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张仲素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2020-07-23 21:58:29宁静致远TY19:36 62
声音简介
燕子楼诗三首
唐代: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张仲素《燕子楼》

楼伤残灯伴晓霜!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意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长

有谁知道张仲素的《燕子楼》?整首,谢谢!

  北邙松柏锁愁烟, 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 红袖香销已十年。  ──张仲素

王仲山故居在哪里

王仲山旧宅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南京路21号。二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和顶子间。平面近似矩形,庭院环绕。建筑具有德国传统风格。 二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和顶子间。平面近似矩形,庭院环绕。建筑具有德国传统风格。  王仲山旧宅位于河西区南京路21号。二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和顶子间。平面近似矩形,庭院环绕。建筑具有德国传统风格。  王仲山,男,1941年11月生,北京人。1960年参军;1967年毕业于空军第十航空学校;1973年在天津美术学院进修,同年参加总政治部在济南举办的全军美术训练班;1982年转业,曾任中国长城博物馆业务部主任,馆员,现已退休。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谁知道《燕诗》的意思?白居易的

作者藉燕子懂得飞后便离弃双亲的习性,以及描写燕子父母的悲哀,讽刺人们长大后便把父母抛诸脑后,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养育之恩.并在(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段中告诫大家不要像燕子那般,要不将来可能会有相同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白居易的写作素材

白居易老来好色还挑三拣四,可见人无完人。不要因为是伟人是名人我们就可以忽略他的缺点。写这个为的是勉励后人汲人之长,去人之短。

求救,白居易的燕诗的翻译

作者藉燕子懂得飞后便离弃双亲的习性,以及描写燕子父母的悲哀,讽刺人们长大后便把父母抛诸脑后,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养育之恩.并在(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段中告诫大家不要像燕子那般,要不将来可能会有相同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梁上有雌雄而只燕子,很轻快地飞来飞去。它们把泥土衔到两条椽的中间,筑起巢来,跟著孵了四只小燕子。四只小燕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不停地发出吱吱的讨食物的声音。要捉青虫可不容易啊,但是那些嫩黄的小口总是张开著,像从没有饱的日子。雌雄燕子的嘴和爪都快要破损了,但从没想过饥饿。这样辛苦劳碌地过了三十天,母燕子瘦了,小燕子一天天胖起来。跟著,母燕子便喃喃地教小燕子说话,又为它们逐一洗刷羽毛,终於到了一天,小燕子羽毛丰富了,翅膀长得强壮了,母燕子带它们到高树上学习飞行,那些小燕子们拍翅膀,随著风四处飞去,不再回来了,任凭雌雄只燕在空中大声呼叫,叫至声也发不出来,也叫不回它们,这只燕子只有退回空洞洞的巢裏,整个冕上不停地哭著,燕子啊!燕子啊!请你不要悲伤,你应反过来想一想,当你自己还是小燕子,高高地飞,离开母亲的时候,当时父母思念你们的心情,现在你应该很明白了。

游戏王508卡表

508,光道很牛

白居易的燕诗中有几个修辞手法?

1。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2。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念厅. (明显拟人) 3。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拟人) 4。青虫不易捕, 黄口无饱期. (“黄口”借代小燕,仔悉另外还有拟人,“黄口”一般用于人) 5。觜爪虽欲敝, 心力不知疲. (“觜爪”借代) 6。须臾十来往, 犹恐巢中饥. (“巢”借代小燕) 7。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母儿对比,“肥”反衬) 8。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言语”拟人,句仔戚隐式对偶) 9。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10。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11。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呼”拟人) 12。却入空巢裏, 啁啾终夜悲. (“悲”拟人,“啁啾”拟声) 13。燕燕尔勿悲, 尔当返自思. (呼告,拟人) 14。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拟人)(13与14句“思”顶真) 15。当时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拟人)

白居易与樊素和小蛮的故事,谁有更多资料和观点?

