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行为训练“养成好习惯”教育主题解读(三)

2022-09-18 16:37:53秀风飞10:55 100
声音简介

请问哪里有训练小孩注意力和习惯的训练营吗?

从网上收集一些资料和方法,不要想靠训练营解决问题,都需要靠家长和孩子一起日积月累的努力,没有别的方法!

如何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好习惯终身受益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自觉的好习惯

●与孩子一同寻找学习的乐趣,给予恰当的奖励,孩子爱看电视,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觉得学习远不如看电视有趣,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孩子一道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您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您作学生,让孩子觉得要好好地“教你”不可。或者可以与孩子来个比赛,做个红花台,谁优胜就印红花。如果孩子朗读不好,可以请其他的孩子来到家中与孩子一块儿读;如果孩子写字不好,可以找来别人的作业本,让他当医生,治一治有病的字,再帮着改过来,您还可以抓住孩子偶尔一次认真地学习用讲故事或买一本好书来奖励他,让孩子觉得学习中有无究的乐趣,认真学习还会得到奖励。 ●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计划上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可以列短期计划,也可以列长期计划。学习计划最好在家长的建议下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例如小军比较爱看电视,制订计划时可以跳过动画片时间,这样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与老师密切联系,耐心说服教育,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可以用他在学校的表现要求他在家里也应如此表现;如果孩子在校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约束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养成后要不断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如果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放手让孩子自觉学习,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丢弃好习惯。 参考资料:白度

小孩子的教育 这个其实要给他讲道理要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的。

呵呵,孩子嘛,就是这样的,所以家长在教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寓教于乐嘛.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在每天或每周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完成的任务和时间安排。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时间和任务,避免拖延和分心。 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会让孩子更加专注和有精力地学习。父母可以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鼓励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 建立固定的学习环境:孩子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放松心情。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桌、书架和合适的照明。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孩子需要学会自主学习,父母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找到学习资源,自己解决问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审视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重要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学习、阅读和探索新知识。 给孩子提供学习资源: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书籍、视频、游戏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总之,教育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支持,需要从孩子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出发,以及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如何训练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

很多家长不确定什么时候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或排便训练,其实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注意观察他/她们一些迹象,比如突然停下来几秒钟或者用手拽纸尿裤。大部分孩子在18-2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以上迹象,也可能会早一些或晚一些。通常男孩子会比女孩晚一些,学得也比较慢一些。 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孩子是否准备好如厕训练: 可以听懂简单的指令理解如厕的是怎么回事可以控制肌肉可以口头表达某种意愿纸尿裤2小时内是干燥的可以蹲在坐便器上,可以起身可以脱下纸尿裤或者裤子对坐便器或者穿裤子有兴趣 关于时间 有些时间段确实不太方便训练,比如旅游、照顾二胎、搬家或者宝宝生病(尤其是孩子腹泻),这时最好推迟训练时间,直至宝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虽然有些育儿专家建议在夏天开始训练孩子如厕,因为夏天穿的衣服比较少,不过父母最好还是确保孩子准备好了之后再开始训练。 需要多久? 训练婴幼儿如厕肯定不能一蹴而就,平均需要3-6个月的时间来训练,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的。即便宝宝整夜没有起夜或者没有弄脏床单,父母也要再训练一个月的时间让宝宝学会如厕。 坐便器类型 基本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 单独式儿童坐便椅,可以把宝宝粪便倒入马桶。 2. 可以安装在厕所马桶上的儿童坐便器,宝宝坐上在上面比较安全,不会害怕掉下去。 对于男宝宝来说,最好先训练他坐着小便,之后再学习站着小便。如果他对于站在台阶上小便感到害怕的话,可以用坐便椅。 在家中准备一个训练坐便器或者座椅,还可以放在车里,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每隔1-2小时就给孩子用一次。 关于训练裤 有些专家不推荐使用一次性训练裤,因为它们的尺寸和纸尿裤很像,这会让宝宝误以为训练裤可以和纸尿裤一样使用,从而拉长如厕训练的时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训练裤对于宝宝从纸尿裤转换到穿裤子有帮助,因为宝宝夜晚睡眠时对膀胱和肠道控制会弱于白天的时候,所以很多家长喜欢在晚上用训练裤。还有的家长会在外出时让宝宝穿上训练裤。一旦训练裤可以保持几天内都是干燥的,就可以准备给孩子穿裤子了。 如厕训练小贴士 即使在宝宝做好准备之前,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先做好前期准备: 帮助宝宝上厕所时教会他/她说关于小便或者大便的词语教宝宝在纸尿裤湿了之后告诉你指示性动作,如“你要尿尿吗?”,这样宝宝会学会识别什么是上厕所准备坐便器让宝宝练习坐在上面,可以先穿着衣服坐,然后穿着纸尿裤坐,最后练习什么都不穿坐下去 如果确认宝宝已经准备好学习使用坐便器了,下面这些方法或许对你有帮助: 额外抽出时间来训练如厕不要强迫孩子坐在坐便器上给孩子演示你是如何做上去的,以及坐在上面干什么;还可以让宝宝坐在自己的坐便器上,模仿你的做法制定规划。比如在宝宝醒了之后,如果纸尿裤是干燥的,你可以开始训练;或者喝水45分钟后开始训练。这些时间一般宝宝会需要上厕所的注意宝宝排便时间。宝宝在想上厕所前会有明确的迹象,比如脸变红、发生哼哼的声音或者蹲下,大部分孩子都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排便饭后15-30分钟后把宝宝放到坐便器上,利用身体的自然规律排便把宝宝纸尿裤上的粪便放到马桶,然后后告诉宝宝要在坐便器上排便确保宝宝的衣服与坐便器尺寸相符合,不要让宝宝在坐便器上的时候被衣服勒到如果男宝宝准备好站着尿尿了,开始训练他如何尿到坐便器里,有些家长会在马桶里放一张小纸片,让宝宝对着纸片尿给宝宝准备小奖品,只要宝宝自己去如厕,就奖励小贴纸或者讲故事。一旦宝宝可以自己控制如厕了,让宝宝自己选择喜欢的裤子穿确保保姆、阿姨或者家人把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如厕的名称统一,以免让宝宝产生困惑 综上所述,训练宝宝如厕要多尝试各种方法,切记不要因为宝宝有一次弄脏了床单而惩罚孩子或者表现出失望。另外,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比如宝宝的爷爷奶奶,以前的父母对宝宝的如厕训练时间都过早,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注意观察宝宝的表现,让宝宝来做你的指导。

