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流韵袁枚传 10、堂做铜鼓赋

2020-07-11 10:17:07老白尝记10:19 289
声音简介

袁枚说(请大人命题),金巡抚指着大厅里的铜鼓说,“你能写一篇铜鼓赋吗?”

铜鼓。袁枚在广西各地游玩的时候,到处看到都有瞳孔,有些街头还有巨大的金属做的铜鼓,袁枚早就问过,了解过铜鼓的来历,铜鼓最初是炊具之用即釜,后来演变成敲击乐器。据裴渊的《广州记》和刘询的《岭表录异》说:壮族铜鼓有的鼓面长达一丈多宽,厚两分以上,鼓身“便有虫、鱼、花,草之状的花纹”,制作极为精细,铜鼓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几乎成为了广西的重要的图腾。

幸亏这些天在外面游玩,袁枚又是个有心人,随时都了解民情,走到那,问到哪,学到哪。对铜鼓的历史和在广西的现状,已经是全面了解。尤其凑巧的事,袁枚第一次在杭州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的时候,出的试题的题目就是铜鼓。当时那篇文章写得非常漂亮,袁枚后来一直回想,哪些地方还可以润色,哪些地方可以修改,正想抽个时间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这个题目还真是真对了自己的路,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


袁枚成名之作《铜鼓赋》里的铜鼓哪去了?——闲读《随园诗话》(260)

