人成才与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应该更多的把时间用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过度的玩微博。 背景现状分析,任何一个事件或一句话,都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进行分析。只有把整个社会当成一个整体,那么分析才能够去联系社会、分析才有意义和作用。以年轻人不赡养老人为例,我们除了可以分析由此带来的危害,我们也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在不断进入老年化这个背景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社会老年化越发严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重要的话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不赡养老人产生的问题就更加严重。

省考面试综合分析类题目怎么答啊

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要想做好省考面试的准备工作先了解省考面试的考情是最重要的。每年的省考面试就一般而言,10分钟,3道题,听题+看题(有题本)的模式,而对于面试的真题,从近几年来看无论什么系统,三道题中必考的一道题目就是综合分析类的。 提到综合分析,但凡经历过省考笔试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答题的书写形式多以总分总形式为主。在面试中也同样受用,这也是考生常说的申论面试不分家。在面试中,综合分析类的主要以三种形式出题:一、社会现象类。二、政策理解类。三、哲理故事类。这三类的答题形式均为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 【举例】 一个渔夫带着一根鱼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人要了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鱼竿到海边钓鱼,但是他还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思路点播】 此题为哲理故事类综合分析试题。作答时可以从多个角度选择答题切入点,如从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作答,也可从如何合作才能取得共赢的角度作答等等。开头最好将你对故事的看法和理解表述清楚,提出观点。分析自己的观点,可以用理证和例证两种方法。最后围绕观点,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故事中的前者看重眼前,不考虑长远,因而将鱼吃光后就饿死了;后者虽然考虑长远,但却不顾眼前,导致还没走到海边就饿死了。他们都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即互相合作是他们渡过难关的最好方法。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得重要。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力量以及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单凭自身拥有的一切不足以实现一个宏伟的目标。尤其在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问题复杂多样,以个体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达到既定目标。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加强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它可以使强者更强,使弱者在孤立无援时峰回路转,突破困境。 就现实生活来说,我国长期坚持对外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取长补短,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就是强调加强合作的最好例证。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也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注意沟通。 【华图提醒】 把一个故事拆分成两部分,分析过于片面,只分析前者的错误或只分析后者的错误,而不能综合考虑整个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 只要遇到综合分析,希望大家都要切记,将题目做到深入分析,并且将其做到总分总的逻辑清晰的答题思路,进而结尾联系实际,国家、社会及个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目?

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小括号 3.扇形统计图 4.认识时分秒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6.1-5的认识 7.长方形的周长(1.你之前是不是从事教育事业?2.你认为教师这个行业对你有什么吸引) 8.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9.周长的认识(答辩讲的几年级的试题) 10.体积和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你重复立方的读法。 4立方分米的长方体如何得到的。) 11.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大小的具体比较方法是什么?) 12.三角形的分类(学习本堂课的知识基础是什么?这节课是为什么做的基础。如果你有足 够的时间你会怎么样让学生分类呢?) 13.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4.观察物体(1.你是什么专业的?2.哪个地方毕业的?3.你的重点是如果突破的,4.教具 与学具是怎么使用的) 15.乘法的认识 16.长方体的体积(你认为过程重要还是知识点重要) 17.负数 18.数字与信息 19.圆锥的体积 20.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21.小数的意义 22.平移 2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4.长方体的表面积 25.秒的认识 26.直角的认识 27.前后左右的位置 28.乘法的初步认识 29.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2、怎么进行分组讨论的?)

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有哪些试讲内容

一、什么是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学实施前有计划的教学准备和安排活动,是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 二、音乐教学内容设计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它以教材的方式承载,具体包括学生使用的音乐教科书、教师使用的音乐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匹配的音乐教学多媒体光盘和音带、像带等。 教材是一本,并不是有了教材就OK了,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划分、选择,课时估算。 在多数情况下,各学段、各学期、各学时的音乐教材内容即是相应学段、学期和学时的音乐教学内容,但有时根据音乐教学的特殊需要,音乐教学内容也会脱离音乐教材而由音乐教师自行选择和组合。 三、分析教学内容的元素 1、唱歌课: 我们看到一首歌曲,应该看到歌曲的调号、拍子、速度、段落、歌词内容、歌曲表达情绪、音乐专业知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相关介绍,划分歌曲段落、分析歌曲曲式、风格等。 2、欣赏课: 我们要看到,作者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所表达意境、演奏乐器、段落、速度、主旋律等。 3、唱歌课: 我们看到一首歌曲,应该看到歌曲的调号、拍子、速度、段落、歌词内容、歌曲表达情绪、音乐专业知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相关介绍,划分歌曲段落、分析歌曲曲式、风格等。 4、欣赏课: 我们要看到,作者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所表达意境、演奏乐器、段落、速度、主旋律等。 四、分析音乐教学内容的角度 1、音乐作品内容、形式、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介绍等方面。 该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属于音乐教学中非常基础的重要内容,也是之后对教材进行深入了解的前提。 2、不要仅限于音乐作品内容、形式、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介绍等方面,更要注重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情感意蕴、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 凡属的音乐作品,凡能够选入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对作品这些方面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例如曾打动了无数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歌曲《我多想唱》,如果仅仅着眼于表现手法和作品结构上的分析,就不会对中学生产生那样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3、不要仅仅是阅读和参考有关音乐资料,更应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唱、奏,以获得本人直接的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 音乐教师在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往往依据音乐教学资料、音乐教学参考书等间接信息比较多,缺乏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因而也就形成不了对音乐的感悟。试想,一个自己都没有走进音乐的教师,怎能企望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课堂上,最为脱离音乐教育本质的教学现象就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音乐和学生不假思索地听讲,原因就是双方均无对音乐的直接体验,因此师生也都没有真正地走进音乐。良好的音乐教学效益来自师生之间和谐的音乐审美交流,而形成这种和谐交流的前提则是教师自身对音乐的切身感受。音乐教师上课之前如果缺乏这种对音乐的感受、感动、感悟,将不可能运用音乐的情感力量来感动学生。所以,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自身的反复聆听与多次体验相当重要。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