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经商成败启示录(二)第41章 曾国藩 日意格

2020-07-12 20:31:20人文社科大讲堂17:58 33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99 喜点
声音简介

胡雪岩的启示?

用哇嘎下,我就是用它下的,比迅雷还好用

胡雪岩的启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要勤奋、节俭、忍耐、讲信用!~败笔就是胡雪岩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说,最后死掉。 优点 德行决定终身,胡雪岩做到了,而且他很灵活 。值得现在人学习!~~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曾仕强所著的《胡雪岩的启示》一书,竟然对它爱不释手,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从中学到了有用的道理,《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短短62年的人生,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胡雪岩出身贫寒,但他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工作更加倍的努力,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富可敌国巨商富贾,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读后感《《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胡雪岩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值得去好好探究和效仿.有一句说的好:\"做事先做人\",在《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1、诚信为本.在本书中关于诚信的例子实在太多,如:外国银行不肯贷款给清政府却愿贷给胡雪岩,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何况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不难看出他的诚信,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2、重在朋友,以诚相待.胡雪岩在一生当中结识许许多多的朋友,如:古应春、尤五、王有龄、左宗棠等等.在胡雪岩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朋友帮助住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帮助他呢?因为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当作朋友,不计较对方的身份、地位,并且以真诚相待.3、工作当成责任.胡雪岩把左宗棠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责任,从不抱怨推卸,而是尽全力做到最好,非常了不起,我们也应该学会把工作当成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曾仕强教授在讲\"胡雪岩的启示\"时,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人要紧的是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常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通俗的字句,却道出了追梦路上的真谛.读过《胡雪岩的启示》一书对于本人是受益非浅,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善于读书,并能从中悟出不同的道理,此书带给我的启示也将会指引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走得更好.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曾国藩家训(全集)和曾仕强教授讲述的胡雪岩的启示(全集)视频谁有啊 请发给我 谢啦

我mp3视频

胡雪岩的启示-阴沟里翻船,是怎么回事?

世界上的事都是循环发展的,花未开时月未圆是最佳境界,事情发展到极致,以后就是衰败,是必然的规律,所以尽可能延长发展期,给人留一定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百家讲坛曾仕强讲胡雪岩的启示有书吗?

没有,我也想买一本 2楼的放屁,有本事你去说说看,当然啦,像你这种不入流的货色是没有那种机会的 我这几天每天都看,的确很好

胡雪岩的启示一共有多少集??

胡雪岩的启示(一)_德行定终生 胡雪岩的启示(二)_诚信为本 胡雪岩的启示(三)_随机应变 胡雪岩的启示(四)_患难见真情 胡雪岩的启示(五)_福祸相依 胡雪岩的启示(六)_重在朋友 胡雪岩的启示(七)_以诚取信 胡雪岩的启示(八)_大意留祸根 胡雪岩的启示(九)_为富要仁 胡雪岩的启示(十)_先义后利 胡雪岩的启示(十一)_盛名难副 胡雪岩的启示(十二)_德业传百年 胡雪岩的启示(十三)_阴沟能翻船 胡雪岩的启示(十四)_冷静收残局 胡雪岩的启示(十五)_自作自受

百家讲坛曾仕强先生有出《胡雪岩的启示》这一本书吗?

还没,,曾仕强老师还没讲完呢,曾仕强老师讲得最好。超级喜欢他的那种感觉,再幽默中学习,再学习中又不枯燥,让人很乐意听,而且时间过的非常快。

胡雪岩的启示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他能审时度势,有识人之明,而且做人做事给人留有余地.会用人,能把不同的人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到可以胜任的岗位.能高瞻远瞩,为自己的发展铺垫好契机.讲究情分.总之这个人的能力非常强,而且与众不同.