怎样教育孩子,他长大了才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孩子四岁

父母的情商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父母也需要爱阅读 孩子睡前给他听《睡前黄金一刻钟》儿童情商故事,在培养听故事、阅读习惯的同时,还能够学习专业系统的情商知识。 孩子在阅读绘本或者翻书时,不打扰。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没消息——周书箫

怎样教育孩子,他长大了才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蔽扰耐,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决定好人生) 2,环境很重李或要,自己要做得正(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到孩子)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学坏容易,学好难啊!一定要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对孩子我们也需要民主,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宏春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呵呵,这倒是真的哦!将打击孩子的话语,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可能得到的效果回事非常的不一样)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现在孩子的理解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摸透孩子的脾气性格,做一位能够了解孩子的好妈妈)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那才是最关键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好与不好,只要卫生健康就行,让孩子也吃点小苦) 13,补钙什么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平时在饮食上多注意点就行了,是药三分毒哦!)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让孩子懂得节俭与朴素)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妈妈的穿衣打扮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穿衣打扮)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平时多多的注意观察孩子)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手心和脚心(这都是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多吃水果,要比药容易吸收)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多喝热水,多排汗,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感冒可以引发很多病的,绝对不可忽视哦!)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多注意休息和保暖就很少感冒了) 23,玩不怕脏(玩就放开的玩,别让孩子有任何的顾虑)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来充分的发挥自己)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会玩也就会学)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在磕碰中才能得到成长和锻炼,又失败才会有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怕做错事,只怕做错了事情而不敢去承认)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让自己进步的人)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嗯,临睡前陪孩子说的话,好像比较容易让孩子所接受)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这也要来好好的培养啊!) 33,寒冷训练(寒冷会让人,有一种“求生”的欲望) 34,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找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一概而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让孩子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带来的各种问题)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在学习中,不断的来完善自己)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别让孩子感觉到孤单,只要有时间就尽量的多陪陪孩子) 38,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大笑,可以舒缓孩子由于学习而造成的神经紧张)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游戏的人生,完美的生活。在完美的生活中,游戏人生!)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41,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失败乃成功之母!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42,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呵呵,智取——能进则进,不进则退) 43,不先出手打人(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44,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告诉孩子:哭是最无能,最没出息的表现。哭不能解决任何事情) 45,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46,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呵呵,从小锻炼孩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情) 47,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开阔孩子的视野,多注意观察事物的发展,对孩子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的) 48,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多让孩子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9,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在单位和在家不能是一个样子的哦!)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内容简介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中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作者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他通过生动活泼的个案、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十二项指标,以及儿童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