铜鼓,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演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现存铜鼓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后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如仰光。铜鼓作用巨大,一般用于祭祀、乐器、召集、婚庆、节日等。 硿硿,音kōng kōng。描写石头敲击的声音。 丙辰,指乾隆元年,1736年。是年,袁枚20周岁。 粤,清时指广东、广西,两粤之地。后专指广东。 金鉷(音hóng),(1677年—1740年),字震方,一字德山。汉军镶白旗人。原籍山东登州。历任广昌知县,雍正初,升太原知府。后升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补刑部侍郎。因离任时借公帑数千金,被后任参劾,罢职交部议处。赦罪居家,乾隆五年春去世,年六十三。 甲辰,指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是年,袁枚69岁。 《铜鼓赋》,袁枚骈文作品。 漓水,即漓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的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从兴安县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为漓江终点,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崇文总目》,宋代创作的官修书目。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去芜存菁、刊其讹舛,编成书目,不久又命翰林学士王尧臣、聂冠卿、郭稹、吕公绰、王洙、欧阳修等人校正条目,讨论撰次,又仿唐代《开元群书四部录》,编列书目。历七年至庆历元年七月成书60卷,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由翰林学士王尧臣上奏,赐名崇文总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家书目,共六十六卷(后访得遗书入总目),按四部四十五类。著录经籍3445部,30669卷。该书目至南宋已不甚流行,各家著录其卷数参差不一。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范钦天一阁有该书目藏本。清康熙年间,朱彝尊抄录天一阁藏本,使该书目再现于世。 熙朝,意思指兴盛的朝代;使王朝兴盛。出自宋·陈师道《贺翰林曾学士书》:“兄弟相望,乃平世之荣光;鲁卫同升,亦熙朝之故事。” 【闲言碎语】 去过广西,参加过苗寨旅游的人,一般都见过铜鼓。到过云南旅游的,在民族风情游项目中也常常见到。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广西,首见此物,咋一看,以为是个铜铸的园凳子,后来导游说是“铜鼓”,才知道是少数民族的至宝重器,至为神圣。幸亏没有造次,一屁股坐了上去。 袁枚少年成名,声动海内,就是从一篇《铜鼓赋》起步的。乾隆元年(1736年),20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寻找出路。袁鸿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侄子并不是十分欢迎,他自己尚没有功名,只是担任幕宾混口饭吃,那里还有啥能力帮助侄子踏上富贵之路。好在金鉷见袁枚举止大方,对答得体,便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遂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以其陈设于堂中的雍正八年在桂平县铜鼓滩网获的铜鼓为题,作一篇《铜鼓赋》。袁枚援笔立成,洒洒千言,文采飞扬,满堂喝彩。金鉷当即将此文收入《广西省志》,列为“艺文”首篇。之后,又专折上奏,推荐袁枚参加“博学鸿词”考试,赠送盘缠120两银子,遣专人护送到京师,使袁枚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参试者,一举成为京师万众瞩目的文坛新星。 袁枚的《铜鼓赋》序文,用华丽的词藻,铺陈的手法,记述了金鉷获得铜鼓并且“留之纛下,用肃军门”的概况:“铜鼓者,汉伏波征交趾之所获,而武侯擒孟获所遗也。然而代远年湮,星移物换,商山宛在,谁能复听鸣钟,泗水依然,不复再擎古鼎。此皆神灵呵护,必待传人,而亦德政熏蒸,始邀瑞物。大中丞德山金公先生,三江沐德,百粤铭仁,福云随银瓮俱青,甘雨共金船并紫,于是耕夫前获,渔父复收。一则进之阙前,聿昭祥化。一则留之纛下,用肃军门。”在序文里,袁枚说到了铜鼓的来源,一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伐交趾(今越南)所缴获的战利品,二是诸葛亮擒孟获所得而遗留下来的。袁枚的说法,是古人对铜鼓来源的记载。其实,随着上世纪初西方学者对铜鼓的研究,以及后来的考古发掘,铜鼓的使用年代远远早于汉代,在战国时期墓葬中屡有出土。而对于铜鼓的起源,直到目前为止,专家们也是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铜鼓是由铜釜(一种古代的炊具)发展而来的。因为,原始铜鼓与铜釜的形状特别相似,而且近年来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早期铜鼓上面还有烟灰的痕迹。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铜鼓是由皮鼓演变而来的。由于南方的气候潮湿多雨,皮鼓容易受潮发霉,以致失去最开始的乐器效果,因此人们就用铜鼓代替了皮鼓。 袁枚的《铜鼓赋》的正文是骈体文,文中用华美的辞藻描述了铜鼓的形象,如“其状则体如坐墩,面同博局,苍岭点砂,环切玉腹,自脐以内,空腰较首而微束。”说到铜鼓的色泽和纹饰,“势跃跃于钦岑,纹彬彬于沉绿。”“其色则丹螺献甲,鳌背成峰;花似绣而若缬,纹已直而犹纵。远而望之,若朱云褵褷于宝鼎;近而察之,若绿羽璘碥于万重。”描写其声音,“其声则鞺鞳为音,砰訇作韵。霜降钟鸣,雷出地奋,汉宫击瓦,而屋尘皆飞,秦铎驱山,而草木悉震,发清机于地籁,依稀仙阁高鸣;振元气于奇迹,恍若钧天可近。”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袁枚的文史功底及文字能力。这篇《铜鼓赋》,别说是援笔立就,就是照章诵读,现在的文史教授也未必能够字正音准,通篇无错。有些对袁枚不了解的人,总觉得其写的诗虽蕴藏性灵,但流于浅白,以为袁枚浪得才子之名。若读过其20岁上受命当场完成的《铜鼓赋》,这样的错觉必定是荡然无存了。 关于袁枚在广西巡抚衙门所见的铜鼓,后世还有个故事。雍正八年(1730年)金鉷作《铜鼓记》,其中记载铜鼓形制为:“絜之,高一尺六寸而稍缩,面径二尺六寸有奇,周三其径,腰微束,仅六尺九寸余,底如其面而空。面有蟾蜍叠踞,大小各六,重之为数十二,意取律吕相生而应十二月盈虚之象欤。中边圆纹亦十二道,疏密相间,内皆细文,不一其状。旁有两耳如环,用以舁。通体完整,不缺不窳, 似有呵护之者。”嘉庆年间,广西巡抚谢启昆在抚衙建造了铜鼓楼,专门置放金鉷收存的铜鼓。但在谢启昆之后,铜鼓楼渐渐废弃。道光十六年(1836年),梁章钜任广西巡抚。自谢启昆至梁章钜,间隔三十五年,其间换了十六任巡抚,铜鼓楼只能默默的荒废在巡抚衙的东南隅。梁章钜起初并不知道铜鼓楼的存在,后来翻志乘,辗转得知。梁章钜惋惜此物此楼默默无闻,决定重修铜鼓楼。此时已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与金鉷收存铜鼓已过百年。梁章钜重见铜鼓,却发现了变化:“惟金记前鼓谓周围有六蟾蜍叠踞,重之为数十二,意取律吕相生,今细加谛视,实只六蟾,蟾各四足,不见有叠踞之迹。”根据两者描述,据专家考证,金鉷所述之鼓属于灵山型的,而梁章钜所述之鼓属于冷水冲型铜鼓。由此可见,铜鼓楼内的铜鼓被后人置换了。 由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新闻。原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萧元于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利用职务便利,用其事先配备的图书馆藏画库全套(三把,分别由三人保管)钥匙开门进入画库,以自己事先临摹好的赝品掉包馆藏的张大千、齐白石等书画家的143幅作品,窃为己有。从2004年到2011年间,萧元陆续将其中125幅书画作品委托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和浙江一通拍卖公司拍卖,成交价总计3400多万元。余下18幅未卖出的书画作品被扣押,经鉴定估价约为人民币7600多万元。2015年案发后,萧元被广州中院判刑10年。2017年病死狱中。 所以从广西巡抚衙门的铜鼓联想到广州美院的名人书画,还是那句老话:宝物无论存放在何处,都会有人觊觎并意图据为己有,而仅仅靠人性自律克服贪婪往往都靠不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

我有一枚铜币袁大头它值钱吗?

假的,不值钱

四世同堂京韵大鼓原唱?

四世同堂京韵大鼓原唱是骆玉笙。 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 重整河山待后生歌词 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 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

随园诗话 袁枚

随园诗话 袁枚 飞云依岫心常在, 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 年年相见在他乡。

求袁枚的《子不语》白话本及《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本

袁枚是那代诗人?他写的是所见

牧童的诗意是什么

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江苏古籍出版社巳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袁枚是什么人?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1793年中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他40岁时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所见》袁枚

所见 【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题解】 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

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江苏古籍出版社巳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