曾国藩的启示

感受:蕴含了太多智慧,金句值得背诵 本书要点:在介绍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中揭示了智慧(我历史不好,看完也忘了,就知道他大器晚成,虽然现在我还很普通,但我也有梦想“晚成”一下!) 觉察点和总结: 1.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改变首先在自己的观念,如果我们做的事是合乎天道的, 我们就应该坚持。 2.学到一种沟通方式——没有人喜欢被说服,尽管我看到有不对的地方,我应该说,我是这么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读书笔记: 人生就是经历各种曲折 ,在每个经历中反省自己,最后走完自己的一生。 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我还要继续保持我的这些优点哦! 曾国藩是大器晚成的,希望我也是! 人生就是一条曲线,每个人都是经过中间的种种曲折,最后走完自己的一生 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相由心生”,相一变,命就会变了。所以最终要改的是什么?是你的心。心是什么?心就是观念。你只要观念正确,你的命整个就变了 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 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不尽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好,后半段再要做事情,就会很麻烦。如果早不生,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就会很后悔 当自己不得意的时候,应该赶快去结交一些好朋友,这样,将来得意的时候,才有人可以合作。当自己顺利的时候,出现在身边的人多半都是小人,而当自己落难的时候还肯跟自己在一起的,才更可能是君子 一个人千万要记住,你有任何成就,都不要到处去彰显,不要引人嫉妒,不要引人羡慕,也不要以为自己有很多观众,自认为了不起,而要始终保持低调和谦虚 第一,早起 第二,静坐 第三,读史。其实历史真的是需要很认真地去读、去体 第四,谨言慎行,而且还要养气。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既要三思而后行,也要三思而后言,因为人很容易受情绪控制,或者短时间内考虑事情很容易不周全,这样就容易犯错,而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的影响都会是决定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第五,保身 第六,书法 第七,夜不出门 结果不是很重要,出发点,也叫动机才更重要 人一定要未想赢,先想输,凡事都要先想自己会怎么输。多问自己“我输得起吗?”如果输得起再做,“再输也不过如此” 执两用中”,是说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 一个人要有意见,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性命保住,才可以有意见。而且说话尽量迂回一点,缓和一点,不要直言,直言不一定会有好处的 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备经挫折、备受考验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有大成就 凡是碰到内外的变动,你都要告诉自己,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是必须要面对的,你要想“没办法,老天要考验我,我跑也跑不掉,我只好面对它,我想办法来因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应对 一个人要会利用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死拼,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你如果一出手,所有人都说你是为公的话,那么,就算你再做错,别人也会认为你是对的 平常交朋友要交一个敢骂自己的人 曾国藩虽然常常失败,但却开始变得有恒心,能坚持,最后终于等到了局势的扭转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一个人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要能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他把“恒”当作什么呢? 第一,在忧患中成长 第二,持正道以开新 第三,恒久中行善德。“恒”的目的是什么呢?“恒”就是要不断修德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是那么好的人的,都是慢慢改的。这样才有意思,有价值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我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挺经》可以说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与成功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 人首先要不断超越自己,然后才可能最终得以超脱 我们总是喜欢事后找借口。凡事都应该事先防范,不要等孩子出了事情,再来后悔,再来骂人,再来求别人原谅,这是不可以的,而且也来不及了 明强。智、仁、勇这“三达德” 一个人如果会听话,就会知人;会知人,就会用人;用对人,事情就解决一大半了。“喜爱的人要能知其短处,厌恶的人要能知其长处。 “首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然后再去访察别人的言论。 勤劳才不会懒惰,谦虚就不会骄傲,而“大”就是“勤”“谦”二者兼具,这三点合起来,就是古人修身治人的最大法门 每个人都要在心里面衡量,把握好所有事情的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当老大往往是很辛苦的,为什么非要争着当老大呢 对待部属,用钱不能斤斤计较,有功不能争夺;话不说太多,感情不过密切,犯有过失,要严加惩治。”这就是曾国藩带兵为官所坚持的原则,不以人情违背规矩法令,不论是谁,有过失决不姑息,必定严加惩处 外王”的意思是你只修自己是没有用的,独善其身有什么用呢?你一定要让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感觉到,他跟你在一起能受益,对他有好处,他很欢迎你,这才叫“外王” 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要花时间用心来改变自己,这才是你一生要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观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视其所以”是看他的动机,“观其所由”是看他做事的方法,而“察其所安”则是看他个人的识度。视、观、察这三个字就代表三个层次,而 一个比一个深。 看清一个人的动机已经很难了,而你还要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多人的动机是对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是错的,所以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除此之外,你还要看他的识度够不够,也就是说,看人要看三层,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看进去,你才能看得更清楚 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 都是根据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姿势,这对他将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看人就要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看本相,然后再在他注意的时候看他是怎么装的,之后再看这前后有多大落差。这个落差有多大,就说明这个人的变化有多大。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看透他的内心 一、邪正看眼鼻:眼闪鼻歪的人不正 二、聪明看嘴唇:嘴唇厚的人多半忠 功名看气宇:气宇轩昂的人更争气 看一个人的“气宇”,先看他的额头,然后看他一身的气如何 事业看精神:精神专注的人易成 寿夭看指爪:手脚要有气而又柔 第一,看它有没有气。第二,看他手上的肉是否柔软。第三,看他的手指是否细长 风波看脚跟:脚步稳重的人有担当 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看别人怎么走路。通过看一个人走路最能够看出这个人如何 条理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人的内 任何事情都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多检讨反思自己,自己一定是有欠缺,有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你也会进步很快 古往今来都是一心为公的人才会留名,而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遗忘了 “勤读”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读。你就算读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读的主要含义是要能举一反三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没有办法知人的。