唐白居易之二妾名。白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显才华,中年露锋芒,晚年享安乐,走中国知识分子圆满而庸俗的一条生活道路。老年患了风痹之疾,他就放妓卖马。自称“既解风情,又近正声。”比较有自知之明。 唐代官吏狎妓,甚至制度化。官吏到职交接班,交割各种档案物资都不足为奇,而且还 会交割妓女:前任由于带不走所宠妓女恋恋不舍,引为憾事;后任欣然接受,还感叹没有接收到更好的。 白居易是唐代官员中狎妓最有名的。他蓄养很多妓女,从杭州带着妓女回洛阳,又把人家遣送回去,有来有往,不当一回事。还和元稹交换妓女,相互狎玩,让人发腻。 为人与为文是不必等同的。看白居易悲天悯人,一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样子,还写下了《上阳宫》、《琵琶行》同情女子的诗,谁晓得走出了诗歌,他也不过是无行文人。你可以去泡妞,也可以让我们背你的《卖炭翁》,但你不能让我们一边背着你的《卖炭翁》一边目送你泡妞吧? 樊素和小蛮就是白居易的家伎。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她们俩出名,皆因白居易曾经写过著名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其实,白居易当时任刑部侍郎,官正四品,按规定只能蓄女妓三人,但他的家妓除了樊素、小蛮和春草以外,专管吹拉弹唱的就有上百人,还写了一首诗说,“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列位看官,这些都是他的家伎啊。 而蓄养家妓,早成了盛唐的风俗。岐王每到冬寒手冷,从来都懒得取火,把手伸到漂亮的家妓怀中摩挲取暖,称之为暖手;申王每到冬天风雪苦寒,就让家妓密密地围坐在旁边,以御寒气,称之为妓围;李升大司空有钱,吃饭不用桌子,就让家妓每人托一个盘子团团地站在旁边,称之为肉台盘。说起来,家妓可真够忙的,既要充当侍妾,要充当歌女舞女,又要充当丫环,而且事关社交。家妓的数量、质量、技艺往往还是主人的地位尊严、经济实力、人品高雅的一种体现。 更讨人嫌的是,白居易的《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意思是:我家里养的家妓,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她们老了丑了,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经常换新鲜货色,十年间换了三次了。公然以此自炫。这时的白居易已是风烛残年,而樊素小蛮,不过十八九,年方潋滟。——再看看这位白头翁干的好事:他的好友张愔的妾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张愔病逝,关盼盼矢志守节,十年不下燕子楼,白居易居然指手划脚,认为她何不索性以死殉夫呢。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难不成白居易也想让家妓为自己殉葬不成? 袁枚本是满清的第一情趣中人(这么说,李渔不知会不会跟我拼命,不过李渔蓄养的家妓要忙着巡回演出赚钱的,没那工夫),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吃喝玩乐天下第一。呶,就是说“花生米和罗卜干一块咀嚼能吃出火腿味道”的那位妙人。和袁枚比起来,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算老几。袁枚老夸自己的四位侍妾如何如何地如花似玉,客人不免充满期待;结果一见面,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她们都痴肥矮钝,平庸至极。看来,文人口中的美女,听听就好,不必当真。樊素、小蛮永远活在诗中,这样就好。即使不快乐,比起她的姐妹们,起码还留下一段曼妙的身影,一段绮想。

白居易的居易是什么意思?

关于白居易的名字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不知道你听过没有,白居易初到长安的时候没有什么名气, 他拿着自己写的诗词去找文坛领袖顾况。递上名贴,顾况看看白居易的名字,又看看白居易,戏谑道:“长安米价很贵,消费很高,在长安住可不容易呀。”接着,他看白居易的诗作,当他读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感到白居易的豪气,顿时自我解嘲道:“我刚才是在开玩笑,好诗!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但当时的长安,确实“居,大不易”。 从此以后,顾况和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就夸赞他,白居易声名大振。