知人难,知己则更加难上加难 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难以成功的 1.有无独立之志 曾国藩看人首先看什么呢?看这个人有没有独立之志,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当一面。而且不仅要能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一个领导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让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这点才是最关键的 作为臣子,要忠君当然没错,但也不能百依百顺,一味言听计从,因为最后打败仗的责任还是得由臣子来承担 所以一个人与上级打交道,主要不是服从不服从的问题,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坚持的问题。你坚持到最后是对的,你就要坚持,你怎么能不坚持呢 你要让别人相信你,你首先得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有底气,然后在这种信心下坚持,别人才可能最终被你说服 立好志之后,还要有胆识。“要能自己拿定主意,就必须有胆识,能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作出合理应变。 有胆识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事果断,能果断决策。因此要“博采众议,不主观武断”,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有恒”?就是要专心,要长期坚持,而不能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心存仁义、肩负重任的人,才有资格叫人才 “自达达人”,这个“自达”是说做人办事圆融,使凡事都能行得通,说话做事小心谨慎,不自夸自大,这才叫圆融。“达人”的本意是,我守规矩你也守规矩,也就是说,我有规范,然后让别人在这个规范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绝对不能完全约束一个人,否则他的才能、潜能都会被扼杀,而你也会很累;但是,也不能完全让一个人自主,因为一旦他超越底线,超越规范,你就很难再控制住他了 一个人的知识要广博一点,才能有很多话题,才能碰到什么人讲什么话,这样你就可以四方交友,就可以拓宽你的交际范围。如果你只会讲一种话,一个行道的话,那你的眼界永远都会很窄、很狭隘 中国人说话还是要看交情的,交浅不言深 真正有价值的改变是根据天理的改变,符合天理就改,如果不合天理,那么,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改。这才是儒家所讲的“慎独”,一辈子坚持做自己,只要自己合乎天理就可以,因为不一定别人讲的就对 所谓“化”,就是所有人跟你在一起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你潜移默化、无形的影响。你周围的人自己主动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你硬性的规定,不是你逼迫他,不是你立下规矩要求他,也不是你要考核他。他跟你久了以后,慢慢变得跟你一样,这就叫“化”。“化”是很难的,要“化”就得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如果只是不断地口头上讲大道理,即便是苦口婆心,也仅仅只是教而已 曾国藩有家训八字诀,分别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八个字让曾家得以长期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子弟勤奋好学,家风严谨和善而又朴实 第三,考。“考”就是“孝”,指祖先祭祀,敬奉考妣,不忘先辈教诲 第四,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那些道理才可以改变你的气质。因此曾国藩很早就要求自己“无一日不读书”,而且他也当真做到了 后面三个,蔬、鱼、猪,即种菜、养鱼和养猪,代指“耕”,保持农耕生活方式,健康而又朴实 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一定要有责任感,要守信用,这会决定你的个人信誉与口碑,进而直接影响你的人 “识时务”,是指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做事,才出来,而且当仁不让;否则,他宁可归隐 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当老大的就要“我不说了算,让老二说了算”,这才高明 什么叫作“道德”?“行道有所得”,就叫“道德” 一个人如果按照天理去做,并不是说结果一定会好,也不是说他一定会升官发财,而是他自己深深感觉到的确是符合天道,单凭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很高 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一定要知行合一才行。你知道有什么用?做不到就等于零 不要说你对谁好,你对谁有恩惠,别人必须感谢你。人情你不讨,它永远在,你一讨,就会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修炼到最后,所有坏人看到你,都会变好,这是你最大的功德 学曾国藩,到底是要学他的什么呢?其实只有四个字,忠孝节义 人生是什么?就是坚忍与等待。一个会等的人永远是有希望的,一个不能等的人则经常是错过机会的 三不朽”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 他知道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准备好,就得到机会居高位其实是非常不幸的,因为这样最后会害己害人。因此他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反省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提高,在品性陶冶、意志锻炼和学问精进上,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根基 易经》告诉我们“时”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很多事情。“时”没有到,能拖就拖;“时”一到,当机立断。所以要坚持待时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是顺境、逆境,都要审时度势。当然逆时要有逆时的做法,顺时要有顺时的做法,只要稍不合理,就会徒劳无功 《易经》的“易”有三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 我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书名叫《易经真的很容易》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你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进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吗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 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慎独”就是好好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的特色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就需要好好去调整 ·每一个人都应该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不要觉得这不好。你本来就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 ·每个人一辈子只喝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甜酒,关键看你怎么喝。你先把甜的灌下去喝光,后面就是受罪。因此我们宁可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吃点苦。所以父母不要怕孩子吃苦。父母不可能跟随子女一辈子,这句话应该牢记于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都是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的修养。 ·领导者只需在一件事上检讨自己,那就是用对人没有,你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没有,这是你的责任。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你的人都有饭吃。 ·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恩威并济,不可以好到底,好到底就变成烂好人,也不能坏到底,坏到底就是硬心肠,肯定会不得人心 ·精于管理的人也经常会死于管理,为什么?因为他把管理看得太万能了。其实管理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管理者的品德 ·“命可改,惟有自己改。”用什么来改?用学习来改,但先决条件是要学对。我们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国藩曾经也都有过,但关键是后来他自己改了,这才厉害。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就是他自己下定的决心,然后才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转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